对幼儿如何进行假期家庭教育

时间:2022-09-28 01:48:39

对幼儿如何进行假期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73-01

暑假快到了,一提到放假,很多家长就会为如何做好孩子的假期家庭教育而发愁,愁的是怕孩子管不好,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好不容易养成的良好习惯在假期因为得不到有效管理而丢掉。如何对幼儿做好假期家庭教育呢,首先看看以下几种现象值得反思:

现象1:在假期中名目繁多的特长班随处可见,如美术班、电子琴班、舞蹈班、书法班、武术班等等。据了解,有些幼儿在家长的精心安排下不只参加一种特长班,这个班刚上完又去上另外一个,从而使得孩子处在无奈的被动接受中,甚至过早的产生了厌学心理,结果与家长的心愿相去甚远。

现象2:现代家庭中几乎只有一个孩子,加之城市居住条件改善,住楼房者居多,无形中造成孩子与同龄人缺乏交往的机会。孩子们从幼儿园回到家庭,从群体生活进入独户生活,心理上难免产生一种孤独感。在假期里,好多孩子因为无人照管而被单独关在家里的现象也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孩子的孤独感也将会进一步加剧。

现象3:大部分家庭中由于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管孩子,常将孩子放在老人家中。而老人往往格外疼爱孩子,并且容易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再就是老人心理上会有些顾忌--若出差错,怕儿女怪罪,于是老人处处依着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常会无原则的满足。

那么,当孩子从幼儿园放假后,如何使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呢,笔者觉得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3-6岁孩子天性好玩、好动、好奇,他们喜欢群体游戏,因此家长应为孩子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体魄,增长见识。具体讲,有以下几点基本思路值得借鉴:

1.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对孩子的情况了解不多。当发现问题时,往往是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这时教育起来就费劲了。家长应在平时多注意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如: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这样可以督促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在老师批改作业后自觉把做错的改正过来。同时还要观察孩子身边的朋友,一个人学好还是学坏,身边的朋友对他是有很大影响的。当发现孩子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等不良朋友时,就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并将情况向学校与老师反映。另外还要注意孩子在放学后是否经常不按时回家,衣着打扮是否时髦了,电话是否多了,是否经常外出深夜不归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现象,说明孩子不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时作为父母除了要向学校反映情况外,还要联系平时常与自己孩子一起玩的同学的家长,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于尽早摆脱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个体。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许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却懒于对这些限制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孩子没有理解家长不允许自己这样做的理由,认识不到这样做的危险性,一旦成人不在身边时,在好奇心或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尝试,从而引起一些伤亡事故。有人曾提出,"自然后果教育",即让孩子亲身尝试一下"苦头",他自然就会终身引以为戒。因此,我认为与其事后教育,不如防患于未然。家长在向孩子提出要求时,应耐心讲清原因。幼儿明白了这样做的危险后果,理解了家长的限制是对自己的爱护,也就不会贸然尝试。

3.假期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在假期里,幼儿的安全教育是最不能忽视的,家长可利用日常听到与见到的危险事情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通过故事把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变为孩子头脑中自我保护知识的储存,锻炼孩子遇见不安全事件的判断能力。通过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不该做,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孩子能够度过一个愉快、安全、充实而又意义的假期。

上一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篇: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