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小店的六种典型失败

时间:2022-09-28 11:55:19

日用品小店随处可见,但由于地域、经营理念、老板眼界、店员素质等诸多先天和后天的不足,也存在着很多致命的缺陷。老牌店铺倒闭的情况越来越多,以下六种失败比较典型。

失败1:过于追求暴利

问题表现:太看重利润,丢失客流。

主要特征:

1.让大量的低折扣、高利润的杂牌产品进店。这类日用品店的老板在选择产品进店时,把产品的高利润率是放在第一位的。现在有很多2.5折,1.5折的产品,这样的日用品店就大量选择这样的杂牌产品进店,有些更离谱的是五六元的产品拿来之后,以80、90甚至100多元的高价销售。

2.最好的位置都陈列这些高利润的杂牌产品,一些名牌基本不陈列,或者少量陈列在很偏僻的位置。顾客只要一走进这种日用品店,满眼都是杂牌货。

3.基本都是以推荐的方式销售产品。顾客进店,店员迫不及待向顾客推荐暴利的杂牌产品,丝毫不为顾客着想,是典型的“来一个,就要宰一个”的经营心理。

这类店一旦遭到顾客唾弃而倒下,就不会再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典型案例:

A店是起步很早的一家日用品店,经营了。因为开在汽车站附近,位置好,竞争对手也少,当时生意好得不得了。当然,因为那个年代竞争没那么激烈,也不用像现在开店那样研究什么产品结构,自然在那个暴利的年代是赚得不亦乐乎。不过后来慢慢的这家店生意就越来越淡了。什么原因呢?这个时候很多竞争对手起来了,消费者也变成熟了。而这家日用品店始终不愿意放弃那种暴利思维,再后来维持两三年之后就倒闭了。

做生意肯定都需要追求利润,但要讲究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太过了,而又不能及时跟上这个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那必然要把自己辛苦积累多年的事业毁在自己手上。

失败2:“青睐”玩手段

问题表现:重视技巧和炒作,却忽略基础工作。

主要特征:

1.这类日用品店的老板往往是个“策划高手”,很善于炒作和推广自己。一些在商圈内很具震撼力、很吸引眼球的活动就出自他们手笔。

2.这类日用品店在外是个好手,但门店的内在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产品结构、人员管理、顾客服务等等不是乱就是不规范,构成了门店的内伤。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成为阻碍日用品店发展的主要障碍。

这类老板信奉炒作,忽视基础,结果酿成大错。

典型案例:

这是一家公司运作的日用品店,这个公司的老板很善于策划。今天搞个“青年文明号”,明天搞个“十佳诚信店”,再明天又跟妇联合作搞个“妇联巾帼号”商店,等等。曾经轰动一时,似乎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地位和市场基础。但后来,这家店也倒闭了。事实证明,没有做好自己的基础,只有“花拳绣腿”,也是没有用的。

失败3:不思进取

问题表现: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主要特征:

1.老板的经营观念往往比较偏执,很难沟通,沉湎于过往的成就和经验不能接受新的东西,也看不到这个行业的发展步伐。

2.门店形象、产品结构、经营方式渐渐沉淀固化,顾客进店之后,很少有新鲜感和惊喜感。

3.老板容易“志得意满”。

典型案例:

C店也是起步很早的一家日用品店,可以说是某城市开店的老前辈了。他的店开在步行街的一个很好的地段,人气非常旺,加上老板那个时候会到广州进一些进口产品的水货过来卖,生意非常好。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圈内开始冒出了很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那家店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慢慢被新锐取代。多年过去了,那个老板当年起步那么早,到现在为止却还是只有那一家店,没有开分店。而且门店生意越来越差,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

什么原因呢?老板固守自己的经验,每天亲自坐店,管理门店的手法跟8年前几乎还是一模一样。顾客来了也只认老板本人,而且他们现在还在搞还价销售,顾客也只有与老板亲自还价才有可信度。结果,每天大小事务都离不开老板本人。当竞争新锐起来之后,他的日用品店就意味着已经到了发展的夕阳阶段了。

失败4:过于关注对手

问题表现:过于关注对手,却忽略了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主要特征:

1.这类日用品店老板把几乎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关注竞争对手,而对于自身的发展没有一个鲜明方向和战略。换句话说,这类店是为竞争对手而活着的,对于自己,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2.不能理性的看待“其实良性的竞争是大家一起进步”的重要源泉。只有竞争,才有进步。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不是不要关注竞争对手,而是不能“太关注”竞争对手了。

典型案例:

D店曾经在这个城市的商业街是生意最好的。曾经一度成为时尚女性垂青的精品日用品店。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个老板不久又在店对面新开了一家不同店名的日用品店,产品是一样的,老板也是同一个人,服务模式也是一样的,就是店名不一样。原来D店开起来之后,生意很好,老板天天思考的不是如何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而是天天担心这里会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他再开了一家不同店名的店在对面,美其名曰防范竞争对手。结果不出三个月,新开的店就倒了。现在D店的生意也越来越不好,面临着倒闭。

最大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就是你自己。战胜不了自己,是永远做不大的。

失败5:小富即安

问题表现:小富即安,丧失斗志。

主要特征:

龟兔赛跑的故事把其中的哲理说得够清楚了。很多小富之后的日用品店老板就这样输给了那些循序渐进、稳健发展的“龟爬者”。

典型案例:

E店是上世纪90年代末起步的一家日用品店,老板是个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从门店形象、产品结构和面积、人员管理、促销活动等等,都透露出一种新锐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辉煌过好几年的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板赚了点钱之后,渐渐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开始骄奢起来。对于日用品店的发展和经营也开始慢慢钝化,终于从一家非常领先的日用品店,沦落到生意越做越小,最后被竞争对手盖过的局面。

失败6:盲目做大

问题表现:盲目做大,溃不成军。

主要特征:

1.在各地快速扩张,追求开店数量,而忽视单店质量。

2.人员管理、物流配送、资金流动等重要经营要素因为扩张过快而陷入疲于应付状态。

3.新发展的单店运营质量差。

典型案例:

F店是某城市的一个日用品零售连锁店。老板是个残疾人,曾经做得非常成功,短短几年就从一两家店快速发展到10家。但才5年时间不到,就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宣布破产。

现在,有很多日用品店老板赚了钱之后,就想着这里开店,那里开店,甚至有人以遍地开花,每年快速开几十家店作为炫耀的资本。这种盲目追求快速发展的心态,在没有做好基础管理、练好内功之前,是非常危险的。

上一篇:揭秘零加盟费背后“更狠”的变相收费 下一篇:微电影营销:浓缩并非都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