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疑入手,让阅读之花绽放

时间:2022-09-28 11:54:15

从疑入手,让阅读之花绽放

“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注意经常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相信学生会越读越有劲,越读越棒。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凭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阅读教学当然应以读为主,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应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培养兴趣是前提,习惯是关键。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从疑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阅读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一、鼓励学生自学生疑

“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所以,每学一篇课文之前,笔者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出自学时不懂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这样学生真正能“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不是一句空话。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文,笔者让学生课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标出疑难词句或者不明白的问题。课堂上努力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问,积极思考。“小鹿的玫瑰花长什么样子?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疑问带领学生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从而体会到栽种花草的价值,认识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既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引导学生读思质疑

学生会生疑,这是良好思维习惯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善思的前提。充分把握这一契机,笔者采取多种形式继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读中质疑。但要学生在学习中从无疑到有疑需要一个过程,是需要教师通过精心的指导才逐渐达到的。

1.从课题之处质疑

教材中有许多课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紧扣题眼“弱小”,引导学生质疑。“弱小”是什么意思?哪些人是弱小的?为什么我不是最弱小的呢?“我”指谁?这样从课题入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教育学生要不甘为弱者,应该有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2.从关键之处质疑

重点句、段是表达文章中心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师授课的关键。如《葡萄沟》最后一段是课文的总结句,教学时先抓住这一句引发这样的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然后,学生通过读、议、说、演来释疑解难,对课文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这样既能领略到葡萄沟的风土人情,又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族老乡的喜爱之情。

3.从矛盾之处质疑

矛盾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阅读兴趣。而有些文章的内容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现象,这些矛盾常是有意安排的,体现着特殊的用意,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矛盾,多问“为什么”,才能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如教学《三个儿子》,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通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从而明白只有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又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等有趣的问题,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在读中寻找答案,理解起来就有趣多了。

4.从联系之处质疑

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教师要引导用联系上下文读书的方法寻找答案。如《我为你骄傲》一课,学生提问:“为什么老奶奶要写‘我为你骄傲’呢?”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品质。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再仔细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联系上下文,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就不难了。

三、启发学生激疑拓展

我们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展开思维,培养思维品质。如《丑小鸭》一文,设置以下训练内容: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动手做做看》一文: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学生思维活跃了,能力随之也增强了。

四、适时点拨释疑

由于理解能力的差别,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不同的疑难。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如直解其难,则难使学生经历语言实践。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还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以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

总之,质疑释疑,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在不断的生疑、质疑、释疑、激疑、拓展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就会“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然后才能把课堂学到的读书方法主动地迁移到课外,进一步形成阅读的技能和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一名阅读小能手,为了让语文课堂上的阅读之花美丽绽放,让我们从疑入手。

上一篇: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