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8 11:17:30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

摘 要:近些年,农村金融生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金融生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中没有真正充分发挥作用。这不仅是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122—02

引言

金融生态是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而形成的的动态平衡系统。良好的金融生态是金融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不仅影响该地区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稳定发展,而且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该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仍很缓慢,农业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没有形成全面经济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以至于区域资源配置欠佳、社会生产要素之间未能有效对接、生产质量与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可以说,农村金融生态失衡已成为阻碍黑龙江省的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农村金融业务相对单一且服务网点数量不足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正逐步减少,四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而农村信用社在强调贷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同时,贷款结构表现出了明显的脱离农村化倾向。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四类机构是目前黑龙江省主要的县域机构,占全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71.6%,其他机构几乎都不够重视农村信贷业务。现阶段,农业银行的基层网点也只分布在少数乡镇,其信贷业务也转向大中城市。而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也在缺失。作为黑龙江省提供农业贷款的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业务范围相对狭窄、功能相对单一,基层网点也只分布到县城,并且目前在黑龙江省仅办理粮、棉、油收购专项贷款业务。而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机构相对较多,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主要业务还集中在吸收储蓄资金,相关农贷业务也处在起步阶段。全面延伸到乡镇并且直接面向农民提供信贷服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改革尚处在进行当中,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股东权责不明,风险责任落实不到位,内审体制不够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亦没有形成。目前,只能满足农民基本的业务需求,在农村开展扩大再生产业务以及农村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服务。而黑龙江省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多数经营效益不佳,业务风险较大,客观上也不允许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二)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

黑龙江省的农业特质主要表现为:第一,农户即生产者众多,且经营规模多数较小,生产经营相对落后,还未形成规模效益;第二,农产品产量大,价格低, “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依然存在;第三,生产周期长,且对自然状况依赖较大,缺乏良好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第四,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农业产业回报率低。

另一方面,农业投资风险大、高成本、低收益、资金周转效率低的特点以及农村资金在担保和抵押上缺乏有效机制等原因,使得贷款的风险较大;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多为大量分散农户和小企业,其交易不仅规模小且次数多,面临着较高的运营成本。由此,很多农村金融机构撤离农村,留下的机构多数也是多存少贷,造成了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并未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甚至使得农村信贷资金不足,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也并不完善,所以从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农村金融生态更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三)农村金融机构机制不完善且服务不到位

大量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撤离,县域层次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减少,有的地方只有一两个机构就包揽整个地区业务,竞争不充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弱化,不利于农村金融的不断完善,与加快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农民也享受不到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还局限在一些小额分散的客户中,且仍以传统结算工具为主,主导业务仍是现金、汇兑结算业务,这样就为交易频繁、资金流量相对较大的客户结算带来诸多不便;(2)农村金融机构电子化建设进展缓慢,缺乏科技含量,办理业务时间长、效率低、灵活性差;(3)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的员工普遍不够专业性,部分员工无业务基础,在经营意识、业务能力都有不足,对发展现代金融业务的客观要求不适应,难以提供全面服务,局限其业务领域,在全方位的服务理念上做的不够完善。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经济的效果。当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如,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担保制度不健全,金融债权缺乏保护;农村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征信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有所欠缺,从而更易诱发金融风险,信贷业务程序不规范,欠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入了一种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规划的生态环境管理困境,这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在追求低成本高收益的同时,对农村贷款投放动力不足,金融环境运行效率低下,影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系统有序健康可持续运行。

黑龙江省的农业特征决定了该省农业经济投资的成本高、风险高、收益低、市场化低的局面。农业经济主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经济主体的高成本、高风险与低收益之间的矛盾,也就很难在金融生态环境中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平衡,加上农村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制定了一些发放贷款的限制条件,因此,农业经济主体还要面临经营风险与规避风险之间的矛盾。这种难以平衡的矛盾,使得农业经济主体难以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组合。

上一篇:“空心村”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浅析 下一篇:借鉴美军立法经验 加强我国装备采购法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