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治疗观察

时间:2022-09-28 10:39:10

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治疗观察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4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究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34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热程大约为1~2周,包括弛张热21例,稽留热13例;共有17例(50.0%)患儿出现皮疹,出疹时间一般为发病后的3~5 d,且均为一过性;共有16例(47.1%)患儿出现结膜充血,23例(67.6%)患儿出现口唇充血及皲裂;共有16例(47.1%)患儿出现手足硬肿,22例(64.7%)患儿出现指端(或趾端)脱皮;共有18例(52.9%)患儿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部位均为单侧。白细胞(13.4±3.2)×109/L,CRP为(114.4±24.7)mg/L,PLT为(300.5±36.3)×109/L,ESR为(65.2±11.1)mm/h,ALT为(80.7±12.2)U/L。患儿经过有效、正规的临床治疗后,冠脉及肺组织的损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冠脉扩张率由70.6%降至17.6%,肺纹理增粗由32.4%降至14.7%。结论: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应实施早期诊断及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并发症。

【关键词】 不典型川崎病; 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2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3-0105-02

doi:10.14033/ki.cfmr.2015.13.052

川崎病是一种小儿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患儿全身血管发生炎性病变,其中对冠状动脉的损伤程度最大,会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同时也会增加成年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1]。川崎病好发于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下的小儿,患儿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以及皮肤黏膜改变,通常分为典型和不典型两种,其中不典型川崎病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因而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耽误患儿的早期治疗,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2]。因此,对不典型川崎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4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儿均满足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麻疹、猩红热、药物过敏等患儿。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3.3±1.2)岁,5岁6例。

1.2 方法

1.2.1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1)发热时间持续在5 d以上;(2)结膜充血;(3)颈部淋巴结出现肿大;(4)皮疹为多形红斑状,未见结痂和疱疹;(5)手足肿硬,且手掌与足底出现潮红,在恢复期手指和足趾端可见脱皮;(6)口腔充血、干燥、皲裂,出现草莓样舌;(7)心脏彩超检查未发现冠脉改变。其中出现4项及以上即可判定为不典型川崎病[3-4]。

1.2.2 实验室检查 所有入选患儿均需进行血常规检查、血沉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免疫功能检查以及病原体培养检查等。

1.2.3 影像学检查 所有入选患儿均进行心彩超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患儿的冠状动脉受损情况,并进行胸部X线常规检查,观察患儿肺部纹理和阴影情况。

1.2.4 治疗方法 临床上一般采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其中丙种球蛋白的用法用量为:1 g/(kg・d),静脉滴注,连续滴注2 d后,加用阿司匹林,其用法用量为:30~50 mg/(kg・d),口服,当患儿的体温处于恒定后(>3 d),将阿司匹林减量至3~5 mg/(kg・d),顿服,患儿若未出现冠状动脉扩张,疗程大约为8周,若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持续服药直至患儿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并对治疗前后不典型川崎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 3.1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

34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热程大约为1~2周,其中有13例热程为5~7 d,14例热程为7~10 d,7例热程为10~14 d,包括弛张热21例,稽留热13例,患儿的最高温度为41 ℃;共有17例(50.0%)患儿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8例,麻疹性皮疹6例,猩红热样皮疹3例,出疹时间一般为发病后的3~5 d,且均为一过性;共有16例(47.1%)患儿出现结膜充血,23例(67.6%)患儿出现口唇充血及皲裂;共有16例(47.1%)患儿出现手足硬肿,22例(64.7%)患儿出现指端(或趾端)脱皮,7例(20.6%)患儿出现肛周脱皮;共有18例(52.9%)患儿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部位均为单侧。

2.2 不典型川崎病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结果:胸部X线片结果表明,共有19例(55.9%)患儿出现肺纹理增粗,11例(32.4%)患儿出现肺野斑点;心脏彩超结果表明,共有21例(61.8%)患儿出现心脏血流异常,24例(70.6%)患儿出现冠脉扩张,11例(32.4%)患儿出现冠脉增厚。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平均白细胞数量为(13.4±3.2)×109/L,CRP为(114.4±24.7)mg/L,PLT为(300.5±36.3)×109/L,ESR为(65.2±11.1)mm/h,ALT为(80.7±12.2)U/L。

上一篇: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体会 下一篇: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小腿以远胫血管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