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职业疲劳症”

时间:2022-09-28 06:43:26

值得关注的“职业疲劳症”

一、高发人群

1、心理咨询师。因其工作的助人性质,是最容易陷入职业倦怠的行业。

2、教师。教师每天要面对许多学生,特别是要面对一些智力较差或不求上进的学生以及挑剔求全的家长;其次是升学率的压力,由此感到紧张、焦虑与烦躁,故容易产生职业疲劳症。

3、新闻工作者。处于社会高期望状态的新闻工作者,背负着社会赋予的责任,为了抢新闻,整天疲于奔命,容易产生疲劳。

4、警察、医护人员。警察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量大,民众的期望值高,也易产生疲劳。

5、商界高层白领。生意场如战场,营销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易疲劳。

此外,工作特别投入者、自我评价低者及其他高压力群体,均容易产生疲劳症。从个性角度看,具有敢于冒险和迎接挑战、独立性强且不愿求人者,特别是不容许自己或他人失败者,都容易产生职业疲劳症。

二、症状表现

1、才智疲劳:表现为工作效率降低,或出现停滞现象;觉得自己的知识被掏空,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迟钝;对工作失去热情,知识更新赶不上时代需要,属心理疲劳范畴。

2、生理疲劳:表现为持续工作能力下降,身体疲劳倦怠;或依赖药物,或酗酒及吸烟过度,或出现失眠、头痛、背痛与肠胃不适等症状。这是职业疲劳最早出现的症状。

3、精神疲劳:表现为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绪烦躁、易怒,常责备与迁怒他人;或悲观、沮丧、感到无助与无望;或情感资源干涸,待人冷漠,很少关怀他人。

4、人际关系疲劳:表现为没有同情感,将人视为无生命的机器;总以冰冷的眼光和消极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人和事;对工作顾虑多,充满批判性;不善言谈,与别人刻意保持距离。由于在工作中总以“另类”出现,天长日久,会使自己处于被动及孤立状态。

5、行为疲劳:表现为消极的人生观,自尊心过强,对自己的处事能力没有信心;经常与他人争吵,对别人的攻击行为加剧,或伤害无辜的人群;极端的枯竭状态,为了寻求自我解脱,甚至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

6、价值疲劳:表现为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且效率降低;个人成就感下降,为此可能会经常跳槽重新选择工作,然而跳来跳去反而一事无成,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常感到无法胜任工作,有无能、失败和退缩感,从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再为此做出努力,对工作消极懈怠,甚至经常缺勤。

三、预防措施

残酷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现状,让每一位“职场人”不得不在职场中摸爬滚打,毫不松劲,以求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和工作压力中,如何预防与缓解职业疲劳,是每个“职场人”都十分关切的问题。

1.权衡目标与压力。优秀的人才,通常都有很高的追求目标。努力工作不一定都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追寻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这样的人难免会在追求中陷入困境或遭受打击。需要学会改变工作方法,特别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要学会科学生活,不要陷入目标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2.正确应对压力。在压力来临时,要用积极平和的心态去解决压力带来的不适感。如感到工作量太大,可把工作分解,逐段完成;如感到身心过于疲惫,条件允许的话,可暂时去休假,以缓解压力;如确实不能适应这份工作,就应该果断地向上级提出调整,或干脆辞职另谋职位。

3.享受家庭时光。当你受到压力威胁时,不妨与家人、亲友或同事一起讨论目前的压力处境,不但可使消极的情绪得到适当宣泄,还可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自己的压力进行重新审视,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4.将危机视为财富。出现职业疲劳时,要主动思考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应扪心自问,对自己来说什么最重要?今后怎样面对?问题怎样解决?自己有什么优势?能否知难而进?以化被动为主动。

5.把握机会成功突围。①客观分析,当机立断。职业生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过长,职业竞争力不但不会增强,本身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也会被消磨掉。一旦产生职业疲劳感,就应认真分析,是留还是去?不要因为舍不得而消磨了自己的斗志。俗语说:“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工作,说不定会如鱼得水。②调整心态,踏实工作。职业疲劳的产生,往往是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过长或是工作方法陈旧而造成的。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不如换个思路或改变一下工作方法,安下心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没准儿“柳暗花明又一村”。要学会调整自己心态,放松过度紧张的情绪,不要自寻烦恼。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加强业务学习,经常自我充电,不断获取新信息,更新知识,勤奋努力,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长期处于不败之地。

2、重视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以胜任紧张繁忙的工作。散步、游泳、郊游、做健身操、打保龄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工作越繁忙,就越要注意锻炼身体,可利用工作间歇时间抽空锻炼。

3、戒掉酗酒、过量吸烟等不良嗜好,远离。

4、注意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饮食品种应多样化,做好粗细粮和主副食的合理搭配,适当多吃蔬菜、水果,重视水分的补充,要特别重视早餐的摄入。

5、处理好人际关系,要善于调动全体同仁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工作落了伍,就要及时努力赶上,抱怨、牢骚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只会增加自己的烦恼,且错过迎头赶上的良机。

6、学会自我调节,生活、工作和学习一定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要学会利用运动、听音乐、郊游、与亲友谈心聊天等方式及时减压,让精神愉悦放松,以消除疲劳症状。

上一篇:常见症状的辨治(五) 下一篇:如何“吃、喝、住、用”以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