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时间:2022-09-28 06:33:22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兴趣是推动学生愉快学习的动力,能力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二者不可分。教师应根据现有的教材积极去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呢?

一、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1.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以自身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在教学中树立威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在教学中能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平,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2.及时当众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学生就会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检查他们的作业,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同时耐心倾听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并给予答复,使学生产生一种被尊重的自豪感。

3.善于体会学生的情感 ,并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学习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情绪上的种种障碍,并真诚帮助他们加以调整和克服。

4.利用亲切的教态和优美的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讲台如舞台,作为生物教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幽默是一个良好的修养。教师幽默风趣地授课可使学生百听不厌。

做好以上几点,学生对教师就会爱戴和信赖,会对生物课产生兴趣。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态度和教学作风,就能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重视实验,培养兴趣和观察、动手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形成生物学概念所必需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生动、有趣的实验跃跃欲试。因此,我们应尽量创造实验条件,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点拨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实验应让学生亲自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时发现新问题,然后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生物学的能力和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和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更为广泛。根据教材灵活选择教法,从多方位、多角度运用电教媒体,设计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注重指导、培养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软件进行课堂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不仅能培养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

1.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科普知识。广大学生除具备必需的科学知识外,还应具有运用生物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能力。任何一位理论课或实验课的教师,都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内传授给学生全新的理论和实验技能。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利用生物科普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学生通过科普知识的阅读,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积累,既增长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2.开展兴趣小组。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对学习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教学中只有当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与学生心理一致时,才能产生共鸣和兴趣。因此,开展兴趣小组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总之,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成才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认真进行教学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同时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改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合格人才。

(责编 张宇)

上一篇: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生活信息的能力 下一篇:浅议如何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