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努力推动人社工作实现新发展

时间:2022-09-28 05:12:04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努力推动人社工作实现新发展

今年以来,武安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武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贯彻国家、省、市社会保障政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凝心聚力抓落实,各项工作成绩裴然

年初,局领导班子自我加压,坚持“就高不就低”标准,围绕服务“活力武安、美丽武安、幸福武安”建设这一中心,确立了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建立了“周调度、月通报、抓督导、强落实”的工作机制,迅速形成“主要领导总揽、分管领导主抓、责任科室承办”的良好工作格局,为高效完成年度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6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13%,基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到10.82万人、8.3万人、4.1万人、10.71万人、2.5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5%。各项工作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目标。

二、紧贴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充分就业

坚持把就业再就业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着眼六大攻坚战,打好就业主动仗。一是主动对接保用工。年初,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摸排新建、扩建和技改项目,掌握全市企业用工状况和需求,共调查企业137家,挖掘岗位信息1.2万个。并召开服务重点企业用工座谈会,进一步征求用工建议,建立起企业用工动态监测机制,对即将开工的企业,提前两个月征求其用工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工、培训方案,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搞好用工服务,受到广大企业的普遍赞誉。二是强化培训提素质。当前,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劳动者素质与岗位技能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武安市人社局大胆创新,灵活培训方式,把技能培训班办到乡镇,办到重点村,办到群众的家门口,开展免费培训、免费鉴定、免费推荐工作一条龙服务。同时,积极向省厅争取“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定点县市”,成为全省四家定点县市之一,使我市今年参加培训的广大农村劳动力率先享受到省厅培训补贴政策。今年以来,共培训各类人员9800人次,技能鉴定3900多人,实现转移就业3300余人。三是就业援助促就业。坚持抢占先机早动手,春节上班后,先后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和大型春季人才交流会,提供岗位信息2.6万个,促进就业1万余人。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展SYB免费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人员坚持全程指导,跟踪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今年共发放贷款2285万元,促进177人成功实现创业,扶持7家困难劳动密集型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零就业家庭救助活动,使255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和71名“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

三、完善社保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让人人充分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强力推动社保扩面,不断提高待遇水平,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一是强力抓扩面。面对企业效益亏损带来的征缴压力和阻力,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职工和群众参保的自觉性,形成了要求参保的“倒逼机制”;一方面坚持“三险合一”的征缴政策,以工伤征缴的优势带动养老、失业齐头并进;并集中开展了社保扩面“百日会战”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扩面征缴合力,社保扩面工作在邯郸市连续四年名列第一。二是逐步提待遇。连续九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今年共为9641名退休退职人员上调养老金,月人均增资180.05元。按照省、邯郸市工伤保险调待标准,对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进行了统一上调。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限额由4万元调整为6万元,生育保险顺产补贴由1200元调整为3000元,剖腹产由2600元调整为4000元,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四、锐意改革创新,壮大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工作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一是公开招聘创新不断。在认真总结往年招聘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招聘环节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无缝对接的招聘程序。今年先后分别为教育局、中医院、妇幼保健医院成功招聘教师和医护人员200名、28名、14名。每次招聘,不论规模大小,均都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让每个参与者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让没有门路的优秀学生实现了“鲤鱼跳龙门”,未引起一例问题和社会不良反映,多次受到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永年、峰峰等兄弟县区纷纷前来学习取经。二是人才引进硕果累累。不断建立健全“两渠道一平台”机制,畅通与高等院校和规模企业的联系渠道,搭建人企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高技能型人才落户武安、服务武安。今年以来,先后从省人才市场、承德医学院为奥钛新能源、普阳、新金、新峰等大型企业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57名。三是人才培育亮点纷呈。经过积极争取,武安市成为省单独设立技师考点的三个县级市之一,今年对147名报考技师人员进行了实际操作考核。开展了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组织农、林、牧、医等专业的35名专家与21个帮扶村对口,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巡回义诊等方式开展帮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大力开展“传、帮、带”活动,有力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水平。

五、推动用工规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事前预防,抓实“源头治理”,最大限度把劳资矛盾纠纷的发生降到最低,化解在萌芽阶段,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一是超前预防,解决欠薪问题。探索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超前预防处置机制,报请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全市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有效预防、妥善处置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为1260名农民工追讨工资680万元。二是网格监管,做好维权工作。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以冶金、煤焦化、非煤矿山企业为重点,将执法监察任务分解到22个乡镇基层所,深入开展劳动监察,形成劳动维权大监察局面。今年共主动监察用人单位381家,立案317件,结案292件,结案率达到92.1%。三是调裁并举,化解矛盾纠纷。在22个乡镇、483个企业建立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人员熟、情况明、威望高的优势,全面排查,及早介入,将大批劳动争议和问题解决在萌芽、处置在基层。

(供稿单位:武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一篇:浅析加拿大带薪实习教育模式对我国职教改革的... 下一篇: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