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传统城镇整体环境保护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28 04:47:35

陕南传统城镇整体环境保护与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陕南的传统城镇景观的研究,尤其是对漫川关镇明清街的传统街道进行较系统的调研,介绍了漫川关古镇的基本情况和保护价值,分析了古镇环境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在城镇快速发展的今天,漫川关古镇也卷进了新旧建筑形态的矛盾和混战中,一味的发展而不保护使得古镇原有风貌与环境破坏严重,古镇的魅力也逐渐衰亡。就古镇传统环境面临着逐渐消失的窘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重点在于对传统城镇整体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在保留原有的街巷功能结构上进行调整,使保护不是传统城镇的终极,而是传统城镇永续发展的开始,让传统城镇景观这一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传承。

关键词:漫川关古镇;明清街;环境;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 B82-0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全国各个小城镇都有属于自己领域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中国传统城镇以其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和建筑风貌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游客的青睐。城镇的发展需要建设,然而没有经过认真的规划盲目的改造,使得传统城镇慢慢的融进了水泥的森林,传统环境日益衰败,独特的历史文化逐步消失。没有历史、没有记忆的世界是可怕。因此,如何使传统城镇整体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相协调,使人们乐于生活在这个传统城镇中,使历史文化遗产在传统城镇中得到最真实的体现,得以可持续的永久传承下去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陕南历史文化悠久,大量的古村古镇遍布陕南的各个角落,这些村镇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乡土建筑,浓郁的民俗风情,都真实记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大量古建筑、古文物,它们是江汉流域文化的载体,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具有独特价值的人文景观资源。漫川关古镇由于交通不便,城镇化水平较低,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小。由于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大部分建筑还保持的原有的风貌,然而也因贫困使得古建筑因失修而老化严重。

1 漫川关古镇的基本情况

漫川关古镇属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东南部、陕鄂交界处,漫川关古镇始建于明成祖年间,后又经清、民国时期的陆续修建而成,虽经等历史灾难破坏,仍存有陕西最大的明清建筑群。漫川关由于地处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清楚咽喉之称,历史上有“小汉口”的美誉,是一个商贸重镇、文化古镇、旅游名镇、经济强镇。明清街是漫川关古镇的核心,09年被列入陕西省重镇之一,明清街依山傍水,南北走向,北宰南宽外形酷似蝎子,因而又称蝎子街。

2 漫川关古镇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价值

漫川关古镇的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联结陕鄂两省商贸的重要集散地,漫川关的水旱码头通往各地,商务繁忙,是骡帮和船帮交易的中心市场。在这里生活的大部分是从南方迁来的“下湖人”,由于秦风楚俗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漫川关古镇的历史悠久,古文化遗迹、人文景观以及名胜古迹众多,漫川关古镇的整体风貌还比较完整,也具有一定的规模,明清街意蕴丰厚,地处秦头楚尾,这些构成历史风貌的环境要素具有历史的原真性。明清街依山傍水,街道功能分区明显,是历史上骡帮和船帮兴盛的印记,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历史。因此,保护漫川关古镇的整体环境,也就是保护历史的延续。

3 漫川关古镇整体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在保护历史环境这个大潮流的影响下,保护传统城镇的认识也逐步被大众认可。社会要发展需要建设,新型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城镇的整体环境,许多历史建筑被取代,大多数传统城镇的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建设中遗失殆尽。由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保护历史环境推向了新的高潮,同时也使传统城镇走进了“假古董”的行列。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穿插在古建筑中,尤其是房屋高低错落和新建房屋过度密集严重破坏了古镇的整体环境(见图一)。

图(一)

3.1 古镇整体环境破坏严重

古镇的明清街分为上街、中街和下街三个部分,呈“之”字行,历史上上街以小作坊、手工业为主;中街商业贸易为主;下街以水旱码头往来搬运为主。上街部分是破坏最严重的,几乎都变成了几层的小洋楼,而且街巷空间越来越窄;中街部分主要是公共空间,这里的双戏楼、北会馆还保存的完好,但是与它们的周围被砖混结构的现代房子所包围,甚至在这些古建中还夹杂着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大楼;下街部分保存相对完好,这里的黄家药铺还保存着原有的院落空间,但是新型建筑的却占满了后院并且有延伸的趋势,时间久了,这个古老的院落也会被新建筑埋没。这些新型建筑的出现与明清街整体的环境格格不入,它从不同的程度破坏了明清街的整体形象。

明清街道两旁店面是一色的黑漆铺板门,以青砖烽火墙分户,在历史上这里有300余家铺户,“全盛源”号、“洪顺泰”号、“金隆昌”号等十余家老字号店铺已经消失了,而今大部分的民居在墙面上都刷上了白漆或是贴上了青灰色的砖,街道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整个街道也一片萧条,没有任何的商业气息。

3.2 古镇建筑毁坏严重

尽管漫川关当地的政府已经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对明清街进行保护,然而居民对房屋不正当的修葺和重建导致了明清街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风貌,传统的街道环境被破坏。改革开放之后,这里大户被分解成几个小户,比如说吴家大院,四合院中轴线用砖砌起的墙或用铁丝网将两户隔开,甚至将偏方拆除改建成两层小楼。明清街中心的双戏楼、骡帮会馆、北会馆和武昌会馆这些古建筑是骡帮和船帮在这里兴盛的见证,也是人文历史的载体,但是其中武昌会馆现在只剩下残存的遗址遗迹,武昌会馆旁的大戏楼已经不复存在,那个大戏楼要比现存的鸳鸯戏楼更大更奢华。

古镇民居以木结构为主,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因素影响,普遍存在安全隐患(见图二);另外,由于改革开放后,这里的民居被重新划分,多户合住在一个院子,户均面积较小,原有的院内功能改变,不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那么居民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院内新建房屋或是搭建简棚,甚至是拆除重建(见图三)。这些都影响了院落正常的采光和通风,加快了古建筑的老化。

图(二)图(三)

3.3古镇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明清街道路系统以小尺度传统街巷为主,不仅宽度较窄,而且线型曲折,夜间照明系统不全面,另外,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均不完善,水主要是自家的井水(见图四),供电则以明线为主,蜘蛛网式的线网不仅影响古镇整体环境又威胁着居民的安全(见图五)。

图(四)图(五)

3.4古镇的保护宣传不够

由于有关部门对古镇的保护认识不够,对怎么保护没有一个正确的规划,所以古镇保护的宣传也不够,并且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不强。在我调研的过程中,多次想进院内收集资料都被拒之门外。国内甚至是陕西省内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有漫川关古镇这个旅游景点。

4漫川关古镇整体环境保护与发展

漫川关古镇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建筑、传统街巷中,还体现在古镇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上,因此保护并不能局限于对街道部分的建筑进行保护,而是要着眼于街巷整体环境的保护。在我们的保护规划中,要正确的领会有关法规,更多的去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以及它的传统功能结构,妥善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时,也要让古镇传统的居住环境再现光芒,是保护惠及居民,居民也乐于生活在这个传统的城镇环境中。

上一篇:有限投入下的普通村庄规划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