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国装进取景器

时间:2022-09-28 02:32:42

我在法国曾有一次“历险”,农历新年我去地中海沿岸小城卡瓦莱尔参加摄影展,路上遭遇法国南方罕见的暴风雪,我们的车中途与另一辆车相撞。在等候拖车的时候,我发现周围的雪景绝佳,惊魂未定中拿起相机,拍就了我日后参展的一系列作品,也经历了一生中最为独特的大年三十。

但这样的经历在留学生活中并不多见,我在法国1年多,更多的日子都是在平淡中度过的。我虽然一直有出国学习的念头,但不想只为了出国而出国。我之所以一直教书8年才到法国,是想等个合适的机会。对我来说,出国不是目的,而是换一个角度为自己从事的摄影找一种新的思路。我需要自己去看、去寻找。

把出国学习作为不断补充自己的途径,就会自觉地在新的环境中不断丰富自己,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专业上。出来学习首先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文凭只是一种标准,更重要的是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行是怎么学习和工作的,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出国前我便抱定这样的想法,出国后的实践也证实了这种想法是切合实际的。

经过认真的准备和联系,2002年8月我来到法国,经过3个月的语言学习,得以直接进入巴黎学习摄影美学。我刚出来时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国外的生活不适应。操着不很熟练的法语,四处跑去办各种在国内不需要自己办理的很多手续,象注册登记、医疗保险、居留证和银行账户等等,现在想想觉得是一种锻炼,但在当时却是很令人苦恼的事。

在学校上专业课也遇到问题。这里的课程与国内不同,法国的摄影美学专业非常注重哲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教授在课堂上大谈亚里士多德、尼采和康德等哲学家的理论,从本源开始教导学生如何认识美。一节课两个半小时,我一般一次选两节课,几个小时灌输下来,收获很大,但头涨得更大。

令我在那段时间感到痛苦的是国内的学识和资历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如果说我的年龄是30岁,但我的法语水平和哲学水平却只相当于10岁学童,有很多思想没有办法表达和交流。经过一个阶段的磨练和适应过程,我找到了重新成长的感觉。经过大约半年的时间,我交了不少朋友,逐渐适应了巴黎的生活,觉得巴黎是个很有魅力的地方,尤其是这里公众文化场所非常多。除了上课,我周末都外出拍照片、看展览,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巴黎集中了世界各地的艺术,西方文化与东方、阿拉伯和非洲文化并存。随便在哪个街巷,你都可以不经意间发现遗迹、雕塑或许多值得摄入镜头的东西。我感到不虚此行,眼界大开,认识到各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作为摄影师,我带来很多自己在国内拍摄和参展的作品,并寻找机会通过照片介绍自己和我镜头中的中国。好在法国展出的机会很多,不但是各个市、区不断有文化艺术展示,包括很多图书馆、大学和艺术画廊等,也在寻找不同的文化及其表现方式。在实践中我发现,表现中国文明与文化的东西并不多,中国人很有必要通过自己的镜头把我们眼中的中国介绍给法国人。

我所从事的纪实摄影有两项功能:一是意识信息传播,表现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下的实际生活。通过照片让这里的人们了解中国社会、家庭、街巷甚至人际关系。二是摄影专业的交流。我与法国同行通过摄影的语言谈不同的文化,相互学习和补充。

法国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有许多可取的地方,比如通过讲述谈柏拉图和现代数字艺术(电脑三维和虚拟影像)的关系,指导学生如何想像美,利用镜头追求美。他们的思维虽然很开放,但尊重传统,注重探寻艺术发展的根源,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上一篇:向你推荐ASPECT 下一篇:中国菜与英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