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问题“弹”出精彩

时间:2022-09-28 02:32:35

“弹簧”问题“弹”出精彩

在各省市高考试题中,常把弹簧作为命题素材,着重考查物理动态问题分析.而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因对弹簧弹力理解不深入,难以分析与弹簧相联系的物理过程,而不能正确对弹簧问题作出解答.下面就常考题型分析如下.

1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弹簧弹力瞬时)问题

弹簧由于自身特殊的结构特点,导致其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时,弹力的大小不能由某一值突变为另一值,只能按胡克定律随时间逐渐变化.高考命题中,常结合弹簧弹力不可突变此特点,考查瞬时问题.

弹簧(尤其是软质弹簧)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有关,由于弹簧两端一般与物体连接,因弹簧形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其长度变化不能在瞬间完成,因此弹簧的弹力不能在瞬间发生突变. 即可以认为弹力大小和方向不变,与弹簧相比较,轻绳和轻杆的弹力可以突变.

2弹簧长度的变化问题

物体与弹簧相连接时,若弹簧发生了形变,物体必受到弹簧对它的弹力作用.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说明弹簧受力的变化与弹簧长度的变化也同样遵循胡克定律,此时Δx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弹簧长度的改变量,并不是形变量.

3弹力变化的运动过程分析

弹簧发生形变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新课程对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进行了探究,而对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并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且表达式在教材中没有出现,课后也没有用它来解的题目.但用功能关系分析弹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变化,却是近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例3(2013安徽高考)如图3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α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34l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

(2)选物块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用x表示物块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证明物块做简谐运动;

(3)求弹簧的最大伸长量;

(4)为使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点评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及临界位置,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弹性势能也是与原长位置对应的形变量相关.

4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变化问题

弹簧伸长或压缩时会储存一定的弹性势能,因此弹簧的弹性势能可以与机械能守恒规律综合应用,我们用公式Ep=12kx2计算弹簧势能,弹簧在相等形变量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相等一般是考试热点.

弹簧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弹簧的弹力做功是变力做功,一般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求解:

(1)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

(2)利用F-x图线所包围的面积大小求解;

(3)用微元法计算每一小段位移做功,再累加求和;

(4)根据动能定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

点评在求弹力做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特别是涉及两个物理过程中的弹簧形变量相等时,往往弹性势能的改变可以抵消或替代求解.

上一篇:浅析断电自感现象中电流、电动势的变化规律 下一篇:有界磁场最小面积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