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飞跃 第2期

时间:2022-09-28 12:40:28

提升新闻节目质量,打造新闻精品栏目,是新闻媒体做大做强、提高舆论引导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媒体影响力的重要路径。2009年6月开始,乌海电视台推行了节目周评制度,由台领导班子成员和台外专家组成周评小组,每周六上午定期对本周播出的所有新闻节目和栏目进行点评。经过近3年的运行,新闻节目有了质的飞跃,新闻宣传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推行节目周评的目的。电视节目质量的评价工作,一直是电视台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原因是评价标准难于准确把握。标准太细评判工作量过大,难以长期坚持下来;标准简单则又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节目质量。面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乌海电视台深刻地认识到,如果再不努力提高新闻节目质量,打造一批精品节目和栏目,扩大乌海电视台的影响力,将会在今后的新闻媒体竞争中逐渐落后,给乌海电视台的宣传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要想提高新闻节目质量,客观公正的评价节目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节目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乌海电视台本着“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标准适宜,科学合理”的原则,认真制定了新的节目质量评判标准。首先,根据乌海电视台的节目分类,把节目分为新闻类栏目和其他类栏目两大类,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栏目适当调整具体评价项目。新闻类节目的评价标准细分为新闻选题、信息量、时效性、新闻撰稿、画面拍摄、画面编辑、同期声、节目编排、字幕、播音主持、前后期制作等小项,其他类栏目包括经济类栏目、社会类栏目、文艺类栏目、节目预告类栏目等,这些栏目的评价标准分为内容、表现手法两大项,每一大项再分为4―6个小项。这些项目的评价标准基本涵盖了节目质量的全部内容,通过几年的周评运行和不断完善,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证明这套评价标准是符合乌海电视台目前的节目质量评价要求的。

节目质量周评制度的实行。在节目质量周评开展之前,电视台出台了《乌海电视台节目周评、月评、专家评判制度》,并下发了《关于成立栏目评审小组的通知》,要求各业务部门要认真对待节目周评工作,做好节目周评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确保节目评选的公正、公平和规范性、权威性,在评审小组成员的选择上,电视台采用了“内外结合、上下兼顾”的原则,评审小组既有本台的领导参加,也有广电局宣传科的负责人参加,同时还邀请了其他媒体的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

节目周评制度的特点。节目评比形式由原先的关门评比改为公开评比。在进行节目评比时,不仅是各栏目负责人必须到场听取对节目的点评,编辑记者们也要到场听取评审意见,这样既增强了节目评比的透明度,更重要的是使编辑记者通过听取评委的评审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找到差距,积累经验,提高业务能力。节目评比内容由评定质量等次扩展到节目质量点评。节目周评中,不是简单地公布节目质量等次,而是重点对本周节目从策划、主题、题材、文字稿、电视画面、同期声、字幕、后期编辑制作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正确的,指出不足的,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注重扩大成果强化评比示范效应。每次作品评比结束后,都要公示周评成绩和周评意见汇总,肯定成绩,归纳特点,指出问题,提出要求。

实施节目周评带来的变化。周评节目的实施,促进了乌海电视台节目创优机制的建立,使电视台由原来的记者单兵作战转变为团体协作作战,由原来的突击集中创优改为常态策划创优。一是强化了创优意识。通过节目周评促进全台职工重视创优和争先创优意识的提高。二是强化策划意识。把策划工作落实在日常的节目宣传中。节目周评制度实施以来,大家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把策划意识深入到记者编辑的具体工作中。三是强化激励机制。加大对创优的奖励力度。通过周评的评优选优,拉开了部门的分配档次,拉大了职工的收入差距,调动了一线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他们争优创优的热情,从而有力地提升了乌海电视台的新闻宣传质量。

(作者单位:乌海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电视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策略 下一篇:突出贴近性 力求可读性 增强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