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谜楼逃散,这次,亦非突围

时间:2022-09-28 12:34:16

体验本身将我撕成碎片,而这些碎片,又被我在回答上的无能再次撕开。

――乔治・巴塔耶

如果将此篇小说的肉身分为拥有独立头脑的前后两部分,那是对文本的庸俗解剖。那么更精明的艺术视网膜呢?它可以教导我们,巧妙分辨出日常生存围城和内心逃逸基地的界限?

]有一个人不期待在小说里的城市与城市线中获得救赎,但来自生活联盟本身的线性瀑布,使他们无法与实体的对手撕裂,更无法与暗处的对手周旋――它是何其强悍的一股力量,在这个同质化的时代,甚至成为左右个体命运的镭射。

它荒诞,空虚,像硕大的无明笼罩。某些时刻,它比我们赖以自安的精神守护者还要自信。它掌握我们不能从一座座谜楼中逃逸的既定命运,同时可怕的是,它知晓我们心灵生活的演绎语法,如小说中的《圣教序》、黄宾虹、博尔赫斯。它甚至知道我们即将讨论的是:王铎临《圣教序》的艺术经验?黄宾虹的书法成就比绘画成就高?博尔赫斯说“世界先是变丑,然后熄灭”的真正涵义是存有一个熄灭后慢慢闪烁起来的极乐世界?

我看重的是:小说的细节流、情绪流、温度流不仅仅与我们真实应对的生活流之间保持着顽固的紧贴关系,同样,它们和时代内在牵引力之间保持着笨拙的映照关系。也许,无法映照出清晰的实相,但至少宣布,不会轻易存在洞彻晦暗的导师。每个晦暗的灵魂,被救赎是他的梦想,不可救赎则是它难言的痛楚与隐秘的尊严。

鲁迅说:“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答案,不会在顾堂没临完的宣纸上,也不在她剩下的两站地铁途中。答案出现,谜楼崩塌,力比多和生灭缘解散,为之诠释的私人变奏曲,为之磨砺的灵魂疤痕,为之感验的微型顿悟,也悄然褪去。多少答案,裹挟着终极判断的气流,肆意吹刮人生舞台的卑微众影。我们也似乎遗忘了:你经历的一切虚妄将愈发真实,那些使你费解、迷惘、崩溃、无望的事物,将筑成你的经验堤坝。

在这篇小说中,“返乡”是一个骨髓式的内在情节,尽管它常被横向漂浮的燥热气体所消解、稀释。在时代无形的牵引力和控制力背后,我们应该注意到,存在着一声内在的召唤和呼喊,它直接指向最为的自我身份确认命题。小说中故乡的在场,并非刻意指向寻根,但却意味着更具有内心性的诗意制约(可惜作者在这个维度的叙述并没有大胆地敞开),更为本质的心灵结构,以及影响城市生活命运的一个动态而本真的因子。

在作品中,主人公在面对城市生活和现代情感时表露的内心起伏状态,具备着极强的时代对应意义,凝聚着某一大类的群体情感共鸣,深化了个人思绪的精神肌质:“即使现在想到那个场景,她还是会不自觉的尴尬。那种氛围并不属于她自己,她更适应那些靠读书做题来撑过的焦虑的夜晚,还有乡下父母衣襟上落的灰。但那广阔的视野令她着迷,当她俯视这座城市,城市好似失了焦的照片,深广,莫测。那些华贵的灯和周围风雅调笑的人群确实有着巨大魅力,她徜徉在这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上空,以飞翔的姿态消融进夜色。”

一切,在出离故乡后也趋向游离。故乡,并非一个地址,而是影响我们内心视野的刻度,影响我们心智感验的债主。乡土叙事在当下的小说创作中,一方面延续着肤浅化诗性栖居的描红笔触,一方面依然被视为表达城乡对立的社会错位感的容器。但真正深刻的实相是――故乡在城市化浪潮中不断汹涌模糊下去,但对于僵化而疲惫的城市生活和日常秩序,故乡能形成一种顽固的侵略。当一个人的尊严、口味、适应度遭遇下滑时,故乡感带来的异质性身份认同,构筑起一种硬度保护,一种执拗的内心投奔。

小说中出现着种种界限:现实际遇与心性轨道,道德与欲望,规训与反抗,理智与任性,超我与本我,物理温度与激情温度,等等。

篇名《四十九度中》即是一个显性的象征,一道无法被播报的警戒线。而故乡与内心柔软的身份皈依,与这荒芜而喧嚣的凡间,构成一道最巨大的界限。而其本身,却没有界限之分的纠葛。或许黯淡,却奢侈的在窄小的空间里游戏神通。

小说的重点在返乡,小说的妙处在返乡被搁置。在途中。故乡的想象在延续,故乡与自我血脉来源的力量还没有得到强力的开采。对她而言,忠于故乡的心跳和口音,信守本源的道德仪表和自性慧根,或许是避免狼藉和虚无的有效途径。有一天,返乡也许不是一次谜楼逃离行动,但这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夯实的修炼与灵性的培育。

现代神话建造出美妙的时间图影,也酿造出琐碎的现实悲剧。没错,悲剧。我能体味到作者在平滑的文字和随流的生活背后的痛感。一些情绪在疯狂地发痒,一些情绪又在残酷地自律,但这都不仅仅是迷思的滥觞。“生活又一次可怕地艰难了起来。但这一次――是生活,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茨维塔耶娃)

无论如何,总过得去。欣慰的是,都过得去。哀伤的是,都过去了。你可以说未来将随遇而安,无欲则刚。你也可以说自我是日臻成熟,日渐消亡。逃散无法面对既定的命运,尽管它避免了崩盘的溃散。突围当然艰辛,但终将有直面的一天。抛开情执的幻影,明天仍需要建构的氧和光,需要精神的充值。李泽厚说得好:“个体愈益成为权力机器(科技机器和社会机器)的附属品,也将愈发现自己这只一次的生存是如此之珍贵和无可替代。从而,多元的文化、信仰和精神世界,并不会因物质生活同质性的历史终结而同质而终结。”

宋阿曼的这篇小说,完成的部分和未完成的部分,也许都在善意祈祷着一个亮色的自我空间抵临,而它也许就在这晦暗间隙的守持中缓缓浮现。在我读来,即便回归质朴,走上怀旧,亦不失为一种对力量和棱角的温故和向往。同样的体悟,令我想起十四年前,中学时的一首诗《怀想》,也许冥冥中,它也是写给那些多年以后还想在谜楼或泥淖中再出发的人吧:

那时侯

你并非是肮脏的

牵领着一群圣徒

在河畔洗澡

望见翻转的星空

望见西北的城楼

然后

无数次

将一杯杯苦酒饮下

上一篇:区域生态水资源保护与景观效益研究 下一篇: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期辽细辛挥发油及其有效成...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