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临床应用处方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28 12:16:06

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临床应用处方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模式, 促进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58例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治疗的患者处方, 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 门诊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以泌尿外科、呼吸内科、皮肤科的疾病治疗为主, 总体应用基本合理, 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当, 超说明书用药, 无明确指征用药, 联合用药配伍禁忌等问题。结论 抗菌药物在本院门诊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但在临床中仍存在不合理应用, 所以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干预, 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关键词】 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门诊处方;合理用药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1.118

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都属于红霉素类衍生物, 该类药物用药稳定、抗菌谱广、血药浓度高、疗效确切, 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类型感染[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门诊接受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治疗的658例患者处方, 对这些处方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以及安全评估, 从而为最终安全、经济、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门诊接受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治疗的658例患者的处方。将所有患者的处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最终将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药品用法、用法、剂量、联合用药等信息建立统计分析表。

1. 2 方法 对患者处方进行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计算, 同时对其用药剂量、疗程合理性进行分析。调查采取的DDD值以《中国药典》2015版中这两种药品的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为准。具体公式: DDDs=总用药量/DDD; DUI=DDDs/总用药天数。DUI通常作为临床用药合理于否的标准, 对于一些需要严格控制日剂量的药物, 如果DUI>1, 则表示用药剂量大于限定的日剂量, 属于超剂量用药的情况; 当DUI

2 结果

2. 1 罗红霉素科室使用情况:肠道专科10.91%, 妇科20.32%, 皮肤科11.01%, 泌尿外科22.52%, 消化内科11.05%, 骨外科5.08%, 呼吸内科7.34%, 五官口腔科6.23%, 其他5.48%。根据罗红霉素的说明书, 该药主要用于敏感菌株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儿科感染以及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引起的感染。通过对处方分析, 罗红霉素临床诊断与适应证符合率分别为肠道专科89.97%, 妇科82.51%, 皮肤科80.66%, 泌尿外科87.37%, 消化内科91.22%, 骨外科85.33%, 呼吸内科87.21%, 五官口腔科86.35%。罗红霉素合理用药占85.87%, 基本合理占5.47%, 不合理使用占8.67%。通过分析, 罗红霉素不符适应证的原因主要是使用该药对消化科疾病进行治疗, 同一化学成分的药物由于剂型不同, 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也有显著区别。医生在治疗疾病时, 应该根据不同型剂为患者开具不同的实用剂量。同时还应该注意, 罗红霉素的半衰期较长, 一般情况成人服用罗红霉素为2次/d, 150 mg/次, 而具有肝功能不全者应慎重服用, 如果是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其给药时间应延长1倍。如超剂量和超次数应用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黄疸等肝损害症状。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2. 2 克拉霉素属于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抗菌的主要机理为能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 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克拉霉素属目前广泛应用于敏感菌所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克拉霉素临床应用的科室分布为:消化内科占39.9%, 五官口腔科占22.2%, 皮肤科占10.2%, 呼吸内科占9.7%, 外科占8.0%, 急诊骨科占2.4%, 妇科占2.7%, 肾脏内科占1.4%, 耳鼻咽喉科占0.5%, 内分泌科占0.5%, 其他占2.5%。克拉霉素合理用药占72.33%, 基本合理占17.63%, 不合理使用占10.03%。克拉霉素属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时间过长。在不合理用药中, 有24例气管炎患者(老人和小孩)在应用克拉霉素治疗4 d后未见好转, 但仍继续用药1周。此时应该考虑改用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研究报道克拉霉素的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 恶心、腹痛、腹泻, 头痛, 皮疹, 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老年及儿童肝、肾功损伤。

2. 3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DUI值均介于1.2~1.0, 说明这两种药的使用剂量、用药疗程基本合理。通过具体分析患者处方 以及结合《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中处方书写应规则, 发现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具体表现为超出药品说明书适应证范围、单一用药不合适、用法用量有误、联合用药配伍禁忌。

2. 4 联合用药情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14~16元环的内酯化合物, 在肝脏经cyp3a4代谢, 该类化合物主要功能为脱去内酯氨基糖分子中叔胺基的甲基, 此代谢物再与cyp450分子中血红蛋白的亚铁形成亚硝基烷烃复合物而使药酶失去活性, 所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cyp3a4抑制剂。根据临床资料及大环内酯类药说明书, 奥美拉唑、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等为药物为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底物。而小檗碱、依托红霉素、西咪替丁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抑制剂, 所以这些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与敏感菌的50S 核糖体亚基可逆性结合, 通过抑制新合成的氨酰基的tRNA 分移位进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研究表明, 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头孢类药物联合使用能有效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所以临床上广泛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进行治疗,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清除 CAP 的大部分致病菌, 其效果优于β-内酰胺类单用(β-内酰胺类单用对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无效)。

3 讨论

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这两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仍有许多不合理之处, 主要体现: 超说明书适应证范围用药问题(使用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用法用量问题(在治疗某些胃部感染时克拉霉素及罗红霉素的剂量不足或用法用量错误);单一用药符合问题(在单一使用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社区获得性肺炎, 疗效不理想, 应该使用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经验性用药问题(在使罗红霉素进行妇科疾病治疗时, 部分患者未做药敏试验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以上问题医院应该严格遵从国家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 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等级对抗生素进行区分;对于某些管制级抗生素, 要尽量限制实用;认真做好药剂科实验室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避免经验用药。

综上所述, 为提供高质量的药物治疗, 推动药物治疗, 医院应该正确评价药品超说明书用药, 利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指导超说明书用药, 使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玲. 浅述三种红霉素衍生物的临床应用.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6):370-371.

[2] 林秀丽, 郑琦, 陈瑞芳.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临床应用处方评价. 海峡药学, 2013, 25(3):237-239.

[收稿日期:2015-12-28]

上一篇:局限性会厌炎的诊疗探讨 下一篇: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