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电线管敷设的质量问题及防范

时间:2022-09-28 12:14:12

建筑电气工程电线管敷设的质量问题及防范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建筑行业,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多,进面相继出现了现代智能建筑,现代智能建筑在设计,施工等方面要求更高,尤其是在技术方面,要求非常高。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于现代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电线管敷设的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施工水平,确保现代智能建筑的良好使用。

【关键词】现代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电线管敷设;质量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现状分析

在现代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由于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现代智能建筑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建筑,在电气的施工方式上和应用的技术方面与普通建筑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一些体现现代智能建筑现代智能化的电气设施,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才能够确

保现代智能建筑一方面满足现代智能化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使其在口后的应用中能够让用户满意。但是,从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方面来看,却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很多的技术难题还没有很好的攻克,施工技术水平不高,并且缺乏直主的知识产权,严重的制约了电气施工质量的提高。另外,在施工人员方面,施工

人员只有在施工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电气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气施工技术的水平,更好的进行现代智能建筑电气的施工。因此,在进行现代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当前的施工技术形势,更好的进行电气施工技术的创新,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筑电气行业的顺利进行和良好发展。

二、建筑电气工程电线管的敷设

在电气施工中,需要做好电线管的敷设工作,其电线管敷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施工的质量,如果电线管敷设存在着问题,将会导致智能建筑在使用中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是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在进行电线管的敷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运用科学的敷设方法,运用先进的敷设技术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具体应该按照如下几个方面的步骤进行电线管的敷设。首先,在施工之前,应该的电线管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电线管的型号以及半径等符合相关的规定。其次,在进行电线管的敷设过程中,根据电线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敷设方法。像在墙体内敷设电线管,其表面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再次,在进行电线管敷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密度较好的电线管的进行敷设,有助于更好的敷设电线管,确保现代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

1、建筑电气工程电线管敷设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PVC管代替金属管,黑铁管代替镀锌管,薄壁管代替厚壁管;2)穿线管弯曲半径太不,并出现弯瘪、弯皱、凹痕、死弯;3)管子转弯不设过渡盒,线管进箱进盒不顺直,成捆绑扎,管口长度不合适、不平整、长短不一,管口不用护口,未紧锁固定;4)管子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不设过路箱,留下不安全的隐患;5)金属管口毛刺不处理,直接对口焊接,镀锌管和薄壁钢管不用丝扣连接,用焊接。钢管不接地或接地不可靠。6)线管埋地、埋墙深度、宽度不足,线管2根或2根以上并排紧贴,电缆管多层重叠,7)住宅室内配线导线选用铝芯塑料线,熔点低,表面极易氧化,一旦线路过负荷,铝导线较铜导线易于起火,发生火灾事故;8)暗管配线破坏建筑主体结构,土建阶段又未预留好管线,通过凿切建筑结构表层来暗敷。暗线敷设不配管,或穿纤维软管保护。当管长度超过15m或有两个以上直角弯时,不增设拉线盒,造成暗线敷设的电线管外观破损及严重变形。电线管敷设于厨房、卫生间的下部墙内,强弱电线路同管敷设等问题。接线不当,施工中不按分色法施工。

2、建筑电气工程中关于电线管敷设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

1)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要熟悉有关规范,严格按设计和导线敷设方式、部位代号下料配管,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把关,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2)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配管加工时要掌握: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25mm 的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内径≥32mm 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PVC线管根据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弯管,内径≥32mm 的管子煨弯,如大量加工时,可用专制弯管的烘箱加热,做到管子弯曲后,管皮不皱、不裂、不变质。明配管只有一个90°弯时,弯曲半径≥管外径的 4 倍;2 个或 3 个 90°弯时,弯曲半径≥管外径的 6 倍;暗配管的弯曲半径≥管外径的 6 倍;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内管子弯曲半径≥管外径的10 倍。3)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管子进箱长度 3-5mm,排列要整齐。明管、暗管进箱、进盒内要顺直,管口要用护口并锁紧箱壳。管子较多应成排进箱,并留有适当的间隔。4)管子通过伸缩缝和沉降缝应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箱(盒放置应平整牢固。5)明管、暗管必须按规范要求可靠接地,镀锌管和薄壁钢管禁用割管器切割钢管,用钢锯锯口要平(不斜),管口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直径≥40mm的厚壁管对接时采用焊接方式,不允许管口直接对焊,直径小于等于32mm管子应丝扣连接,或用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熔焊连接,连接处和中间放接线盒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6)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其表面的距离不应不于15mm。电线管多层重叠一般出现在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中。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如施工中很难明显分开,可用水泥块将其隔开。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布管时应尽量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管子埋入墙内或地面内,管子外表面距墙面、地面深度≥20mm,保证墙面、地面沿管子不裂缝。7)线管暗敷设:现浇混凝土墙、板配管:先将接线盒利用穿筋绑扎在底板筋上,线管一端插入接线盒,与接线盒连接处距接线盒150 mm一200 mm进行绑扎,然后根据平面图纸所示位置,依最短距离进行敷设,进入下个线盒。线管敷设时为防止线管移位,每隔1 m用铅W绑扎固定。RPE管材无需用套管,直接截取所需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弯曲。垫层内配管:敷设方式与现浇混凝土墙、板配管基本一致。垫层内敷设为防止线管移位,在地面上每隔500 mm用鞍形卡固定。敷设时尽量避免线管交叉现象出现 8)土建墙、楼板施工完后(即拆除模板后),及时检查所敷设管路是否通畅,不通的及时处理,全部畅通后穿入带线,将管、盒口封堵。穿线前应进行扫管,将管内的杂物、积水处理干净。9)严格控制材料进场,配线采用机械强度高、导电性能强的铜芯塑料线。9)在设计中明确配线配管方式,现场加强管理,严禁凿切建筑结构表层暗敷设,严禁暗敷设不配管或穿纤维软管保护,按照规范要求增设拉线盒,强电、弱电线路按照规范要求配管,相线、零线、PE线按照规定要求来分色。

结束语

以上这些只是笔者在实际施工经验中得到的经验。当然,在实际工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在进行现代建筑电气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该结合电气施工的实际特点,以及现代智能建筑对电气施工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的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另外我们应该在完成电气施工的同时,注意与其它专业的配合与协作,进而促进电气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应控制的几个环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2]李春颖,现代智能建筑与建筑电气技术探讨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 李玉梅,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7).

上一篇: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与探索 下一篇: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