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万分钟”的忧患

时间:2022-09-27 11:30:35

正在崛起的中国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突显其大国地位。但如何进行强劲的持续性发展?教育成为关键。“大学教育应该面向未来”,郭英剑教授曾撰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作为一名在海外工作多年的学者,他善于以一种国际视野审视我国的教育体制。

美国人非常具有忧患意识,他们对可能到来的危机有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准备

《小康》:2008年初美国热播的一部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TwoMillion Minutes:A Global Examination)引起美国人的焦虑,他们认为自己的教育受到来自中国及印度方面的挑战。您却持不同观点。相反地,觉得中国教育更应该进行改革?

郭英剑:首先让我们来谈一谈《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这部纪录片。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美国高中阶段为4年,若与中国相比,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初三到高三。它是跟踪对比了美国、中国和印度各2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试图探讨三国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影片播放后,美国人的结沦是美国的教育过于松散,处于落后状态了,在美国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相对而言,中国教育者似乎会因此而感到高兴,认为中国教育真的要好过美国了。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到过美国的人或是对美国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人非常具有忧患意识,他们对可能到来的危机有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准备,甚至在某一问题尚未引起大众注意时,不惜夸大其问、危言耸听,以此希望引起人们和政府的重视。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会就此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效果就比美国的强,倒是觉得这部影片既应该也值得引发我们对中国教育、教育体制以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刻的反思和深入的研究。

《小康》:您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与美国相比较,主要差距在哪些方面,杨振宁教授曾说中国的本科教育是最好的,您怎么看?

郭英剑:杨老的这句话我也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过,但具体并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说的,所以不好评说。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或许比较扎实,但高校的教育体系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当然,我们也得看到改革三十年来已经取得的进步,但要求得到更大的发展,往往需要我们有更大的自省的勇气。

如果对中美教育体制进行比较的话,我觉得美国的教育体制更成熟。他们在方方面面包括学科建设、课程设置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教学服务体系方面,他们真的是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很多大学建有很高大的图书馆。设备似乎也很先进,但很多学术资料要么不对学生开放,要么借用不方便。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我们的大学生失去了想象力,创新精神丧失殆尽,这是目前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

《小康》:谈到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您能具体谈谈最根本的原因吗?

郭英剑:这个谈起来很复杂。但客观地讲,是中国的现代化教育模式还不够完善。哈佛大学已经有370多年的历史了,而北京大学加上其前身京师大学堂的时间跨度也仅仅是100多年。因此,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模式上还未能成型。

由于没有完全成型的教育模式,教育体制也不够成熟,所以你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的大学对各自的定位还不是十分清楚。我们最好的大学的定位,比如“985”工程建设大学,基本上来自国家和教育部对它的定位。而不是自身发展的定位。

我现在越来越感到,很多时候高等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其症结实际上在于基础教育。我总讲,即便承认我们的基础教育好于美国的基础教育,但不要忘记。也不应忘记的是:基础教育阶段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储备的功能外。还应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而后者,恰是中国的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所最为缺失的。

若是从1978年算起,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30年。30年后的今天,一个让人很无奈的事实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这对那些头脑灵活、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而言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而这一教育模式最为严重的后果在高等教育中暴露无遗:我们的大学生失去了想象力,创新精神丧失殆尽。我认为,这是目前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

教育部等行政职能部门对各高校的行政影响力过多。过大

《小康》:那您觉得我们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步骤来对中国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郭英剑:中国是一个大国,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经挤实力肯定也还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所以,我认为可行的应该是取一种“中庸”的改良方式,这样既可以推动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同时还能做到有序。

从国家层面而言,教育部等行政职能部门首先要慢慢地放手,目前,它们对各高校的行政影响力过多。过大。比如说,教育部除了对各专业出台了相应的标准之外,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既评选部级“精品课程”,也评选“特色专业”,导致各省市也在评比相应的省级“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等等。其意图很明显,是要求各课程和各专业都要以此为标准。再比如说,在高校里推行全国材。现在,就连研究生的各专业课程都推荐使用统一的教材了。在美国的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培养学生“make a differ-encr,也就是要让学生学着怎样去“与众不同”,而我们的教育现实却使我们的学生“你我都一样”,看不出彼此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我们的学生是否具备未来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和千姿百态世界的能力么?

实际上,中国各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同,各大学的特色不同,教育功能也不尽相同。更不要讲学术水平和师资力量的不同了,一味要求全国课程一致,甚至材,势必会影响到一些大学的发展。

从高校层面而言,大学应该更有承担改革的使命,特别是像北大、清华这样的中国顶尖大学更应如此,它们应该走在改革的最前沿。对于这类大学,教育部完全可以放手,因为大学本身具备自我调节与修正的功能,不然何以成为大学?

当然,但对于一些不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教育部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甚至加强管理,因为它们还是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国家扶持的。

当然,任何一种改革都要经历阵痛,中国教育体制也不能例外。中国的大学必须有这种准备和勇气来承受这种阵痛,如若不然,未来我们要承担的可能会更多。

高校若都自主招生,这一不公平的现象可能会有所减弱

《小康》:您刚才谈到的好像是大学的分层次管理。这也就牵涉到财政分配的问题。现在很多关于教育不公平的说法,包括区域考分的划定以及教育经费分配上的

问题。您怎么看?

郭英剑:现在对于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大家关注得很多。比如说,除了自主命题到省份外,各地区的高考大致相同,但录取分数线却是不同的。在中西部地区的考生,其分数线在当地可能连普通本科也上不了,但若在北京地区,上重点大学是绰绰有余,这个问题,可能一时半会儿还解决不了。但如果我们大胆设想一下,各高校若都自主招生,这一不公平的现象可能会有所减弱。

说到教育经费问题,我们确实没有办法与美国相比。美国的教育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美国人口2.71亿,1996年教育经费总额为573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4%。1999年教育投资更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8%。我想这种投入数目,中国当今还没有这种经济实力。但是,除了国家投入而言,各个大学,特别是顶尖大学,都应该慢慢地去挖掘捐助基金的渠道。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好大学很多都是私立大学,它们没有我们这样的来自国家的大笔资金的投入。那么,它们如何立足和生存?靠校友或社会捐赠。我想,作为中国顶尖的大学,像北大和清华,都培养了那么多的优秀人才,如果有这种意识,应该也能筹集到相当的资金,由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小康》:教育部每年拨给北大、清华各是18个亿,希望打造出国际一流的大学。而一般的大学觉得不公平,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郭英剑:中国需要国际一流的大学,为此,中国的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其实,我们大家也能够看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部包括我们的大学本身。为此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焦虑感。不然不会出现所谓国家“985”、“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问题需要一步一步地解决,改革是一个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我认为他们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如果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在客观条件上可能确实要有所欠缺,但一般而言,即便是在不发达地区的高校,其基本设施也还是说得过去的,比如电脑还是齐备的。而现在的互联网如此普及,对学生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具有一种全球化的意识或是视野,能够做到经常甚至是每天浏览国内外顶尖大学的网页,知道他们在干些什么、做了什么,这实际上在思维上就与国内外的一流大学保持了一致。

我想一个人如果有高远的志向,并且通过互联网保持开放的思维,照样是可以成才的,尽管他们本身可能得更加努力一些才行。

上一篇:一湾活水的力量 下一篇:吴敬琏谈中国改革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