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房屋建筑中的结构设计

时间:2022-09-27 11:15:50

简议房屋建筑中的结构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笔者从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针对房建结构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概述;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也越来越重要,结构设计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然而建筑结构设计是建设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灵魂。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房建结构设计与检测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一、设计与检测在房建结构中的价值概述

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乃是结构师从建筑及其它专业图纸中所提炼简化出来的结构元素,包括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图等。然后用这些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再把各种情况产生的荷载传递至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先进设计理论,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和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检测技术是建筑物可靠件鉴定所依赖的重要工程技术,它们的开发和应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的水平。房屋建筑物也有生老病死,要保证建筑的安全、正常使用,除了在设计、施工阶段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先天条件,在使用阶段也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长期的维护,当建筑物出现损伤、老化等现象或遭受灾害时,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测、诊断,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加固措施。

二、房建结构设计与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房建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地基基础(桩基)设计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如地基(桩基)设计不合理,过度用量,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不符合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高层建筑基础有效埋置深度不足或存在故意偷工减料现象。二是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了横向框架的设计而忽视了纵向框架的设计。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各方面的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来承担。三是楼板设计常见问题,楼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给其周围的墙或梁上,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连带梁、墙、柱等构件安全。若对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问题。当然也还存在诸如构造柱、悬挑梁、砌体承重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二)房建结构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检测机制不健全。缺少一套专职的质检机构,近几年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连续性较差,现场检测特别是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检测不够。这样,就不能准确、完整、系统地进行工程质量全面监控,缺乏真实性。二是房建检测的内容不太全面。由于受条件限制,目前我们的检测只是依靠目测、结构尺寸的量测等检测手段。对房屋建筑,只能检测断面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伸缩缝的宽度、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施工中所用各种材料,很多材料只能凭直观现象,无法具体测试。

三、房建结构设计与检测的对策探讨

(一)房建结构设计的主要对策

一方面要坚持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坚持经济合理原则,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不过度使用材料,杜绝材料的损失浪费。在有多种可选方案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进行设计施工,不可贪大求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规程进行设计。综上所列问题,总结归纳起来无外乎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规程进行设计作业。这是工程设计一大忌。设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当认真学习领会规范、规程规定,熟记其中规则,严格按照规则作业,杜绝随意,以保障设计符合规范要求,防范质量风险。此外,还应该规范日常工作,在施工图说明制作时,要尽可能翔实、明确;在说明的书写和标注上要用语规范、准确,位置不可随意;对桩基工程检测的不能随意变更,要严格按照工程实际采用合理的方法,检测合格的数量,做出合符要求的检测结果。

(二)房建结构检测的主要对策

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检测队伍,建立健全专门的房屋结构检测机构,做到专业化、科学化。此外,还应该采取科学的结构检测技术手段,在这方面,以下三种技术手段值得当前大力研究和发展,一是超声波、基桩动测及其检测技术。超声波法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向混凝土内发射高频弹性脉冲波,当混凝土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波能量明显降低;当混凝土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性、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征,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参数。二是仪器检测技术,如DKR-A型混凝土强度检测仪、DJCK-2型裂缝检测仪及DJXS-05型钢筋锈蚀检测仪,这些仪器将瑞利波技术引入建筑工程检测混凝土强度,并对瑞利波在半空间无限匀质及分层匀质弹性体中的传播规律进行探讨。三是无损检测新技术。应用了数据融合技术、抽样检验理论、光纤传感器和GPRS无线传感网络等技术原理。在像素层的红外图像融合上,提出基于多分辨率的小波变换与小波包变换的两种图像融合方法。D-S证据推理理论的融合算法应用于混凝土梁的内部损伤检测,编制了F-K红外图像融合软件。分析了建筑工程验收时采用国家抽样检验标准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上文提出的都是在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或计算过程中未加考虑便会导致结构不合理,甚至结构不安全。设计人员在精于结构电算分析的同时,更应注意到以上所提到的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类似问题,使施工图的设计更完善,保证结构的安全。

上一篇: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发展市场经济下加强环境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