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乐特治疗结肠激惹综合征30例观察

时间:2022-09-27 10:22:40

赛乐特治疗结肠激惹综合征30例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赛乐特对结肠激惹综合征的疗效,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该院收治的30例患者的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暗示疗法、口服谷维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赛乐特治疗。 结果 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较好,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和好转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赛乐特;结肠激惹综合征;临床观察;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132-02

肠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又称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多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往往因患者的情绪波动而诱发。结肠激惹综合征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病变,约占消化门诊量的1/3,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3∶2,且多发生于成年人。关于结肠激惹综合征的治疗,文献已经有较多报道[1-2]。由于结肠激惹综合征大多是由于受到患者情绪波动而诱发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病变,因此,采用药物从控制患者情绪的角度进行治疗,以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赛乐特为为强力、高度选择性的5 -HT再摄取抑制剂,它对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强迫性神经症、社交焦虑症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有文献报道表80%以上IBS患者病情的发作和加重均与心理因素有关, 50%以上的IBS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焦虑、抑郁。但对其治疗,文献检索未见赛乐特对IBS的对照性临床研究。

为探讨探讨赛乐特对结肠激惹综合征的疗效,该文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该院2009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的30例患者的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采用对比性的研究,以探讨赛乐特对结肠激惹综合症的治疗作用及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病例30,均符合IBS罗马症状学诊断标准:具有下述A和B或C者。A腹痛,排便后减轻。B明显腹胀。C排便失调,有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改变。并排除各种胃肠道器质性病变。30例患者中表现腹痛为27例,便秘20例,腹泻16例,腹泻、便秘交替3例 ,腹胀20例,所有患者均有心悸、出汗、紧张、焦虑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4.2岁,对照组15例,男5例,女15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49.7岁。

1.2 检查与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暗示疗法以及口服谷维素和对症治疗。腹痛者施用抗胆碱能药物;便秘者施用镇静剂,必要时采用乳果糖口服;腹泻者施用镇静剂,必要时使用易蒙停口服,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治疗组加用赛乐特治疗,一般剂量为20 mg/d。早餐时顿服,服用2~3周后根据病人的反应进行剂量调节。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此两组患者的精神、睡眠、饮食、大便改变和腹痛、腹胀改变情况。

1.3 疗效评定

疗效评估标准:疗效判定①治愈表现为精神状态好转、腹痛、腹胀、便秘和腹泻等症状消失,大便规律并且成形。②好转表现为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减轻,腹痛、腹胀、便秘及腹泻等症状相较之前有所减轻但仍存在大便次数增多。③无效表现为仍有显著的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并且有显著的腹痛、腹泻、便秘和腹胀。

1.4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根据该文中的疗效评价依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为详见表1。从表中数据可知:

治疗组15例中,治愈13例,治愈率为86.7%;好转2例,好转率13%,无效0例;对照组15例中,治愈10例,治愈率66.7%,好转3例,好转率20%,无效2例,无效率13%。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和无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较好,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消化道、神经、精神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症候群被称作结肠激惹综合征。是指一组包含腹痛、腹胀、粘液便、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现象的临床综合征,症状持续存在或者反复发作,经过检查排除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该疾病为最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对普通人群采取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一组报道为8.7%。中青年患者居多,>50岁后首次发病患者较为少见。男女比例约为1∶2[3]。

肠易激综合征属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多与胃肠道动力异常或内脏感觉高敏感性有关。人体肠管有5~6 m长,盘曲于腹腔内,正常的肠管运动是沿着一个方向有节律的蠕动。如果肠管蠕动太慢或不蠕动,肠管就会胀气,患者就会腹胀难受,甚至容易便秘,数天都解不出大便;如果有一段肠管绷得太紧,患者就会感觉腹痛难受或腹部不适,甚至可摸到绷紧的肠管以为是肿块。如果肠管蠕动太快,患者就会表现为肚子咕咕叫,排便次数及放屁较多。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表现判断是哪种肠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4-6],但是治疗中也经常容易出现治疗的误区,有些人只给患者以止痛药,有些则以饮食疗法,这些都不是恰当的治疗方法。该文在该院广泛收集病例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采用暗示疗法以及口服谷维素和采取对症治疗。腹痛者施用抗胆碱能药物;便秘者施以镇静剂,必要时采用乳果糖口服;腹泻者施用镇静剂,必要时采用易蒙停口服,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赛乐特治疗,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体现在治愈率和好转率等方面,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郝靖欣, 段丽萍.肠黏膜屏障功能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关系研究进展[J]. 中华消化杂志, 2011(11):861-864.

[2] 黄丹,方秀才,朱丽明.抗抑郁剂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 2012, 51(1):70-72.

[3] 王云峰,关丽,王长龙.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

[4] Hoveyda N, Heneghan C, Mahtani KR,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Bmc Gastroenterology, 2009, 9(1):15.

[5] Poynard T, Regimbeau C, Benhamou Y. Metaanalysis of smooth muscle relax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8, 15(3):355-361.

[6] Bennett P, Wilkinson S. A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and medical treatment of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11, 24(3):215-216.

[7] Moayyedi P, Ford AC, Talley NJ, et al. The efficacy of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J].Gut, 2010, 59(3):325-332.

(收稿日期:2013-03-04)

上一篇: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