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土方回填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27 08:46:02

工程中土方回填质量控制

摘要:工程中土方回填工程有一些常见的质量预控、质量问题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近年来,许多施工单位不重视回填土施工质量,导致基础下陷、路面空鼓等现象时常发生,严重时造成建筑物局部结构产生裂缝。因此,有效保证建筑工程回填土施工质量来达到满足强度、变形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重要。

关键词:土方回填;质量预控;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土方开挖和回填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最基本工序,由于土方回填以后工程质量不易被发现,所以土方回填引起的质量事故有大幅度增加,本文就土方回填工程的一些质量预控方法、常见质量问题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工程实例:樵山瀑影BT项目

南海区樵山瀑影工程位于听音湖新旧两湖之间,连接现状锦湖大道及樵园,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瀑布挡土墙、水帘洞、坝体、溢洪道、湖体开挖、喷射混凝土护坡,基础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桩径500mm(AB型),格宾石笼护底等内容。其中瀑布挡土墙总长302m(含水帘洞长49m),填筑坝体长度301m。

瀑布挡土墙根据景观设计瀑布布置方案进行布置,采用圆弧布置,根据挡土墙下湖侧墙面线编设桩号,桩号DQ0+000~DQ0+132及DQ0+181~DQ0+302为瀑布挡土墙,总长253m,桩号DQ0+132~DQ0+181设计为水帘洞。坝体型式采用均质土坝,坝顶宽度6m,坝顶设景区道路及人行道。根据坝顶中心线编设桩号,BDL0+000~BDL0+123及BDL0+135~BDL0+301为非溢流坝段,BDL0+123~BDL0+135为溢流坝段(景观拱桥)。坝体土方回填35172.37 m3,回填土时,土料不得采用淤泥质土,回填土料其粘粒含量为(15~30)%,塑性指数为10~20,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2,且干重度不小于16KN/m,碾压后的渗透系数小于1x10-4cm/s,每层铺土厚度在采用机械压实时,控制在250~300mm,回填周进度控制在1.5m厚以下,挡土墙扶壁之间的回填土需用小型碾压器械进行碾压。

本工程等别为V等,工程级别为5级。

1. 土方回填质量预控

1.1 土料含水量控制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对碾压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夯实前应先进行试验,以达到密实度要求,在此条件下得到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含水量过小,会造成碾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形成橡皮土。各种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密实度都需要达到要求。

1.2 基底处理

(1)场地回填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造成基土下陷。

(2)当填方基底比较松弛的土地时,应将基底充分碾压紧实。

(3)当填方位于水田等含水量很大的松散土区域时,应采取排水疏干措施,或将淤泥全部挖出换土、填砂砾石、翻松、掺石灰等进行处理。

(4)当填土场地地面比较陡峭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形 ,阶宽需适中,后分层填土,以有利于接合和防止滑动。

1.3 填土施工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料压实参数试验,并测定相应的含水量和干密度,最终以单位压实遍数的压实厚度最大者为最经济合理。

1.4 密实度要求

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常由压实系数决定。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干土密度与最大干土密度的比值。最大干土密度是当最优含水量时,通过标准的击实方法确定的。密实度要求一般由设计根据工程结构性质、使用要求以及土的性质确定,如未作规定,可参有关规定。

1.5 压实排水要求

(1)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避免填土层积压地下水或滞水。

(2)应把遭水浸的土中的稀泥铲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及时压实。

2. 土方回填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

2.1 填方基底处理不当

填方基底未经处理造成局部或大面积填方出现下陷。

防治措施:

(1)注意保持回填土方基底的清洁,淤泥等杂物应清除干净,积水应排除,耕土、松土应先经夯压实处理,然后回填。

(2)填土场地周围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基底,浸泡地基,造成基底土下陷。

(3)对于含水量大的地段回填,基底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掺石灰压实等措施处理,以加固基底土体。

(4)冬季施工基底土体受冻胀,应先解冻处理后再进行回填。

2.2 回填土质不符合要求,密实度差

基坑填土出现明显沉陷和不均匀沉陷,导致室内地坪开裂、空鼓、下陷等不良现象。

防治措施:

(1)填土前,应清除积水和有机杂物。地下滞水时,应及时采用排水措施或降低地下水位。

(2)要注意基糟回填顺序,由排水方向高至低分层进行。

(3)回填土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4)回填应分层进行,并逐层夯压密实。

2.3 基坑回填土沉陷

基坑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室外散水空鼓下陷,建筑物基础积水,有的引起建筑结构不均匀,出现裂缝。

防治措施:

(1)基坑回填前,应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如有地下水,应有排水措施。

(2)回填土采取严格分层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土厚度不得过大。土料和含水量应与规定的要求相符。回填土密实度按规定抽样检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3)填土土料中不得含有大直径的土块,不应有较多的千土块,急需进行下道工序时,应用适合的灰土回填夯实。

(4)如地基下沉严重并有扩大趋势,应将透水性大的回填土挖除,用黏土或等透水性较小的土回填夯实。

2.4 挤动变形

夯填基础墙两侧土方送土时,将基础挤动变形。造成基础墙体裂缝,轴线偏移,严重地影响受力性能。

防治措施:

(1)基础两侧土同时用细土分层回填夯实,使受力平衡。两侧填土高差控制不宜过高。

(2)如遇暖气沟或室内外回填标高相差较大,回填土时可在另一侧临时加木支撑顶牢。

(3)对已造成基础墙体开裂、变形、轴线偏移等性能的质量事故,要采取加固措施进行处理,或将基础墙体局部或大部分拆除重砌。

3.回填土检测试验与结果评定的方法

1)检验批的确定

在填料的有效时间内,同种填料与同种夯实机械施工的同一层回填土作为同一批。对同一层采用同种填料施工,常见的情况有:①同一种机械分段夯实;②不同机械在同一层上分别夯实;③采用不同夯实机械在不同段上分别夯实。因第2种情况对填料施加的夯实功较为接近,可统一记录、统一评定。第1种情况下的取样试验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填料的含水率发生较大变化,因对填料施加的夯实功差异较大。第3种情况下的回填土不能视为一批,应对每一段单独记录 。

2)取样步骤

a) 在确定的取样处,用平铲铲除表层,铲土深度不宜过大,铲后的土表面应保持平整。

b) 在环刀内壁涂一层凡士林。

c) 将环刀刀口向下,放在铲平的土表面上,放上环盖,用锤打击环盖手柄,取样时以不接触环盖内表面为宜。

d) 将环刀连同环盖一并挖出,用削土刀削去环刀两端的余土,修理平整。

3)评定方法

回填土质量检测采用环刀法干密度试验的评定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a) 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干密度值。通常通过实验取得。

b) 每一检验批中干密度合格的数量应大于该批总检验数量的90%,不合格干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适当少点。

c) 若相邻两处干密度测定结果同时低于设计干密度要求值,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0.08g/m3,该批样品为不合格。

4.结束语

建筑工程回填土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的系统工程,试验人员和监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对回填土质量检测与评定,明确回填土的检验批和取样步骤及评定方法,回填土的检测过程要规范,确保回填土质量和试验报告的完善性,避免将土夯散,降低不合格率,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地表滞

[2] 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 高大钊.土力学与基础处理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上一篇:论述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下一篇:试析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