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口味渐变 老年的四季养生方法

时间:2022-09-27 07:53:30

脾胃虚弱,口味渐变 老年的四季养生方法

九九重阳节莅临,现代社会,老年人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追求长寿、延缓衰老,这是非常正确和值得提倡的想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必需品,很多老年人希望通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效果,但现状却令人堪忧。那么,老年人的四季养生方法是什么?

北京读者吴忧

老年人具有的生理病理特点

老经验多经常听到老人们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样的俗语。老年人在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往往产生了自己固有的人生经验和体会,对年轻人都有很好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不过有时候,脾气执拗起来,不能轻易听进别人的意见,这需要我们更耐心地跟他们去沟通和交流。

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在不断地虚损,脾胃虚衰、精微亏乏、气血化源不足,生命活动必然受到影响。

口味渐重随着年龄老化,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舌头对味道的感觉也在慢慢淡化,因此对饮食的口味加重,往往喜欢多盐、多油、多糖的饮食而不自知。油、盐、糖吃多了会增加心、肝、肾的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基础疾病中医认为,脏腑阴阳气血虚损,是老年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病势错综复杂,虚实夹杂是老年病的主要特点。脏腑虚损尤以脾、肾之脏最为多见。很多老年人都有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疾病,这对老年人的饮食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错误的观念与习惯带来的诸多问题

伪专家大放阙词随着逐渐掀起的中医“养生”热潮,一批又一批未经训练的“对养生只有一知半解的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提出了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养生新论,今天吃这个降压,明天吃那个降脂。他们的“大放厥词”令老人们茫然无措,不知道到底应该听哪位专家的意见,而盲目听从所谓“专家”的饮食意见,只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麻烦。

滥用补品在某些“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错误观念引导下,很多老年人没有考虑到自己身体的因素而滥用各种补品,如过补氨基酸、蛋白质而致失眠,过补鹿茸、桂圆等而致便秘,常常引发了各种不适,起到了南辕北辙的反作用。

营养不均衡和子女住在一起的老年人,一日三餐本末倒置,该吃时不吃,该少吃时又大吃特吃,存在着营养过剩、结构不均衡的潜在问题,肉类及油脂摄入过多,谷类食物及微量营养素摄取不足,导致了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老年疾病的高发。

提倡合理饮食、食饮有节

根据老年人饮食的现状以及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我们提倡合理饮食,饮食有节的饮食养身观念。老年人脾胃虚弱,一次不要吃太饱,尽量做到少吃多餐,不增加脾胃的负担。

此外,老年人的饮食应该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平常做菜淡一些,少吃酱、咸菜,饮食尽量做到清淡和容易消化。有些老年人与子女们住在一起,晚餐常常吃得很丰盛,年轻人的脾胃消化功能旺盛,不会受影响,可老人们的身体却在不知不觉中吃了亏。因为他们长时间摄入了很多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严重时会造成老人脾胃更加虚弱,便秘、肥胖,甚至加重基础疾病。

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就像金字塔一样,脂肪和糖要吃最少;蛋白质要吃适量;蔬菜、水果可以多吃些;五谷杂粮类要吃最多。要做到健康饮食十一点:数量少一点;质量好一点;蔬菜多一点;菜要淡一点;品种杂一点;饭菜香一点;饮食热一点;饭要稀一点;吃得慢一点;早餐好一点;晚餐早一点。早餐一定要吃得好,营养搭配要合理,精神才会饱满,晚餐不仅要少吃,而且还要早点吃。饭后宜稍做活动,以利于消化。每天“一盘蔬菜,两个水果,放三勺油,吃四两饭”,简单营养又健康。

上一篇:无烟锅,真是健康\无烟的(神锅)吗? 下一篇:教你如何制作保健牛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