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27 06:54:47

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资料和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宫颈糜烂2~3度及肥大患者65例,年龄22~58岁,平均36岁,均无生育要求。盆腔检查正常,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1~2级),出、凝血时间正常,无霉菌及滴虫性阴道炎。

方法:采用Olympus 9mm直径手术宫颈镜及Olympus ues-20型高频电源发生器。设置切割电极功率100~110w,电凝电极功率为40~50w,冲洗降温介质用5%葡萄糖液,于月经干净后3~5天治疗。取膀胱截石位,消毒暴露宫颈,将宫腔镜置入宫颈管内,窥视宫颈管内病变范围或息肉位置。以宫颈外口位中心,由内向外行宫颈锥切,切除深度及范围依宫颈肥大、糜烂程度而异,颈管内深度1~2cm,颈管外病变区域全部切除,再电熨至糜烂外侧2~3cm,至组织变白为止。如合并息肉,自其根部平行于正常宫颈管黏膜切除息肉。最后对创面行电凝止血。手术无需任何麻醉,手术时间5~30分钟,平均10分钟,术中一般出血5~10ml,出血最多的1例达50ml,部分病人出现阴道热胀痛,切除组织取3,6,9,12点送病检。术毕给予口服抗炎止血治疗,术后3个月禁止性生活、盆浴及外阴冲洗。术后1~4周为脱痂出血期,术后1、2、3、6、12个月随访。

结 果

术后平均出血10天左右,3例因脱痂期出血多就诊,无1例发生宫颈口粘连闭锁,1年随访无1例糜烂及息肉复发。65例中63例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2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

讨 论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女性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微波、激光、红外线辐射、重铬酸钾等,但当糜烂面深、组织增生明显时,上述方法疗效常不满意。手术宫颈锥切,虽然能彻底治愈糜烂,但出血量大,并发症多,多不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利用高频电刀切割组织,切除组织送病检,虽然在组织切缘可见热效应痕迹,但不影响对病理检查结果的判断,能使诊断和治疗同时完成,其精确度高,盲切少,电切同时进行电凝,止血效果好,操作安全简便,在门诊非麻醉下进行,切除范围及深度容易把握(1次切除深度5mm),加上降温液冲洗,手术野烟雾少,清晰度高,病人花费低,痛苦少,已成为目前治疗重度慢性宫颈炎重要方法。

上一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49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乳腺包块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