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咳喘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7 05:05:50

摘 要 目的:探讨先声咳喘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先声咳喘宁口服,对照组给予必嗽平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先声咳喘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先声咳喘宁 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235

资料与方法

2009年以来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7岁,平均456岁;病程3~18年。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0~75岁,平均442岁;病程4~185年。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诊断标准:西医参照197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拟订标准,具有咳嗽、咳痰、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两肺可闻及哮鸣音,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任一项症状明显加剧。排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尘肺、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紊乱,可见不同程度肺气肿征象及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征象。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一般治疗,包括抗炎、吸氧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先声咳喘宁10ml,2次/日,对照组给予必嗽平16mg,3次/日。疗效均10天。10天后比较疗效。

观察内容: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胸片变化及不良反应。

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痊愈: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消失,血常规检查正常,胸片检查明显好转;②有效: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减轻,血常规及胸片检查有改善;③无效: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无改善或反而加重血常规及胸片检查无变化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治愈率20%、有效率80%,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0%、有效率9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从本研究看,先声咳喘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高于必嗽平。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慢性支气管炎病因较复杂,至今尚未明确。有关因素如下: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因素、营养、遗传等。属于中医之咳嗽、喘证,为外感风寒痰饮阻肺之象,治宜宣肺、解表、化痰、平喘。先声咳喘宁由麻黄、石膏、桔梗、百部、苦杏仁、罂粟壳、甘草组成。方中麻黄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热,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使宣肺郁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肺气肃降有权喘急可平,是相制为用。杏仁、百部、罂粟、桔梗,取杏仁、百部降肺气、止咳,桔梗、罂粟宣肺化痰、利咽止喘用为佐药,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肺之间,是以为佐使药。综观全方,寒温药并用,不失清泄之性,升药与降药同方,增加宣通气机之效,配伍严谨,是深得配伍变通灵活之妙。

方中麻黄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缓和而持久,甘草含甘草酸及18α-甘草次酸,可经由吸附作用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抑制炎症细胞活化和迁移,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增加β2受体反应性,达到抗炎、抗过敏及抑制平滑肌活动、痉挛目的,生石膏的成分主要为含水硫酸钙,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加上钙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故有解除支气管痉挛作用,减少分泌作用,加上有效的抗感染、吸氧、支持等治疗,故能取得满意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元珏,陈文彬,主编.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7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5.

3 王付.经方药物药理临证指南.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85.

上一篇:中西药联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28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六味地黄汤合并二仙汤加减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