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民画的发展与走向

时间:2022-09-27 03:55:54

探析农民画的发展与走向

摘 要:20世o50年代,农民画悄然兴起。至今50多个年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科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已不再只是面对黄土背朝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植根于农村的农民画将如何发展,应该引起我们新的思考。

关键词:农民画;发展;走向

一、农民和农民画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提倡,使农民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入其他行业工作;农业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放下了裤腿,穿上了西装,使用起了现代化工具。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的概念已逐渐改变。从文化艺术层面上讲,农民更适宜与牧民、渔民、工人、服务业人员等组成一个新的大群体――与文化艺术精英群相对应的“次文化群”。

农民画,大多是指农民画的画。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艺术训练的民间艺术家,基于对生活的感触,有了一些绘画的爱好和用绘画表达情感的愿望,于是就产生了农民画。所以,农民画是朴素的、原生态的、民间味十足的群众艺术。

农民画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它的基础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涉及建筑、家具、工具、器物、壁画、服饰等各种生活领域,形式多样,有着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化的创造者多数是普通的民间艺人。农民画从民间美术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为中国美术的大家庭增添了新成员,也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民画属于民间美术,它从传统的建筑画、家具画、壁画及雕刻中演变而来,借用装饰、剪纸、刺绣、印染等多种民间艺术手法,反映农村的生活生产和风俗人情。农民画简单的艺术理念,直白的造型追求,随意的透视和结构表现,响亮、浓重的装饰色彩,充分体现了其民间美术的根本特性。

农民画是内容至上的美术。无论从作者的美术素养和思维习惯出发,还是从文化机构的辅导倾向看,农村面貌,生活、生产场景和国家经济、政策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是农民画永恒的主题。对农民画来说,“画什么”远比“画成怎样”重要。目前,农民画得到了多方的关注,文化机构的积极参与、专业美术教师的辅导等,使农民画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要认识到,内容始终是农民画表现的重心。

农民画的发展有一定的被动性。农民画从一产生就多多少少受到艺术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影响,特别是在其向产业化发展、举步走向世界的今天,农民画仍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指导。这些指导,是农民画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走农民画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城市中艺术精英创作的现代绘画成为少数人的艺术,而创造适合农民欣赏要求的世俗美术是美术整体发展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新农村文化建设和中国美协农民画大展等给农民画的振兴和发展带来了希望。加强对农民画的关注度,使农民画发展走一条适合其现状的、有特色的新路,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1.成立农民画创作的组织领导机构,组建一支热心于农民画创作的队伍,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重点培养一批创作带头人,是农民画发展的基础。

分散在各乡村的农民画作者往往是独立的,其创作也是自娱自乐的。农民画要形成气候,取得发展,各地方必须要有一只“领头羊”,比如成立一些诸如“农民画研究会”之类的组织领导机构,专门进行农民画研究,引领其发展方向,组织培训辅导,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农民画创作活动。

组织者首先要让尽可能多的民间美术爱好者投身到农民画创作中来,让那些对农民画有兴趣又有闲暇时间的农村妇女离开麻将桌和电视机,将身心投入到绘画中来,激发其创作的热情和动力;让那些有一定绘画特长的民间油漆匠、雕刻师、刺绣工和剪纸爱好者,成为创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让他们积极地带动其他作者开展创作活动,更好地推动农民画的发展。

组织者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为作者提供创作的便利,经常性地开展辅导、交流、研讨和展览活动,让农民画作者从创作中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增强其创作的信心和动力。

2.一定的指导和辅导是农民画发展的保证。农民画的指导和辅导必须从“农民”这一特质出发,必须从农民画的特质出发,必须从美的原则出发。

(1)农民画的指导和辅导必须从“农民”这一特质出发。充分发挥农民艺术家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思想的自由性,避免纯粹的灌输教学。金山农民画的优秀辅导者吴彤章说:“辅导老师首先应该肯定他们的瓶里装着极好的酒,然后想方设法把瓶盖子打开,让酒痛痛快快倒出来,而无需把自己的酒灌到他们的瓶里。”辅导者要找到打开瓶盖子的方法,一是要了解农民的生活、情感、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和审美理想,懂得他们的艺术语言。二是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农民艺术家的不同个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说自己的话,把话说得更清楚、更美。

(2)农民画的指导和辅导必须从农民画本身的特质出发。农民性是农民画的本质特性,它包含了农村、农业、农民三方面要素,体现在朴素性、原生性、民间性、地域性四个特性中。从农民画的特质出发进行指导和辅导,首先,要在农民画天真、质朴、原生态的艺术特色中寻找审美情趣。农民画作者一般只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很少有对时间、空间、逻辑、透视的思考,其实他们也确实不具备美术专业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能力。但正是这样的随意发挥,给了他们相当大的创作的自由空间,使其作品表现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一切。其次,要挖掘民间美术中的美学内涵和形式要素,从图案、剪纸、刺绣、拓印等多种民间艺术手法中汲取营养,充分体现农民画的民间特色。再次,要从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中寻找农民画的创作素材。农民画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是有地域性的。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同的地方、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指导和辅导的重点,应放在发掘本土文化、强调地域特色上,以此来充分体现农民画的特质。

总之,农民画想要超越和发展,需要农民画家在传统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多积累多探索,关键在于培育和提高农民画画家的思想意识,提高农民画的创作水平,从民间艺术的母体和土壤中催生时代所需要的胚芽和种子。

参考文献:

[1]陈刚,蔡芳芳.新时代中国农民画.

[2]陈池瑜.现代艺术学导论.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

[4]黄连生,王文浩,连瑞卿.中国现代农民绘画研究.

上一篇:浅析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画”出来的精彩,化复杂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