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显观对英语诗歌《在地铁站里》记叙成分的解读

时间:2022-09-27 03:40:13

突显观对英语诗歌《在地铁站里》记叙成分的解读

摘要:认知语言学派认为突显观是语言的一种研究方法和主要表现方式。通过突显观即意象、空间介词、隐喻及色彩的运用对英语诗歌《在地铁站里》记叙成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这首诗歌,并发现诗歌所展现的更深层次的美。同时,这也有助于读者了解诗歌语言的认知规律和探究语言背后的本质。

关键词:突显观 认知 记叙 诗歌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的著名诗人,他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并致力于推崇中国诗学。作为意象新诗运动的发起者,他提出了意象派诗歌创作三原则。他创作的诗歌《在地铁站里》被誉为意象诗的典范和意象派的压卷之作。学者们更多的是从意象、意象主义和翻译角度来解读诗歌《在地铁站里》,而本文试从突显观这一视角重新解读这首诗歌中的记叙语篇,力图发现诗歌所展现的更深层次的美。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的运用取决于人的经验和认知方式,而语言的表达方式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人们借助感觉器官对认知对象进行感知,而感知过程既受到感知对象的属性等的影响,也受感知的视角及认知主体的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认知语言学派侧重于表现语言的心理方面,强调体验、意象图式、隐喻等认知方式在语义中的作用。突显观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之一。突显观认为人们在关注某一客体时,通常会在未分化的环境中看到这个客体。突显的部分作为图形,没有突显的部分作为背景。突显的部分通常是大背景中更早被注意到并感知的、较小的、可移动的、较相关、较独立的图形。图形是感知的突显部分和注意的焦点,具有面积或体积较小、运动或在概念上可移动,以及结构和连贯性的特征;背景则是使图形突显的部分,为突显图形起衬托作用,具有面积或体积较大、位置较固定、细节模糊、未分化的特征。隐喻的认知手段就是突显,其认知基础是在人们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之间的相似后通过想象建立的。

诗歌讲究联想,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情感,以特有的节奏和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意象派诗歌中,意象派诗人把寻常所见事物转化为具有感性和理性特征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当时头脑中的震撼效果传达给读者,从而引起他们的美感体验。

二、突显观在英语诗歌《在地铁站里》中记叙语篇的应用

《在地铁站里》源于庞德在地铁站里的一次经历。1913年的一天,庞德走出巴黎的一个阴暗潮湿的地铁站。他在忽明忽暗、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看到了几个女人和儿童的美丽面孔。这一场景给庞德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几经努力和修改,最终完成了这首诗的创作――《在地铁站里》(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 black bough.

(人群中涌动的那些脸庞;湿漉漉、黝黑树枝上朵朵花瓣。)

(一)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现突显观

庞德的诗歌《在地铁站里》是意象派诗歌的经典。他认为意象是理智和情感瞬间的复合物。诗人在这首诗里创作了面孔(apparition )、人群(crowd)、花瓣(petals)和树枝(bough)四个意象并采用意象叠加的手法表现主题。这些意象建立在诗人的经历和连想的基础上,描绘了外部的、客观的事物变形或投射到主观事物时的瞬间景象。第一行诗突显了以“人群”为背景忽隐忽现的美丽“面孔”;第二行诗突显了以湿漉漉、黝黑“树枝”为背景的美丽“花瓣”。两行诗在句法上独立而互不关联。诗中把“花瓣”这一意象叠加在“面孔”这个意象上,其间并没有运用任何连接词,却让人强烈地感觉到花瓣即面孔、面孔即花瓣的明显比喻关系。面庞和花瓣这两个意象被置于两个并列的名词短语中,看似没有联系,实则相互补充、情景交融。一方面,美丽的脸庞像花瓣一样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在人群中忽隐忽现的美丽面庞如同色彩艳丽的花瓣在黝黑潮湿的树枝上显得神秘和令人感到捉摸不定。潮湿而黝黑的树枝更衬托了地铁站的氛围。因此,意象叠加的运用向读者展示了生活中美的瞬间。

(二)通过空间介词的使用来表现突显观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方位介词表达的位置关系也是一种图形―背景关系。Taylor认为介词的空间意义为“参照某一物体来表述另一物体的空间位置”。其中参照物是“背景”,表述位置的物体是“图形”。介词用来突出图形―背景之间的位置关系。介词in表示某一目标物处在一个封闭的参照物空间范围内,目标物被参照物包含,即图形包含在背景中。介词on着重强调物体之间的依附关系,强调接触面,表现静态位置关系。这首诗两行中分别用了空间介词in和on来表现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图形―背景表述特征。诗中,“面孔”和“花瓣”具有面积小的特点成为图形;而“人群”和“树枝”具有面积大、体积大的特征成为背景。作为图形突显的“面孔”和“花瓣”依赖于“人群”和“树枝”的烘托,更好地表达出诗句中的意境,两者缺一不可,互为参照。

(三)通过隐喻的运用来表现突显观

作为一种认知机制,隐喻指的是一个认知域即源域被部分地映现于另一认知域即目标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突显是隐喻得以实现的基础,因为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在客观上存在相似性。隐喻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隐喻总是用经验中离我们较近的事物作为源域来表达经验中离我们较远的事物。中国古人说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就是这个道理。身体部位是离我们最近的事物,因而也最容易成为隐喻的本体。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瞬间产生的面孔、人群、花瓣和树枝四个意象。意象“花瓣”比喻那些美丽的“面孔”,“树枝”比喻“地铁站”或“人群”。美丽的花瓣的背景是湿而黑的树枝。这与漂亮的面庞被置于阴而湿的地铁站里的气氛相一致。通过巧妙的隐喻,诗人将美丽的面庞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对应物,使两者融为一体。

(四)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突显观

庞德在回忆创作这首诗时写道:“……突然,我找到的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对等物……不是用语言而是用小小的色点表现的……我在巴黎的经验应该用颜料表达。”(庞德《高狄埃・布热泽斯卡:回忆录》)视觉美通过颜色的渲染和对比得到体现。颜色词“黑”起到了衬托和铺垫作用。它既可指火车和铁轨的黑,也可指地铁站内光线的黯淡和站台上拥挤的黑压压的人群。“花瓣”虽无颜色词加以修饰,但词语本身已赋予明亮、粉红的色彩;“湿”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在人群中忽隐忽现的美丽“面孔”如同色彩明亮的“花瓣”具有了红润的色调。黝黑、潮湿的树枝映衬着色彩艳丽的花瓣,色彩的强烈对比刺激着读者的知觉和感官,一幅静态的水墨画呈现在读者眼前。通过色彩的反差,几张美丽的面孔从拥挤的黑压压的人群中突显出来。“面孔”给人一种忽隐忽现的视觉感受,“湿”使树干和花瓣都具有了一种雨水的泛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使该诗更具视觉美。彭予说:“庞德对色彩非常敏感,而且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在诗中运用绘画的技巧……”[1]10-15诗人用鲜活而又简洁的词语描绘了寻常的生活场景,给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妙遐想和热爱。

三、结语

突显观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主要表现方式。诗歌《在地铁车站》中记叙语篇中通过意象、空间介词、隐喻及色彩的运用表现了突显观。通过这种全新的视角阅读诗歌,读者才更能体会到它深层次的美。以突显观视角对英语诗歌中记叙成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语言的认知规律,探究语言背后的本质。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名称:“突显观视角下的英语记叙文的解读”,项目编号:2011sk462

参考文献

[1] 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1: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C].Cambridge,Mass.:MTT Press, 2000:315-316.

[2] 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3] Taylor,L.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10.

[4] 彭予.二十世纪美国诗歌―――从庞德到罗伯特・布莱[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0-15.

[5] 彼得・琼斯.意象派诗选[M].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6] 程爱民.美国文学阅读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粱丽,赵静.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8]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2001(2).

[9]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80.

[10] 赵艳芳.认知的发展与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

[11] 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象征主义・意象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36.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80后”文学中的城市青年亚文化现状 下一篇:茶宠之传统文化所体现的“道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