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射频治疗肠道息肉的护理

时间:2022-09-27 03:23:57

内镜下射频治疗肠道息肉的护理

【关键词】肠道息肉;射频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5-0071-01

肠道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内窥镜技术发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息肉病例被发现。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3月应用国产LDRF-50型多功能(内镜)射频治疗仪对82例肠道息肉患者行内镜下射频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2例,男58例;女24例;年龄24~75岁;其中,直肠息肉38例,乙状结肠息肉24例;降结肠息肉9例;横结肠息肉5例;升结肠息肉6例。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不适,便秘、腹痛、腹泻、粘液便、便血等。全部病例经内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 射频对组织的切割作用归属于热凝固法,亦即热效应。当射频电流经人体时,局部组织即产生热量,使组织升温,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细胞破坏、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将射频电极与患者双下肢紧密接触,打开射频治疗仪开关,将射频治疗功率调在20W~30W,用脚踏开关控制工作时间,将治疗电极头从活检孔导入,电极头超出内镜前端2cm~3cm,使电极头紧贴息肉,采用多点“烧灼法”使息肉处白色凝固坏死,1周后坏死组织自行脱落。

2 结果

经射频治疗的82例息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20例患者经内镜复查息肉消失,周围肠道黏膜无变化。68例患者术后随访49例消化道不适症状已消失或减轻。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内镜下射频治疗息肉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3.2 术前准备 术前了解患者病史,常规做好心电图、胸透、血常规、血糖以及出、凝血时间等检查。做好肠道准备,术前1天进食全流质饮食。术前6h分两次口服50%硫酸镁40ml,每次服泻药后半小时饮糖盐开水1000ml~1500ml,两次服药间隔3h。禁用甘露醇导泻,以免发生意外。待患者排出清水后方可进行治疗。准备好内镜和射频治疗仪,使仪器处于待用状态,并保证灭菌效果,避免交叉感染。

3.3 术中配合 术中协助患者取左侧曲膝位,常规循腔进镜,到达息肉部位。协助医师通过调节旋钮,改变等方法,使息肉充分暴露,处于治疗的最佳位置。在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安抚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操作熟练轻巧,缩短治疗时间。治疗结束后及时抽出肠道气体,以免患者术后出现腹胀。

3.4 术后护理 术后禁食6~8h,积极的给予抗感染、止血、支持等治疗。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1~2天,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如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疑有出血穿孔,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紧急处置。术后2周内进食无渣软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粗糙,刺激性的食物。禁食烟、酒、浓茶和咖啡。密切观察大便颜色。

4 讨论

肠道息肉采用内镜下射频治疗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性好、不损伤内镜,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它是继高频、激光、微波后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一种新方法。但是术前、术中、术后完善、严谨而周密的护理是治疗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廖宁逊,李增烈.应用射频技术治疗消化道疾病[J].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1999:22-42.

上一篇:奥瑞姆(Orem)自护理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 下一篇:护理教学查房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