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水底找线索 丹江水库钓大鱼

时间:2022-09-27 02:46:26

潜入水底找线索 丹江水库钓大鱼

一篇篇报道,如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呈现在读者面前――《丹江水清 家国情浓》,《临行,祖孙带上一坛丹江水》,《告别:最后一天 永远的牵念》,《淅川,为调水作出巨大奉献》,《孪生兄弟欢天喜地搬新家》,《11处地上文物即将“移民”》……

今年6月17日、18日,大河报出人意料地拿出11个版面,全方位、多视角地推出了南水北调丹江库区第一批移民迁安重大新闻报道。巨大的信息量,加之十分抢眼的照片,又借助于强势媒体和快捷的网络传播,顷刻间传遍了全国、全世界。

“大河报就是不一般!”见报当天,啧啧称赞声就接踵而至。有同行夸耀说:原本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硬性新闻,却摇身变软了,变活了,变得有感情了,与都市报的“平民视角,百姓口味”风格十分吻合。大河报的这一做法无异于一种尝试、一种突破,与各家媒体的同题作文中,又胜一筹,并值得借鉴。

移民搬迁报道总是难出亮点。大河报这一系列出色的报道是怎样出笼的,报道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作为报道策划者、执行者之一的笔者感受颇多。

先行一步 搞策划

大河报此次报道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报道的策划上,先走了一步。提前一周弄清了此次移民报道该不该做大、如何做大问题。

南水北调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调至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7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丹江库区移民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丹江库区移民是继三峡之后中国最大的移民迁安工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移民中,淅川县移民达16.2万之多,其数量超过小浪底移民最多的新安县,也超过三峡库区农村移民人口最多的万县市。

就搬迁安置的时间、力度和强度而言,三峡移民安置用了10年,小浪底移民则花了11年时间,淅川移民的要求是“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因此,淅川移民之难,超过了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工程,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世界史上、水利移民史上均是前所未有。

作为很有影响的都市报,大河报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应该毫不犹豫地突破传统报道模式,不惜版面地记录这一伟大历史时刻。

策划很快报至编辑部,并得到了白班、夜班值班老总的支持。他们认为,注重对重大题材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报道的策划,能增强都市报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但具体实施中依然要体现“新闻立报、策划制胜、内容为王、平民视角”16字方针。王志杰、赵红两位副总编还当即拍板:“如果抓到‘大鱼’、‘鲜鱼’,要几个版面,给几个版面!”

提前介入 抓活鱼

大鱼、鲜鱼都应该是活鱼,但活鱼在哪里?笔者认为,活鱼就在丹江口水库,就在移民家中。而捕捉活鱼的一条大网,则是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搬迁,细化起来,有:移民规模,他们来自哪里,又都到何处去,第一个搬迁的是哪个移民村等,除此之外,还有接收地的移民新村建设情况……

这一切,犹如大鱼,作为一个记者,怎样去抓,这里需要时间,需要技巧,需要深入。于是,在采访完省内11家企业到移民村招工之后,笔者于6月10日当天就留在了淅川。

花费了两天时间找线索,笔者见缝插针,采访了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南阳市长穆为民、淅川县委书记袁耀生,以及淅川县移民局、文物局、环保局、林业局、公安局、卫生局、法院、滔河乡政府、盛湾镇政府、香花镇政府……

一袋子一袋子的硬邦邦的材料呈现在笔者面前,记者认真地翻阅之后,不仅没有被这些空洞的材料蒙住眼睛,相反还意外地获得许多“大鱼”的影子。

只有到现场去,才能搞到鲜活的东西。于是,身兼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司机的笔者,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丹江口水库大坝、陶岔渠首闸、马蹬古城遗址发掘现场、移民家中……

就在笔者热情高涨之时,麻烦事接踵而来,原本血压高的笔者因忘记吃药,血压一个劲儿地上升,高压达到一百七,低压一百三。头晕得实在难受,无奈之下找到一个老中医张大夫进行按摩缓解。血压刚降下来,肚子又开始鼓捣,一天需要去厕所十多次,6月13日晚上又发起了高烧,无奈又连夜到医院输液……

6月16日凌晨4点,简短休息了3个小时,7点开始工作,一直到18日凌晨,两天时间,笔者连续工作长达40多个小时。陪同笔者采访的通讯员张长海见证了笔者40多个小时不眨眼的经历,既心疼又感动。他感慨地说:“郭老师,你真敬业,你的身体咋能吃得消呢?!”

笔者回答:“编辑部在等米下锅呢,搞不到好东西,再苦再累也不能停下。不过,现在好了,米呀,面呀,鱼呀,都搞到手了。”

认真把握 巧选材

几天的采访,捕捉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可谓数不胜数,但作为新闻报道,不可能毫无选择地全部搬到报纸上,这就需要记者做认真的选材。

笔者到淅川县采访时,淅川县委书记袁耀生给笔者讲述了一连串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更多的则是乡镇干部在劝迁过程中所作出的奉献。

遗憾的是,在取舍材料时,这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却被笔者无情地舍弃了。因为,笔者感觉到,移民干部的奉献精神固然感人,但在歌颂他们的时候,却贬低了我们同样做着奉献的移民。移民思想觉悟低,不愿意搬迁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可以抨击,毕竟他们最后想通之后,都离开了自己美好的家园。

舍弃的另一个原因是,报道移民工作,重要的是把握好度,如果将安置地的“不对等”信息传播出去,势必会影响到移民稳定,影响到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进程。笔者觉得,帮忙不添乱,鼓劲不泄劲,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应该做到的。

相反,记者却对放弃600万元的饭店主动搬迁的香花镇老板赵福禄,告别渔船告别捕鱼的马蹬镇农民周长生,历经三代移民的盛湾镇农民王洪汉,花巨资从移民家中收集古董并欲建移民博物馆的万家车行老板万振红等移民的“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

平民视角 调口味

用平民的眼光看问题,调出百姓喜欢的口味,是都市报文风的一大特点。针对上述选材问题,笔者其实也考虑到了这一因素。整个系列报道中,没有一个典型写的是党员、干部,甚至包括官方召开的两次会议。这在都市报的报道中,是一个尝试,也是一个特例,从事后的社会评价看,这样做效果很好。

写出平民视角,调出百姓口味,最忌讳的是听会议,看材料,不到现场搞闭门造车。连日来,笔者为了做到这一点,连续不断地深入到移民家里,看他们咋拆迁,看他们咋装车、咋道别,看他们如何吃临行前的最后一顿晚餐、最后一顿早餐,如何过最后一夜……

6月16日夜,是凌岗村的移民们在丹江岸边的最后一夜,夜里12点,笔者还在该村移民家中采访。6月17日凌晨5点,笔者再次出现在出征时的移民家中。

感受最深的是笔者所写的《移民孩子上的最后一课》。6月14日下午6时,淅川县滔河乡双庙小学二年级的教室里,校长周域在给移民孩子上“最后一课”。得到消息,笔者急忙赶往学校,用相机、用百姓自己的“大实话”记录了文中所描述的感人的一幕。

《爷孙俩行前取坛家乡水》,也是笔者按照“写出平民视角,调出百姓口味”要求写出的得意之作。笔者在文中写道:

“后天就要搬新家了啊!”86岁的老大爷凌书杰嘴里一边念叨一边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忽然,他大声叫道:“虎子,拿水桶、水坛去!”

虎子叫凌振虎,今年11岁,是凌大爷的孙子。听见爷爷叫他拿水桶,他愣了一下道:“爷爷,拿水桶、水坛干啥?”

“取水呀。”凌书杰说,“咱住在丹江边,水井里的水都是丹江渗进来的丹江水,甘甜,解渴。到了唐河新家,咱们想丹江了,就拿出来看看;口渴了,就喝一口尝尝;要是水土不服了,就喝口丹江水救救急。”

……

笔者的这一篇文章发表后,得到了读者和报社编辑的好评。大家都说这篇文章写得鲜活、真实,故土难离、依依不舍之情感跃然纸上,同时还写出了爷爷的思想转变过程,最终甘愿舍弃小家,立志为国家做贡献的精神风貌。

除了文字之外,报道所配发的十多张照片,也体现了“平民视角,百姓口味”这一特点,一张张鲜活、生动的移民大特写,十分抓人眼球,产生了很好的视觉冲击效果,与篇篇妙文相得益彰。

社会评价 效果好

“看了大河报的移民报道,我们真切地感到了淅川移民为了南水北调工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读者王全说对笔者说:“为了北京、天津人民喝上纯净的丹江水,淅川人民不仅关闭了一家又一家污染企业,绿化了青山,淹没了土地,今天,他们又背井离乡,再次走上迁移路。淅川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值得全中国人民学习!”大河报这一系列的移民搬迁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报道发出之后,新闻局新闻阅评403期特意以《大河报为南水北调移民搬迁营造氛围》为题,刊发文章,予以表扬。

在社会评价大河报报道的同时,笔者也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南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的领导获悉笔者提前一周深入移民第一线进行采访时,均对笔者提出表扬。

6月17日一大早,闻悉记者带病在移民第一线昼夜采访并于当日连发8个专版的消息后,正在与移民吃最后一顿早餐的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当即端起一大碗酒递给笔者说:“淅川移民舍小家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媒体记者也为报道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此,我代表南阳市委、市政府,向所有记者表示慰问!”

黄书记说罢,全场一阵鼓掌。笔者备受鼓舞,同时也为自己给报社增光添彩而倍感欣慰。

(作者为大河报首席记者)

编校:赵亮

上一篇:新闻标题的制作特点 下一篇:新闻“移植”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