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数乘法单元教学的新策略

时间:2022-09-27 02:23:45

新课标下小数乘法单元教学的新策略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对我们数学课的建议: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体验理解;探索合作;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18-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编写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教材的编写也有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本学期教学的小数乘法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乘法的计算教学都是以整数乘法的教学作为依托。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仿照整数乘法的教学推进,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调动。

新课标要求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进行了如下的课改: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例如:我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我发现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数学书第31页的练习题中,出现了找规律填数的练习。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我先出示了下面一组找规律做预热:3,5,7

(1)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

(3)在横线上依次填27,181,4879,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8。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小数乘法单元中,小数乘法的书写规则及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两种能力的培养: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比如我在例题2的教学中,就采用新课标的要求这样设计的: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学生很快发现,我们可以把算式看成72×5来计算。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突破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上这个教学难点,教学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1/100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在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上一篇:新课标下语文自主性课堂教学四步曲 下一篇:巧妙运用思维规律 搞好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