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的——秘密

时间:2022-09-27 02:13:46

论坛,也以BBS的名号而为网民熟知。对于许多老资格的网民来说,它几乎就是互联网的同义词。从互联网出现的一开始,它就作为一项基本功能而存在,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切实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正像互联网本身的发展过程一样,网络论坛也经历了一个由少数爱好者的聚集地到大众言论广场的转变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中国的网络论坛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面目和性格。

亚文化制造机

百度贴吧上的“李毅吧”和“魔兽吧”, 因为制造出诸如“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丝”等一个又一个亚文化现象,已经成为被无数年轻网民膜拜的互联网“奇葩”。

“李毅吧”有百度卢浮宫之称,因为这里盛产奇人、妙文和雷言雷语,时常制造并引领一波又一波席卷全网、影响主流的青年亚文化现象。

此吧原本只是球星李毅的粉丝们建立的同好者贴吧,因缘际会,才逐渐演化成今日模样。根据百度百科提供的资料,因著名足球运动员李毅当年的一句无心之言:“我的护球像亨利。”而法国球星亨利在国外被称作亨利大帝,因而李毅从此也被冠上“李毅大帝”的名号,李毅吧也由此被戏称为“D8”。至于最初是谁开始这么叫的,众说纷纭。

李毅吧中充斥着各种以调侃、恶搞为表达形式的娱乐性内容,靠着雷人、有趣,吸引了大量年轻网民的关注,许多网友都乐此不疲,甚至成瘾。但是,像任何一种能给人带来乐趣的活动一样,一旦对“泡吧”、“灌水”上瘾,就难免出现负面效应。

“表哥昨天才回来,今天又要走了,他要去找事做,在家天天上D8没前途的,就在刚刚,他拥抱我时告诉我:‘以后要少上D8!’就这一句话,我发誓我要听表哥的,我承认我流泪了,一是因为我舍不得他走,但是没办法,社会就是这样,优胜劣汰,要想自己活下去就必须会点什么。”一位叫“相当宅毅”的网友在宣布告别李毅吧时,如此说道。

提中国的网络论坛,就不能不提天涯和猫扑,这两个论坛,在广大年轻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有着相当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从2006年兴起的豆瓣网,也因为大量人气的聚集,不可避免地从一个单纯的电影、音乐和图书分享的文艺型社区,转变成论坛功能逐渐做大,并呈现爆炸式的多元繁荣的面貌。

中国的网络论坛,一直都是几乎所有互联网流行文化的“生产商”,即使是社交网络和微博将互联网带入了2.0时代,它的地位也没有受到根本性动摇。

可以说,在中国,谈互联网创新,就绕不开论坛。它是互联网文化创新的重要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天涯、猫扑还是豆瓣,这些如今的“论坛界大佬”,最开始都来自个体网民出于兴趣的创造,而后自然而然地,从一粒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

民意传声筒

在这些“非主流”的论坛之外,还有一支在话题定位方面要严肃得多的论坛队伍,即“时政论坛”,那里每天都在进行更为“忧国忧民”的讨论。

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无疑是其中最知名的代表。

1999年开通的强国论坛是中国网络媒体创办的第一个时政论坛,以主题鲜明、言论活跃而著称,被誉为“最著名的中文论坛”。

2008年6月,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的问题时,胡总书记说:“虽然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可能每天都上网,但我还是抽时间尽量上网。我特别要讲的是,人民网强国论坛是我经常上网必选的网站之一。”

由此可见,类似于强国论坛这样的时政论坛,不仅是普通网民议论国事、建言献策的言论平台,也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领导了解民意、民情的重要窗口。

而类似于凯迪、四月等民间时政论坛,即使时时引起争议,但仍然凭借自身内容的质量和讨论的水准在广大青年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2008年,为了揭发西方媒体的不客观报道,23岁的饶谨等网民自发建立了ANTI-CNN网站,随后发展成“四月网”。创办者将其定位为“青年思想门户”,但也有媒体将其称为网络民族主义新势力,认为“反CNN网的崛起,以及其更名为四月网后向综合网站的转型,标志着民族主义新一代开始由边缘化走向主流,无论是从其面貌、技术还是存在方式,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在那些用户动辄超千万的热门论坛里,不分白天黑夜、工作假日,气氛总是喧嚣、热闹的。那种众声鼎沸的景象,不由得会让熟悉人类言论史的人,联想起一个经典场景:古希腊的城邦广场。毫不夸张地说,在充当民众的公共事务议论平台方面,中国的互联网论坛的地位,丝毫不比2000多年前的雅典城广场逊色。它们带给中国民众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言论空间,并通过对一桩桩具体公共事务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

新媒介批评者胡泳认为,国内的BBS和论坛基本都是建立在讨论基础上的社区,可以讨论娱乐、情感、体育、政治以及科技等,这种社区的广受欢迎构成了中国互联网领域有别于其他市场的表现之一。

网络论坛对于社会的公共事务颇有其影响和贡献,经常成为突发新闻的公开地,网络舆论的策源地,的爆料地,以及社会各界的交流地。

时代刻刀

论坛的火热,表现出人们是多么渴望保持与他人的联系和交流。即使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沮丧、愤怒、悲伤,也仍然遏制不住那种在信息流中确认自身存在并获得的强烈欲望。

中国新兴媒体市场的分析师塞奇·布里南说:“随着博客及在线游戏的风靡,人们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BBS网络才是中国互联网文化的活跃中心所在。

近年来,社交网络和微博持续火爆,深刻改变着互联网的生态和面貌,从论坛手中抢夺了大量的用户,但论坛并没有缴械投降,因为它早已培养出了今天中国相当一部分网民用户的习惯。

自90年代以来,网络论坛走过的近20年,也正是互联网发展的20年,网络论坛不死,因为它牵动的,是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它就像一把刻刀,留给这社会和时代的是无数深浅刻痕,也雕琢出一番因其而不同的时代面貌。

而那些洞察到中国网民、网络论坛和时代之间奇妙关系的互联网人,也极机智地将论坛的基因复制到社交网络和微博等新兴的自媒体中,以新的形态,继续演绎中国式的论坛传奇。

上一篇:“小”智“大”赢 下一篇:甘相伟:励志哥圆梦未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