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蓥华 春暖花开

时间:2022-09-27 01:55:59

寒冬远去,春天来了!此时万物生长,百花齐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带着探奇求知的心情,怀着对蓥华山神秘的向往,我们一早踏上了成都西去的行程,直奔目的地——什邡蓥华山。

六点钟起床,收拾好行装,几个朋友和学生就接我出发了。路上放眼望去,盛开的油菜花嫩黄葱绿,片片相连,一望无际,煞是喜人。蜿蜒纵横的乡村小路上,红艳艳的桃花,绵延开去,仿佛飘在天空的彩带,李花和梨花的颜色更为这幅美不胜收的田园画卷增添了一抹亮色。阵阵扑鼻的花香,让人陶醉。这是美丽的人间天堂——春花摇曳在微风里,亭亭玉立,像是诉说着一年一度的相聚与离别。

我一直望着车窗外,默默无语,欣赏着这西蜀特有的田园风光,心潮荡漾。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我的眼前掠过。回想五年前初次到蓥华山所见到的那一场悲壮惨裂的情景,我思绪万千。历史会记住那一天。

2008年5月12日,也是什邡人创巨痛深的灾难日。无数生命凋零、无数房屋垮塌、无数个家庭破碎、无数梦想破灭,曾经以富裕繁荣而名扬全川的经济强县,瞬间成为一片断壁残垣,鲜血、悲伤、恐慌……这一刻,末世般的绝望笼罩着大地,地狱与人间如此接近。

90秒,让所有关于欢乐、幸福、祥和、安定的记忆定格在过去;

90秒,让所有见证美丽、宜人、富饶、兴旺的画面瞬间被无情撕裂;

90秒,惊天动地!天府之殇!蓥华之殇!

也许是因为那里所经历过的悲壮、那里所导引出的历史文化情结,亦或是那里人们的憨厚与淳朴,我久久不能忘怀蓥华。在这五年中,我反复去蓥华山,每次去心情都那么的急切,片刻不停地直奔高景关外而去,带着画笔和行囊,一住就是十几天,翻山越岭,目游心记。我游访了红白古镇、穿心店、钟鼎寺、妈祖村、罗汉寺、龙居寺、师古镇、红豆村等多处重灾地区,通过手中的画笔记下了三百多幅灾后重建的画面,我的心灵一次次得到洗涤,一次次得到升华。我想,这种经历对于我的整个生命历程来说,都是最有意义的。

经过这些年多次与蓥华山、蓥华人的亲密接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什邡与蓥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据当地学者介绍,什邡的历史大致可上溯至秦汉到民国西康署省时期,高景关是内地与康巴地区的分界和茶盐贸易往来的地方。往关上去,地名、寨名、沟名渐渐展露出一些“蚺蟒之墟、羌氏之窟”的痕迹。例如,爱剑沟、羌王坟、蛮子岗、柏灌庙,古蜀先民的种种遗存先迹,为这里的山林与沟壑增添了若干梦幻般的色彩与韵致,也给我的画面增添了更多的灵感,并以此解读出更多的当地异样风景与异样神秘。在与那里的人们及自然山水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我被深深感动——体悟到了无穷的意趣和博大的胸怀——这既是人的“志”,同样是山水的“趣”。这也许正是我在绘画中所需要寻找的一种意境,一种对家园眷恋情怀的表述方式。

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总关乎于人之情,“情”与“境”通常也表现在古诗词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种寄情的方式对中国山水画影响很深,所以山水画有一种或沉浑雄健,或清脆悠远的视觉与听觉化的质地。这种现象,在传统画理中谓之“落地有声”。当然,这种“落地有声”的感觉并不实有,它存在于欣赏者的神思遐想之中,共鸣于欣赏者的生命记忆和文化信仰之内。观察、觉解山水与人类繁衍——“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这是中国山水画脉衍千载、影响至今的关键所在。

“意境”顾名思义,包含“意”(情思或美感)与“境”(景物或生活画面)两个方面。它是人运用主观感知并付诸寄托物传递心情的表达方式,“意”借物象来表现,“境”靠意来触发,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就将美丽而神秘的蓥华山作为我在艺术求知中的探索对象。

凡物皆有形、神,中国绘画中很强调“神”似,注重画家精神层面的宣发,但又不能完全脱离客观物象的具体化表现,这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融合体。我在认真研究蓥华山地形地貌的同时深入调查了当地的人文发展和历史变迁,在精神层面上让自己融入到蓥华山里去,成为蓥华山的一部分,找到一种归宿感和家园感,对我而言,这也是“师心”之意。

“师我心”并非凭空臆造,而是源于多年来我对蓥华的热爱和追求,是生活的一种积累和笔墨的积淀。真实地描摹再现眼前之物,类似于“照相”,就有可能走向一种“唯自然主义”的创作观;而凭空臆造,则会走向空洞,最终死亡。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正是在这种“似与不似之间”产生的,再现与表现既不脱离眼前之物象又是内心世界的表达,也就是说,中国画实际是一门借助自然描绘心性的艺术,即将眼中所见化为胸中逸气,转而变成笔下的画面。

正是由于我将一己之身融入到了蓥华山的山山水水之中,我笔下的山水才具有了蓥华的图式意味和审美取向,我同时也领悟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季节及气候变化乃至心情的波动下,都会焕发出不同的笔墨情趣和生命力量。

作为一个当代山水画家,写生的积累使我受益匪浅,它使我在创作中,能从思维的执拗与局限中走出来,不断地深入生活,从自然中获取最鲜活的生活感受与生命体悟,使我能够一直处于艺术探索的状态之中而不担心枯竭,一旦找到一个触发点,就恍然开悟,在创作中更加完善一些。

我终于又到了蓥华山,友人劝我休息一下,可我执意马上进山,仿佛是已走到了家门口,怎能不进屋呢!朋友只好继续开车前行进山。山下阳光明媚,可是行车到半山腰的石门洞时,却恰遇纷纷细雨,山中立时呈现出另外一种境界——白云缥缈于山间,随着山势的起伏,忽而升起,忽而窜下,将山拦腰截断,山形忽隐忽现、时明时灭,好一幅变化多端的水墨仙境。我不禁心旷神怡,想要大叫一声:“鎣华山!我又回来了!”车继续爬山前行,二十多分钟后,眼前一亮,又见阳光普照。雨没了,空气更加清新宜人,路边的杜鹃花、山茶花到处可见,一树树的玉兰花开得十分灿烂,山间的溪水清澈透明、蜿蜒流淌,嫩黄的油菜花成片成片的将山装点得更加亮丽。灾后重建的安居房在树林中时隐时现,青瓦白墙,好一派美丽祥和的新气象。

面朝蓥华,又一个春暖花开的好季节……

上一篇:生涯规划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研究 下一篇:“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