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7 01:10:24

试析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摘 要:从“机械基础”是中职学生工程入门的基础,注重能力培养、改革“机械基础”课理论教学体系两方面,研究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初步训练。

关键词:机械制造;综合能力;中职;教学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52-01

“机械基础”是中职大部分机械专业开设的一门工程入门性质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是针对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所设的专门研究机械制造过程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初步训练。

一、“机械基础”是中职学生工程入门的基础

在中职学校的机械类、非机械类及管理类专业中开设“机械基础”课程及配套的工程实训已被教学改革所肯定并列入各专业教学计划,目的是让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学完基础课后,通过对机械制造加工方法的系统学习获得一个工程入门的基础。

(1)市场竞争对中职毕业生的挑战。伴随着经济改革日益深化,中职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对中职毕业生知识能力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毕业生面对就业市场,应具备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名中职生业务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他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水平,更要看他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工程实际问题往往是综合的、多学科间渗透的。市场需要学生学习更多横向学科的知识,并能够在科研与生产中开拓局面,适应社会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2)一扇了解机器生产全过程的窗口。“机械基础”是一门工程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主要由两个环节构成,即课堂教学和教学实习。教师要通过工程材料、制造工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机械基础”研究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即从选择材料、毛坯制造到加工出零件的全过程,是一门种类繁多、工程实践性强的学科。例如,材料部分包括了原材料的生产,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零件毛坯成型加工部分包括了传统的铸、锻、焊、切削加工及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这样,能使学生在了解各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如何改变其内部组织及影响其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的前提下,学会正确选材、正确选择毛坯加工成型的方法。

二、注重能力培养,改革“机械基础”课理论教学体系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机械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经过不同程度的教学实习,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仅从这短暂的教学实习中获得机械加工的原理、特点、方法和应用等知识是相当困难的,需要教师用理论教学加以扩充和深化。然而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知识面广,头绪、概念多,如果不加选择地满堂灌,势必造成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专业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取舍,精选教学内容,重点讲授与专业相关相渗透的内容。

(2)抓住主线,建立课程的逻辑联系。“机械基础”涉及的专业领域广,知识面的广度是一般的专业课所无法比拟的。这一方面可以给予学生广阔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要把一个复杂的机械产品制造出来是何等的不容易。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繁复的内容中理出头绪,在看似不相干的内容中建立课程的逻辑联系,掌握学习方法。

(3)抓住典型,找出各种加工方法的共通之处。教师要在看似分门别类的各种加工方法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找出本门学科各种加工方法的共通之处,加快理解和应用。不论哪种加工方法都与材料紧密联系,材料是加工的对象,针对不同加工对象,加工方法会随之改变。如普通铸铁毛坯件,化学成分决定了它的结晶形式、组织形态,只能铸造而不能锻造。因材施教,能让学生有效、全面地理解课程的精髓内容。

三、丰富教学手段,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1)加强实践性环节与开阔视野并举。对于以工程背景为基础的“机械基础”,搞好教学实习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实习可以让学生对课程所需冷、热、特种加工建立感性认识。此外,教师也可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详细介绍机械制造领域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各种先进加工方法,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及时了解现代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开展课堂讨论,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机械基础”教学内容知识性、综合性及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开展课堂讨论是其中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善于积极思考的习惯,锻炼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开阔思路、丰富知识,并获得教师的及时鼓励和纠正,使学习充满自信,少走路。

四、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实验能力,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成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连合.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讨[J].河南农业.2013(06).

[2]周琴.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及其策略[J].职业教育,2013(01).

上一篇:基于App Inventor的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初... 下一篇:中国儿童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