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契约催生商品契约

时间:2022-09-27 12:01:14

性契约催生商品契约

摘要:中国契约研究者追溯古代契约起源于商品交易,“性契约”一词的出现表明,历时性视野下的性契约催生了商品契约:性契约为商品契约的产生提供了思维、语言乃至“人” 证的前提,同时孕育了商品契约精神。

关键词:性契约 商品契约

一、性契约与商品契约的内涵

1. 性契约的由来

西方工业革命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女性走向社会,也催生了资产阶级的古典契约理论。 1988年,美国学者卡罗尔•帕特曼在研究新旧契约理论后出版了《性契约》一书,第一次指出:“原始契约既是一个性契约,也是一个社会契约:它是性契约,因为它是男权主义的――亦即这个契约确立了男人对于女人的政治权力;它是性契约,也因为它确立了男人对女人身体的权力1。”至此,西方契约理论才趋于完整,性契约理论凸显:本义指性的契约关系,既有性质上的区别,如婚姻、同性恋等,也有种类上的不同,如习惯法性契约、制度法性契约等。

2.商品契约的内涵

所谓商品契约,一般指人们在社会各种交往及关系中形成的各种经济方面的文字协议或文字认定,这里泛指经济领域内制度法产生前的、可视或有形的交易凭证。据刘云生2研究,古代契约是两个词语,称之“券”、“判”的契和“约”“要”的约,分别由刀、丝书写,不但表达“取于信义”,还有“相互约束”、“立约不悔”的意蕴。与此同时,他认为,伦理是中国古代契约的内驱动力,民间习惯法与官府成文法共同构建的“合情合理”道德观,推动了契约在经济领域的蓬勃发展。而稍后的张传玺3认为,“结绳为约”、“刻木为契”式样的契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二、性契约与商品契约间的思维关系

思维的不断进化是人类步入文明的内在因素,商品契约产生的主因,是先民的思维在长期性契约缔结过程中的复杂化所致。

1.性契约为商品契约提供思维前提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针对“大脑”的黑箱状态、破译大脑机制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思维”活动不再神秘:思维是“想”问题的另一种表述,是人脑接收、加工、输出外界信息的动态过程。

①思维图式是思维图示的飞跃

笼统而言,思维活动可分为思维图示和思维图式两个不同层次的质量互变过程。

思维图示就像一幅局部静态图画,是人脑对外界对象的截面式、最大相似性的组合乃至复制,既是思维图式的一部分,又是人脑进一步加工的前提。如果从人体动作去看,犹如模仿,是人脑处理对象后的表情、手势或肢体的再现。

思维图式,从效果看,复制式的思维图式是数个截面式、最大相似性的思维图示顺次连贯反映,即N个思维图示的动态组合,像胶卷似的可以连贯起来。而组合式的思维图式,由于在思维图示阶段对外界事物相似性的反映出现程度的差异,在相互连接时就会出现扭接,于是,表现在思维图式上,大致出现如实反映或相似反映。表现在肢体动作上,一种是叫人看不明白的笨拙模仿,一种是仿效对象而学会新技能的一个动态过程。

说先民的思维图式是思维图示的一次飞跃,关键在于,如实或相似反映对象已经高出复制,不但是对象若干关键点的链接,而且经由无数次对不同思维图示组合的总结与提炼,人脑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思维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为认识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这就是,尽管外部事物已经变化了,甚至跨种类跨领域跨人群了,但经由大脑的提取、筛选奇异地组合成了大致相同的思维图式。如金文的犬 和戌 ,古埃及文的牛 和曲掌 等等,现代人用不着译文都可一目了然。

②思维图式由性契约向商品契约的飞跃

原始社会的性契约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但思维图式是大致相若的,即由实践中各种性契约缔结样式提取的关键环节,在思维活动中经过剪接,构建起某时某地一男一女沟通“以凸试凹”的几个点。

原始社会早期的商品契约形式 “以物易物”,是先民的思维对长期性契约实践的提炼,是思维图式的跨领域发挥:如果把性契约的缔结过程看作是一对男女围绕一个共同问题在时空差异不大情况下的商讨,那么,商品契约的缔结过程或是单对单或一群对一群,商讨“果子交换谷物”或者“小鸡交换谷物”。

即是说,思维图示与思维图式反映事物的质上的相似、性契约与商品契约两事件质上的相似,是跨部落或跨地域、跨时空或跨人种对相同事物做出大致相若举动的根本原因:从横向上看,就像东方黄皮肤人种的性契约,与西方黑皮肤人种的性契约差别不大;从纵向上看,性契约和商品契约的连接,不但在过程上有着居多的相似,且质上的合意、守信等是一致的,如同人类经历的思维图示--思维图式的复杂化过程,既是先民若干量变到质变的思维积累过程,也是思维能够跨行业、跨人种嫁接成功的根本原因。

2. 性契约为商品契约提供语言前提

先民由性契约模仿商品契约的成功,不仅仅牵涉到思维活动,还牵涉到语言的沟通。

广义的语言是思维的外现,包括文字、口语、身姿语、手语等。狭义的语言指具有一定的形(音)义的符号系统,由声音(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部分构成,是言语的物质存在。当这些语言以观念形式出现时,就表现为口语、身姿语、手语等。原始先民的语言系统以口语、身姿语、手语等为主,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既有特定时期、不同地域的特色,也有共通之处,这是面部表情的挤压动作大多被解读为疼痛、偶尔被解读为喜悦的原因。当这些语言以形态形式出现时,则表现为文字或图像等,在原始社会,刻画符号是先民们的记录物种、数量的方式。

先民是如何将性契约的思维过程转化为语言的?

从思维发生学来看,先民的思维属于行为思维,思维借助于行为本身而存在、又是其后一切思维的母体,其意指和所指都蕴含在长期积累所形成的共识般的行为当中。以动态视角看,先民思维的过程是运用口语、手语、肢体语等显现思维内容和结果的过程,也是设置和破译手语、肢体语等符号的动态过程:性契约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概念,但概念所指的实物寄存于各自身体之中,一方手的指向配合肢体语言共同完成了所指,对方的手语解答了“是”或者“否”的回应;设置和破译概念所蕴含的意指则通过双方常见事物,借助瞬时的行为思维表达,直到双方明了为止。

先民是如何将性契约的沟通模式转化到商品契约上的?

从宏观层面来说,尽管民族间的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组织方式不同,但由于客观世界是基本一致的,大脑机制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标大致是一致的,因而不同主体表达的思维内容是基本相同的,才使得不同语言能够通过翻译,超越了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上的差异和语言符号组织方式下的差异,达到互相交流。

在这样的前提下,以物易物的商品契约,先民的行为思维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发挥着建构和解构的功能,性契约的沟通场景,在这样的场合中被复制或模仿了,手语或指向交易物,肢体语、表情语等或表达意指……

刻划符号式的商品契约,在以物易物的基础上,在思维的长期复杂化中酝酿,如同古代云南傣族人一样,手语、口语并用地表达交换意愿后,将各自交换物的符号及数量的多寡刻画在木片上,交与对方,稍后将各自木片上的实物带到交易地点,予以交付并取回自己的木片。

三、性契约与商品契约的历时关系

1.性契约的生物特性决定商品契约的衍生性

张传玺认为,判书是原始社会末期比较普遍采用的契约形式:土人(傣族)缔约,取一木杖,或方或圆,中分为二,各刻画二三符记于上,每方各执一片,负债人偿还债务后,则将债权人手中所执之半片收回。这是一种有形、可视的实物式契约,应是国家产生前由习惯法主导的商品交易凭证。由此可推知,原始社会文字出现前后,“结绳为约”、“刻木为契”的实物证据式契约是先民“以物易物”交易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国内古代契约研究者所指的是狭义契约,在应用领域上,专指商用契约;在表现形式上,专指实物证据。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追根溯源,古代契约文化是否仅仅建立在商品贸易的基础上?有没有订立契约双方默认或实际上履行了、但无文字或其他形式存留下来的情形?即是说,习惯法意义上的契约源于商品贸易是否经得起拷问?

由此衍生出一个“无形契约”概念,在制度法产生之前,交易双方依据特定时期的特定风俗习惯履行,既包括交易双方的口头协商,也包括了肢体语言的协议。换而言之,在原始社会以物易物交易产生之前,必定有一种无形的非商品契约模式诱发了先民的模仿乃至推广。

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和性都是大事,都关涉到契约:“饮食”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由此产生的交易被称之为商品契约行为,“男女”则解决人类延续问题,多称为“婚姻 ”,本文谓之性契约。是否性契约和商品契约几乎同时发生呢?西方现代哲学家萨特和海洛•庞蒂提出“性与生存共存”命题,似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发生学表明,蒙昧的先民们采摘野果充饥的时候,类似于吃喝本能的性愉悦在那食不能果腹的时代同时发生着。人类繁衍与衣食相伴而生,但只要世界上存在了雌雄两性,建立在性愉悦基础上的男女关系就先于产品交易关系存在;无论是习惯法产生之前,还是成文法产生后,人的生物特性都决定了性愉悦功能先于母子及家庭关系而存在。

2. 性契约的形而下特性决定契约精神的衍生性

刘云生提出:伦理构成契约的本质内涵,契约则是伦理的外在显现。如果追问,古代伦理源于家庭,而母系、父系的家庭伦理有质的差异,时间上,父系源于母系,那么,由性契约构建起的母系时代的家庭伦理如何推动了契约精神的产生?

从历史发生角度看,在尚不具备使用同一种言语的交流能力之时,原始先民依赖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手语、表情语等沟通--男女受类似于吃喝本能的驱使,在生命体线性过程的某个阶段,有了与同类中不同异性的性关系。也许最初处于暴力阶段,违背对方的意愿,曾屡屡出现回击反抗,性契约不能达成。渐渐出现魅力诱惑或献媚诱惑之类,于是,眉目传情成功,易完成--孩子恰恰是性契约的证据。这时,性契约所体现的仅仅是合意精神,孩子的出现表明性契约的诚信精神并未完全实现,因为男人哼着小曲儿走开了。一方面,作为交易约定的一种特殊存在,性契约的实践表现形式并非单一,无论性别个体以商品买卖方式进行的非生殖力活动,还是以非商品买卖进行的生殖力活动,都具有形而下的实在性,都以男女合意为前提、以相互守信为贯彻―--这种契约精神不仅仅表现为现代人理论上对性契约先在性事实的概括性表述,还在于性契约实践的联系功能,先基于易联系了男女,进而基于以家为群体的食物交易联系了男男和女女:性契约成为人与人之间伦理、经济、政治等关系的前提和核心,契约精神由性契约延展到了农业、商业等领域。

另一方面,由母子、母女构建的家庭伦理,在父系时生了质的拓展:在家庭方面,男性借助的联系,篡夺了伦理规则的制定,“父叫子亡、子不得不忘”的强权式新家政伦理出现,卖妻鬻子由是而起,而且即使在今天,离异家庭子女无以得到父亲赡养费的情形还非常普遍;在国政方面,“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伦理由此构建。而男子在性契约中的短暂诚信、短暂公平,在商业领域则演变为利益之下的诚信为表、权势为里。所以,性契约的形而下特性,决定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契约精神。

四、性契约催生商品契约的佐证

1. 原始性契约模式催生母系

如同动物具有口腹之欲,先民也具有性之欲。早期基于生物本能的两性关系处于杂乱状态。立约双方局限于成年两性间,形式自由,可以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可以一对一或一对多。但性契约的混乱因两性特殊的生理构造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结果--繁衍并抚养后代。无疑地,短暂时刻的愉悦对父亲而言,转瞬即逝,养育子女的责任并不能像母亲那样持久。主因在于男性没有“三观”:没有观,没有亲子观,没有家庭责任观。如果说男性没有观,有些武断,原始时代两性都没有观,只因为男性没有观,导致父亲没兴趣知道或根本不懂得如何辨别自己的后代,这两者共同导致了父亲没有家庭责任观,因为人类文明时期才有的“父爱责任”是教化的结果。或者说,成年女性无法推卸掉由悦己产生的责任,不仅原始时代如此,现代社会依然如此。原始人性早熟状态下孩童的依附,足以形成外婆、女儿、外孙和儿子组合的小团体。《吕氏春秋•恃君》言之有理:“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御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避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不惟先有其备而以群聚耶?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利之出于群也。”因而,原始性契约模式及两性生育方面的差异,是母系产生的根本原因。由此产生的家庭关系构建起了原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后世父系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也是由性契约模式的改变开始的。

2. 原始性契约催生商品契约的“人”证

某种程度上说,先民在性契约上的愚昧是商品交易产生的主要原因。原始性契约的开放、混乱和无避孕措施,致使成年女性陷入循环生育链条,人口逐渐增长,人类被迫去扩大食源,种植、养殖逐渐出现了,盈余出现了,最初的堆放浪费了食物,母系女首领抓耳挠腮之下,以物易物出现了:在物产不相同的情况下,女首领们各自带着产物,像当初和陌生男子商谈“以凸试凹”一样,与对方咿咿呀呀比划半天,或带着交换物返回、或原物带回。或许纺织、制陶等产品在交换中与渔猎、制铁等交换方谈不拢,或许曾出现遭劫、说谎等情形,曾出现交易双方的王和王各自出列比划着--那提防暴力抢夺的两队人马就是性契约的辉煌成果嘞。

总之,没有原始男女的性契约关系,就没有种群数量的扩大,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没有可供交换的物产;没有长期缔结性契约的经验,就没有关涉契约的思维图式,就没有合意、守信的契约精神,商品契约也无由出现。性契约成为人类思维进化、生产方式进化、生产关系变迁的核心因素,因而说,性契约催生商品契约。

参考文献:

[1]刘云生.中国古代契约法[M/OL].

.

[2]张传玺.契约史研究--中国古代契约的萌芽.上编.[M/OL].

[3]美. Carol Pateman.《性契约》李朝晖译[M/OL].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版.

[4]郭景龙、郭志族主编.中国思维科学研究报告[M]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

党红梅,女,汉族,1969.9出生于陕西渭南,助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兴趣是女性认识论、女性认识史等

附 注:

本文源自《女性思维方式的演变》,独立成篇时有所增删(《女性思维方式的演变》属广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万字,立项编号09D07,结项证书号:DXXT201134,结项等级:优秀)

1美. Carol Pateman.卡罗尔•帕特曼:《性契约》[M/OL].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5版.

2刘云生:《中国古代契约法》[M/OL]. .. 第一部系统研究我国古代契约法的专著.

3张传玺:《中国古代契约的萌芽》上编《契约史研究》[M/OL]...

4土人(傣族)缔约,取一木杖,或方或圆,中分为二,各刻画二三符记于上,每方各执一片,负债人偿还债务后,则将债权人手中所执之半片收回。转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契约的萌芽》上编《契约史研究》[M/OL].

5指以一夫一妻的合法性、合理性为内涵的男女关系,对其他如合法的嫡庶等级制、现代事实婚姻等,盖以性契约替代,避免陷入多妻、多妾的争论。

上一篇:试论如何防范工程款拖欠的若干法律问题 下一篇:全数字CO2气体保护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