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潜能的属性与大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时间:2022-09-27 11:46:37

论潜能的属性与大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摘 要: 人的潜能的开发伴随人生发展的始终。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潜能的开发,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人的潜能的内涵与属性,并提出了大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潜能 概念 属性 开发路径

人具有潜能,人成长成才的过程,就是不断开发潜能的过程。因此,开发大学生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了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在分析人的潜能的内涵与属性的基础上,对开发大学生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力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人的潜能的概念

潜能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但它绝不是一种古老而形而上学的理念,当代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教师及家长都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人们进行实践和教育的目的就是不断发现人的潜能并实现其潜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这种人类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概括为人的潜能。这种潜能就是人的体能和智能的总和。通俗地说,潜能是指有待于开发的处于挖掘状态的潜伏的一种能力。

潜能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与‘现实’相对。这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用语。潜能指‘可能性的存在’,现实指得到实现的潜能,潜能通过运动转化为现实。如大理石和雕像的关系就是潜能与现实的关系,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即质料加上形式成为具体事物的过程。”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潜能”与“现实”和“质料”与“形式”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对哲学范畴。“质料和形式讲的是事物的构成,潜能和现实则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前者从静态的角度讲,后者则注重于动态的角度。质料要实现自己的形式,必须经历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过程”。到了黑格尔以后,潜能变成了“自在”,潜能的实现变成了“自为”。“从潜能到现实,就是从‘自在’到‘自为’,把自在和自为的两个观念结合起来,我们就得到具体事物的运动”。

心理学家从潜意识的角度研究潜能,认为潜能是潜意识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分为三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主要的,并且潜意识的内容比意识丰富得多,也起着主要的作用。这可以用“海下冰山”来形容,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巨大的冰山是人们未发掘的尚待开发的潜意识,而那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的一角是我们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力,即显能,是极小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学习的能力,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学习者总是渴望发展和学习。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和经验的潜能都能释放出来。

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成果之一是自我意象的发现,其发现者马斯威尔・马尔兹在《心理控制论:让生命充满活力的新途径》中指出:“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副自我蓝图或自我画像,在我们有意识的凝视下,它也许是模糊不清,但它确实存在的,每一个细节都完整无缺。”这种自我意象就是想象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形象。一旦这种自我形象确立后,就变成一种潜在的巨大的推动力,激励人们去实现想象中的自我。从这个角度来看,潜能就是自我意象的能力。

刘奎林认为,潜能是潜在着的机能、技能、智力和能力的意思,大脑的潜能就是与大脑有关的智能、技能、能力的系统整合。因而大脑的潜能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生物性。

由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潜能是一种现在还没有显露出来的,在合适条件下可以被激发的,并对人的其他能力、行为产生重要作用的隐形能力。

二、人的潜能的属性

通过对潜能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潜能有以下属性:

1.人的潜能是不断变化的。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之中,人的潜能也不例外,都处在某种“可能状态”中,它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的发展,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以及文化传统的改变而变化。正因为潜能的变化性,一方面,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及家长应想尽一切办法深入分析各种“可能”的潜能,不仅要创造一定条件帮助学生实现已经拥有的潜能,还要帮助他们获取暂时还没有的潜能,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潜能的变化会造成连锁反应。潜能的实现不是孤立的、毫无关系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即一种潜能的实现影响另一种潜能的实现。原有的潜能实现了,就会激发新的潜能的实现,这样,人的思维变得活跃开阔,因而又诱发更新的潜能实现。

2.人的潜能是能动的。谢弗勒认为,潜能的重构还取决于行动者的能动性的那一方面。行动者的能动性因素,使行动的实施或其他既定结果处于行动者的能力或控制范围之内。假如背景中不存在相关方面确定的阻碍因素,那么在行动者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如果他决定实现某一结果,他就可能会实现。所以,行动者能动性的具备就使具体的条件性预测成为可能。在这种预测中,主动性或努力是分析的核心。行动者能动性的增强提高了其努力的有效性,使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3.潜能具有社会性。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独立性表明人自由的一面,人的社会性则表明人不自由的一面,表明人受他人、社会制约的一面。人与人通过社会关系联结,构成人类社会。每个人都有多种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等等。在每个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以责、权、利为内容相互协作、相互制约。每个人在多种社会关系中受到约束,承担多种社会责任。同理,人的潜能发挥即人的全面发展也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比如,社会环境、组织气氛、生活条件、文化传统、个人经验,以及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等。

三、大学生潜能开发的路径

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潜质,并且成功的种子就埋藏在人自己体内,等待着被唤醒。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之士之所以能成功的奥秘不是他们具有超凡脱俗的本领,而是他们能够探求并开发自己的潜能。人的潜意识深处有着无限的智慧、力量,以及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因此,大学生应努力开发潜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

1.潜能的变化性要求把握学习的关键期。潜能是变化发展的,即每种潜能都处在“可能状态”之中,这就要求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之前,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必须充分认识并具体分析各种“可能状态”的潜能。学习存在关键期。关键期这一概念是由奥地利习性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K・洛伦兹提出来的。他利用人工孵化灰色雁,并日夜观察它由蛋孵化成雁的过程,结果该灰色雁出生后不与伙伴一起行动,而是独自追赶洛伦兹。洛伦兹把这种行为称为“印刻现象”。这种“印刻现象”是一种快速的先天学习,发生在个体生命中一个短暂的关键期。客观刺激只有在这个时期内,印刻才能产生或者最为有效。如果错过了这一阶段,就不容易出现这样的好时机。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有效学习、潜能的实现都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资源,在学习的关键期内尽可能掌握最多的知识。学生本身在确定关键期时起着核心作用,教师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正确认识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关键期,从而适时为学生构建合理而有效的知识框架,起着“扶手架”的帮助作用,从而有利于导航学生的学习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潜能的能动性要求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潜能的能动性概念强调,行动者自己的主动性是保证某一结果实现的关键。大学生的学习尽管受外部条件的限制,但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观起主导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增加学习的自主性成了大学教育的关键。首先,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的。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学习是一个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大学教育较之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最明显的区别是大学教育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学习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其次,增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潜能的能动性要求学生规划各阶段能否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等问题,它突出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即在进行学习活动之前能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安排合理的学习步骤,以及树立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能按照预先的计划如期进行。自控性能规范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从而使学习者不断进取,持之以恒。最后,注重学习的内化。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所接受的信息。若要提高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就要想方设法促使其将环境中其他有效主体支持进一步内化,纳入自己的选择范围。这样,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就成了自身的一部分。

3.潜能的社会性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潜能具有社会性,即学生潜能的发挥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是促进学习的重要途径。在这个世界上,认识自己才是最难的事情,这是因为自我是多层次的,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受到各种外在条件的制约。所以,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我,对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就要恰当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经常和朋友或他人交流,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解别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评价,从而认识客观的自我。在学习中,如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就容易陷入迷惑之中。此外,通过与别人的比较,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有利于明确自己的定位,保持现有的优势,集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提升自我,大学生尤其应重视这一点。由于以前的学习方法不再适用,也不能再依靠老师进行所有学习活动,因此大学生必须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认清自我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必须留心周围同学、朋友,用心审视生命的轨迹(因为追踪历史可以知道现在和未来)来认清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从而不失时机地促进学习。

人的潜能随着人自身的发展及其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学习专业特长、完善自我的重要阶段,因此,大学生应抓住机遇开发潜能,不断提高学习力。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179.

[2]谢庆绵.西方哲学范畴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03,106.

[3]伊斯雷尔.谢弗尔著.石中英,涂元玲译.人脑的潜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61.

[4]刘奎林.人脑潜能的本质特征[J].理论探讨,2003,(6).

[5]余小红.潜能研究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解读人来的潜能[J].现代教育论丛,2007,(9).

上一篇: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 下一篇:关于教育领域分离的若干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