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因素成就优秀班主任

时间:2022-09-27 11:36:18

三种因素成就优秀班主任

幼儿园班主任是幼儿园教师中的优秀群体,但我们看到,每一位班主任的成长速度、发展进程是不一样的:有的很快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有的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沿着“合格—成熟—优秀”的轨迹一路走来;有的却经过多年的努力仍然不能胜任幼儿园班主任的工作。针对这些现象,笔者通过班主任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发现具备以下三种因素,便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调查显示,幼儿园班主任绝大多数是从优秀的教师中产生的,他们或由公开竞聘产生,或由幼儿园领导根据其工作表现直接指派,鲜有一入职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现象发生。在担任班主任之前以配班教师的角色跟从班主任工作一段时间的经历,对其日后是否能成为优秀班主任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从业时间的长短对其能否胜任班主任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调查表明,近97%的班主任教龄在3年以上,许多幼儿园班主任都认为工作3~5年后担任班主任比较理想。因为那时已经积累了关于一日生活流程、教育孩子的方法、教学活动的组织、班级管理和家园工作开展的相关经验,经历了从新手向成熟教师的蜕变过程,对幼儿园的基本规章制度和人文环境有了认同和适应。所以,工作3~5年之后承担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比较理想。

教师在担任班主任之前,能否遇到有经验的班主任“帮”“带”也十分重要。访谈中,一位教师说自己刚到幼儿园工作时,跟着一位老教师做配班教师,从这位老教师身上她学到了如何观察孩子,如何创设区角环境以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成为班主任之后,她就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班级工作中。她认为观察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并用心和孩子进行沟通,为她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另一位班主任谈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表示并不幸运,她没有遇到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带自己,导致自己在承担班主任工作时走了很多弯路,许多事情不知该如何解决,许多困惑找不到答案。

1.与孩子互动的能力

解读孩子的能力对班主任角色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善于与孩子交往互动,必定深受孩子的喜爱,班主任在工作中体验到的成就感也会大大增加。访谈中,一位班主任谈及自己刚当班主任时的困惑。有一次她问一个小女孩:“你多大了?”这个小女孩想了很长时间,憋红了脸,然后用双手的食指,比画了大约10厘米的距离,怯怯地说:“我这么大!”这件事情对这位班主任的影响很大。她后来思考,作为班主任必须全面地了解孩子,不仅能解读孩子的童言稚语,还能通过孩子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另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表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往往听不懂孩子的“语言”,也不善于说孩子能够明了的“语言”,在班主任工作中往往不能判断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否恰当,即使师幼关系亲密时也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显得“度”拿捏得不准。凡此种种,势必会影响到班级的教育氛围和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班主任作为环境创设者、班级管理者等角色的实施。

2.与教师团队的互动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幼儿园班主任每日都要与自己的团队合作、协调和互动。调查表明,分别有51.5%和34.5%的被调查者认为“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形成挑战,2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一位班主任谈到其配班老师时说:“我很会与她们做朋友,但不好意思在工作时对她们提出要求。生活中姐妹情好处,工作关系却不好拿捏,班级工作眼看就不能落实了,很是着急。”另一位年轻班主任说:“我的年纪比较小,可是生活教师却比我大许多,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平等地与她相处。常常是我十分尊敬她,可一到工作分工时我就发怵。”还有一位班主任谈到,自己不能很好地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自己觉得很合理的事情和要求却总是给同事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对此很郁闷。由此可以看出,与教师团队的互动能力也影响着幼儿园班主任的角色实施。

3.与家长群体的互动能力

调查显示,27.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不够大胆。访谈中,一位教师谈到,自己刚担任班主任时甚至不敢看着家长的眼睛讲话,显得非常没有自信。原因是自己班上的家长学历文化层次比较高,成功人士了占很大比例,自己在家长面前找不到自信,不知该如何面对家长开展工作。

另一位班主任谈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次孩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不慎摔倒,后脑勺当即起了一个包,送到医务室经校医检查并无大碍,自己的心里松了一口气,却不知该如何告知家长。从上午一直犹豫至下午家长来接时,眼看实在是不能退避,还是如实相告了。家长得知后非常生气,质问老师为何没有及时告知自己。看到家长的样子她心里也很过意不去,但出口的话却是:“早点知道和现在知道有什么区别?”家长更为恼火了:“我是孩子的家长,有权力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情况!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这件事表明,幼儿园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缺乏法律意识,忽略了家长的感受和知情权,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具体问题时沟通能力较弱,沟通方法欠妥。

许多班主任也表示,自己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心中没数,对家长提出的要求、疑问和意见往往不知如何恰当处理,与家长之间出现矛盾时比较紧张,不知如何解决具体问题。沟通能力的不足,往往使幼儿园班主任在扮演班级协调者角色时力不从心,体验到的更多是消极与无奈,成就感较低。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不仅涉及正常的班级一日生活流程的进行、人员的分工合作,还涉及课程管理、班级整体氛围(班级文化建设)等深层次的管理内容。但在幼儿园班主任的意识中,对管理者角色的认识却更多聚焦于对具体事物的管理,如一日生活、人员、物品等,只有极少数班主任能将自己的班级管理与幼儿园的管理全面联系起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观较薄弱。班级质量应以保教质量为核心,班级管理应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现实工作中,班主任往往缺乏自己是班级课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2.幼儿园班主任将本班级的管理看成是相对封闭的体系。访谈中发现,有一部分班主任很少将本班的工作与本年龄段的工作同步起来,也很少将其与幼儿园的整体工作统一起来。具体表现为班级活动组织随意,对班级内部事务的处理缺乏与幼儿园管理层的沟通与协调。

幼儿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班级工作的预见性、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倾听他人的意见等多个方面,是幼儿园班主任完成角色规范、履行角色义务的重要方面,管理能力强的幼儿园班主任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作者为河南省实验幼儿园保教主任)

(责编 叮 咛)

上一篇:幼儿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研究带来的启示 下一篇:三大步促进家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