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六手翻对练套路

时间:2022-09-27 10:08:48

六手翻是八极拳中短小精悍的对练套路。双方对操手、相互摔打,通过靠、摔、打、截、拿等招法,练习乎快、眼利、劲法和步法等,虽然全套动作不多,但它却体现出了八极拳的独特风格。

此套路对练方法前辈们称之为“官招”(公开的规定动作),练习时需要攻守严密,配合默契,还需要一招一式地拆讲里面暗含的手法。六手翻里包含有很多摔法、反关节拿法、顶法提法、挎法、盘根法、缠顶法、撩阴法等,一个式子能够变化出诸多的击打动作。

前辈们留有六手翻秘诀和交手歌:

六手翻秘诀

远打折缰近打靠,

贯耳挂提有实效。

滚靠封顶谁能料,

上挎起子招法妙。

贯耳翻车平地撂,

悠裆闭肘取中腰。

交手歌

上手

二人操练互换手,

我打你防抬招抖。

四六炮锤奔中走,

左掌往你面门找。

马闩锁把车翻,

绕步圈挎把人摔。

顺步借力把树靠,

挂肘圈挎把人旋。

转背挂耳去找裆,

进步圈挎翻左右。

要防对方下盘树,

手拐就把膝来扣。

下手

六手翻子二人拆,

你打上手我下手。

抓袍捋袖迎面掌,

吃棍埋根拦手摔。

撩手翻车往下盖,

撤步滚顶往裆揣。

反抱关节把羊牵,

回身进步把肘献。

撩手顶提往后转,

缠肘滚背往下钻。

接住对方左圈挎,

盘树记牢下盘穿。

此六手翻有两种不同的练法,下面介绍第一种练法。二人对练时,必须都会上下手的动作,打完一遍后,上下手互换再打一遍。

一、甲、乙共做起势

1.甲乙相距三步左右,并步垂掌自然站立;再双手握拳,由裤缝向前平端提起,两臂与地面平行,拳眼朝上(图1)。

2.两拳变掌,平提起于头上方,再变为掌心向下落至颈后侧(图2)。

3.两掌由耳侧向

下落,掸拂两侧衣襟;接着两臂弯曲上提,双掌由耳根向前水平推出;右手变拳,贴于左掌心处(图3―图4)。

4.两手握拳,屈体下蹲,左足向前迈一步,成四六步;左臂不动,右拳拉回至腰部,双拳拳眼均向上(图5)。

二、甲四六步炮捶,乙捋袖迎面掌

甲上右足成四六步,右拳向前击出,拳眼朝上,左拳变掌,掌指向下,收至右肩旁。乙右手外拨甲右拳;上左足成四六步,落于甲右足后(埋根),右膝向前顶撞甲腿(吃根),同时左手上前向内捋压甲右臂,右手迎甲面推击;甲用左手格挡(图6―图7)。

三、甲拦马闩翻车,乙撩手翻车

乙左手上挑,用手指扣抓甲左肘部,逆时针方向向外横拨下拽摔甲。甲右手顺时针方向拨掉乙左手,顺势向右俯身,以右小腿外拧跪压乙左腿,右手扣住乙左足跟,防止乙抽腿逃脱,同时左手按压乙左胯部,同时用左肩挤撞乙身,乙用右肘向下砸甲后颈(在对练中,为避免伤害,乙可将砸肘改为扇背掌),同时抽撤左腿破解甲的攻势(图8―图9)。

四、甲绕步圈挎,乙滚顶揣裆

甲迅速起身,上左足绕到乙右腿后(埋根),同时身体向左拧转,用腰部带动右臂,由外向里发横力,用右臂的里则横扫乙胸部,运用右圈挎摔乙;左手封挡乙之肘部,防止乙右手揣裆。乙向左转体,用右肩阻挡甲圈挎,同时用右肘滚顶甲胸部,随之右掌向、向外撩打甲裆部(为避免伤害,乙可将揣裆改为用掌拍甲大腿里侧)(图10)。

五、甲顺步靠树,乙反抱牵羊

乙撤右腿,右手顺时针方向缠肘拧压甲右臂,右手掌心向外扣抓甲右手腕,左手掌心向内托抓甲肘部,双手合抱随后腿后撤用力向后下方掳带甲右臂。甲顺势上右腿置于乙左腿后(埋根),同时右肩、腰、胯发力挤靠乙(图11―图12,正面图应是甲乙背身,这里用的是反面)。

六、甲挂肘圈挎,乙滚顶揣裆

乙右掌迎搓甲面部;甲右转体,右臂拨开乙右掌,顺势左手圈挎摔乙,同时右肘下挂封挡乙左肘,防止乙左肘顶胸揣裆。乙右转体,用左肩格挡甲左臂,左肘顶击甲胸,随之左手向下向外撩打甲裆部(图13,仍为反面图,正面图参看图17)。

七、甲转背击裆,乙撩手顶提

乙左转体,左足撤回半步,左手上撩逆时针方向缠绕,把甲左臂挑在身后随之按住甲肘部,同时提右膝撞击甲裆部(为避免伤害,乙提膝撞甲臀部),右肘砸甲后背。甲左转体下俯身躲闪乙肘,左手按压乙膝,右手击乙裆部(图14)。

八、甲拧身圈挎,,乙滚顶揣裆

甲左转体变左弓步,右臂向左横扫乙胸部,圈挎摔乙,同时左手封挡乙之攻势。乙落右足,向左转体,左手扶挡甲右臂,用右肩格挡甲之圈挎,同时右肘滚顶甲胸部,随之右掌向下向外撩打甲档部(图15)。’

九、甲顺步靠树,乙反抱牵羊

乙撤右腿,右手顺时针方向缠肘拧压甲右臂,右手掌心向外扣抓甲右手腕,左手掌心向内托抓甲肘部,双手合抱随右腿后撤用力向后下方掳带甲肘部,双手合抱随右腿后撤用力向后下方掳带甲右臂。甲顺势上右腿置于乙左腿后(埋根),用右肩、腰、胯猛力挤靠乙(图16)。

十、甲挂肘圈挎,乙滚顶揣裆

乙右掌迎搓甲面部;甲右转体,右臂拨开乙右掌,顺势左手圈挎摔乙,同时右肘下挂封挡乙左肘,防止乙左肘顶胸揣裆。乙右转体,用左肩格挡甲左臂,左肘顶甲胸,随之左手向下向外撩打甲的裆部(图17)。

十一、甲扣膝挤靠,乙缠肘滚背

乙左转体成叉步,左臂缠肘逆时针方向上挑甲左臂,左手顺势扣拿甲左臂,右肘滚顶甲肋郎;再往前拥身用右肩挤靠甲,乙左足尖同时外摆扣住甲右足跟(埋根),不让甲腿抽逃;右手下伸至甲右膝外侧,往斜上方抓提甲右膝,用上下的合力摔甲。甲用右手撑挡乙右顶肘,向右下转体用左肩背挤住乙之滚靠,右手按住乙右手不让其上提,同时左手下伸至乙左膝窝处往斜上方抓提乙膝摔乙(图18―图19)。

十二、甲四六步挂手?乙四六步炮捶

乙上右足,右膝往甲;挡里挤撞;右转身撤左足成四六步,同时冲右拳。甲左转身躲开乙右膝,撤左足成四六步,右手向上向外挂拨乙右拳(图20)。

十三、甲、乙共做收势

两人均两手向下用手背掸拂两侧衣襟,接着两臂在体侧上举,掌心过耳高时再内合翻转,掌心向下由胸前徐徐下按,落收至体侧裤缝,掌心向内;同时收回右足并步立正。

八极拳六手翻对练路线圈:

八极拳形劈演练

八极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击方式,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喜爱。八极拳享誉武坛几百年,其形劈乃门中主要的传统套路,此套路特点是动作朴实、简捷,发力刚猛暴烈,擅用大劈、大擂,一招一式都讲究技击效果。因此,此拳被八极门视若珍宝,秘不外传,难见演练者。我在此介绍的形劈拳是恩师李春和先生言传身教的。恩师曾受教于八极拳第六代宗师丁玉林(字文通)先生隔代学艺,他还曾师从八极拳六世宗师强瑞清之四子强毓璋先师以及六世一代宗师吴秀峰之高足、阴阳八极拳创始人赵福江先生,并与多位八极拳名家高手系统地学习了很多八极拳的套路和技击法。为使八极拳拳技免于流失。

现秉承师意,将形劈拳(六大路)献给广大武术爱好者。

形劈拳讲求劈、砸、崩、挑、突、进,放长击远,远劈近靠,以长制短,变短进身。技击时,以六打开、招技击法为导向,劈打技击时,要手眼相随,手脚并用,上打下封,紧逼硬靠,有霸王硬开弓之势。主要打法有:拳打、掌劈、肘顶、肩靠、胯挤,通常体现出了冲、压、劈、砸、贯、蹉、提、缠、盖、撩、拐、刁等技法。腿法踢、钩、踹、踩、跺、碾,要求起腿高不过膝。

演练时,要求头顶、沉肩垂肘、步法以半弓半马步、蹲步、四六步、坡步、转步为主,要求步步紧跟、式式、手随身法起落、以气催力、出手气势n出D出逼人。

预备式:面东背西,并足站立,双膝略曲,双拳下垂拳峰相对,拳心向下、腕内扣,目视身体左侧(图1)。

要领:自然放松,拔顶,闭唇扣齿,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行丹田,足趾抓地,精神饱满。

挑提:左脚向左迈步,右足随之,足面绷起,足尖点于左足内侧,右膝略高于左膝,成右丁步。手随足动,左手略向左划再内旋扣于体前,右拳从体前由下向上挑打。拳眼朝上,目视右拳(图2)。

要领:动作柔中带刚,以转身上步为发力点向前豁挑。

压打:右脚向右后方擦地上步,身体右后转,左腿屈膝贴于右腿内侧;左拳向后、向下翻砸,收于腰间,左拳随式右转成左屈臂立肘右前横截,拳心向内,目视体前(图3)。

要领:右转身要轻柔,右足要含蹬劲。

承上式,随即左脚向前迈一大步,成左弓步,左臂内旋扣压至胸前,右拳随上步从右体侧拧腕向前冲出。目视右拳(图4)。

要领:左足落地要有碾力,冲拳要拧腰顺胯,醒气发力。

粘:身体右后转,双足碾地,右臂后拉屈臂至右腰间,肘尖外现。左足擦地向右后方,右足向前滑进一步,同时右拳自胸前向左上方翻出,拳心向上、重心落于右腿。目视左前(图5)。

要领:左臂翻挎要有反撑转之力,臂不过直。

冲天提:左足前滑步,屈左臂内旋扣于腰间,右拳随即向上冲提,同时,右腿屈膝提起,重心落于左腿,腿略曲,目视前方(图6)。

要领:提拳、提膝力要相合,要有向上的顶力。

砸抱:右上冲拳随即下劈砸,左拳同时变掌迎击右砸拳,后屈臂坠肘,掌心朝外至右肩处。右脚提膝向前踹出,目视体前(图7)。

要领:沉肩下气,蹬踹要力达足跟。

挎:右腿踹出即落地成右弓步,右拳由下向右上方翻挎出,左掌随式下按于腰间。目视右拳(图8)。

要领:右足落地要有跺力,右挎肩臂要有外靠之感。翻挎之手臂不可过直,左手下按肘有外顶之力。

抱肘:身体后坐,重心落于左腿,右拳屈臂向内横击、左手自下而上迎击抱于右肘处,目视前方(图9)。

要领:抱肘要有带、勒、沉坠之力。

搓提:左足微后滑步,右拳成掌,左掌向前右掌随,双手同时向身体右侧捋,右足随即踢出。重心落于:左腿,目视前方(图10)。

要领:右足踢出、足尖内扣,左肩要有靠撞之意。双手抓捋要合力、上下要连贯。

撑捶:右足向右前落步,身体随之拧转,左手上翻收于腰间,右手成拳随足落、拧腰转胯向右前冲出,目视右拳(图11)。

要领:右足落步要碾跺、与左足蹬地成挣力,出臂要松肩松胯。

闭裆式:左足擦地向左撤步,右足随之滑一步,右拳外翻,臂向下回拉,身体拧裹,左掌合击右小臂,右拳扣至裆侧,目视右体侧(图12)o

要领:闭裆式要打出崩、炸、沉坠之力。

压打:右足滑步前行再向右转,左足随之跟提,右手成掌向右外划弧,收至右腰间,左臂屈肘向前横截,目视体前(图13)。

承上式,左足擦地滑步向前一步,成弓步,左臂内扣下旋压于胸前,右拳即经左臂上向前冲出,目视朽拳(图14)。

要领:转身要有缠劲,后足蹬地要有前拥之力。

上一篇:梅花螳螂拳探源 下一篇:攻城拔寨赁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