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教师自我培训策略

时间:2022-09-27 07:36:34

薄弱学校教师自我培训策略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不仅是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尤其是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发展缓慢等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我们以坚定的信念、满腔的热情去探索教师成长的方式与途径,切切实实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鉴此,笔者结合本校这两年加强教师自我培训的实践操作情况,仅围绕着“主题探索”这个话题,谈谈笔者对“教师成长”这一永恒命题的思考。

一、基于自培,明确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个永恒的话题,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这里论述的“主题探索”,就是学校引导教师针对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每年设计一个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课题式”的探索,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经过实践检验和真正内化的专业知识。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经历“问题中生成、主题里探索、课题内研究、课堂上展示”四个环节,而且又因为是教师自我培训,且每年只研究一个主题,因此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二、因人制宜,合理设计

1.在实践经验中寻找生长点——培养“入格期教师”

教师每天的教学行为都是一种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体验、感悟和理性思考,就是宝贵的经验。当然,这些经验需要进行总结、提炼、表述,才可以使教师在经验中寻找生长点的目的。尤其是新教师,正处于“入格期”阶段,对课堂教学以及班级日常管理都十分陌生。这时候,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再指导他们从成因分析入手,根据自身实际设计探索主题。

2.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指导“合格期教师”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他们能运用经验当即解决,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历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才能寻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点。特别是处于“合格期”的教师,正是对教育教学展开探索的起始阶段,学校更需要关怀呵护,多加引领,使他们在具体教学问题面前不会茫然无措,而是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教学经验。

3.在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引领“升格期教师”

随着教师进入“升格期”以来,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个时候,学校就需要启迪他们着眼于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自身专业优势为基础,切合时代主题寻找自身专业与时展的挂钩点,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4.与研究比较中寻找空白点——启迪“风格期教师”

“风格期”教师自身理论与教学能力都相对较完善,既能追溯宏观的教育教学理论,又能着眼于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他们具备创新精神,视解决他人没有涉及和解决的问题为有价值因素。也正因为如此,学校就需启迪这些老师去基于同类研究的了解和比较,选择与不同研究角度和侧面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

三、途径多样,切实操作

1.课题为引,实践为证

好的主题还需要教师付诸实践,课题研究是老师们比较推崇的一种方式。事实上,一个课题的研究必然要经历“理论设计—方案论证—实践检验与修正—成果总结与提升”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助推作用。因此,可以说有了课题,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有了着落,学生的年度发展目标也有了方向。

2.团队协作,研课磨课

如果说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理论发展的话,那研课磨课就实实在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有句话说得好,“辛苦一阵子,快乐一辈子”。这就犹如蛹变成蝶,只有经历在丝茧中的不懈奋斗,完成质的嬗变,才可能有振翅飞舞的一天。

3.自培交流,专业引领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必要的专业引领能极大助推教师成长,使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业务能力。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加大教师自培力度,以“自培、交流、评比”为途径,内强专业素质,打造一支技精、艺深的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始终认为一个明确的主题,再经过科学探索与及时总结,就可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当然,每位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途径:可能是研课磨课,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可能是师徒结对,在师傅的引领下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也可能是专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内化、不断收获。然而,不论何种专业发展方式,都需我们在这三尺讲台上不断钻研与超越,努力为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待到丰收时,让他们粒粒饱满,颗颗归仓。

参考文献:

[1]罗海青:以校为本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3)

[2]刘东平: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5)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上一篇:“为长者折枝”析疑 下一篇: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