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灭菌效果的比较

时间:2022-09-27 07:21:03

3种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灭菌效果的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低温灭菌技术的特点和不足,规范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方法 比较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和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各40例应用的灭菌效果、灭菌时间、安全程度和操作要求。结果3种灭菌方法都100%合格,比起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和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具有灭菌时间短、安全、无毒的优点。结论 环氧乙烷作为一种高效的灭菌剂,有专门针对的国际标准ISO 11138-2来提供灭菌物品的安全保证,可以作为低温灭菌技术的首选。

[关键词] 低温灭菌;消毒供应室;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

[中图分类号] R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7(c)-0060-02

低温灭菌技术是在解决不能应用高温灭菌方法的医疗器械的灭菌需求上发展起来的,是医院消毒供应室必需具备的灭菌项目。目前医院供应室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有: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已烷低温灭菌法、低温甲醛低温灭菌法、过氧乙酸低温灭菌方法等[1]。各种低温灭菌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应用范围,该文主要对该院消毒供应室从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的120次(件)消毒灭菌物品进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和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的灭菌效果、灭菌时间、安全程度和操作要求进行对比研究来探讨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消毒供应室120次(件)消毒灭菌物品,其中40例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灭菌,40例使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灭菌,40例使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该院消毒供应室于2007年取消此灭菌方法,在此仅用于灭菌效果的比较)。灭菌的器械包括各类腔镜、金属或非金属制品等手术器械,灭菌方法的选择均符合其各灭菌方法的适用范围,所有操作流程均符合规范要求,各灭菌方法在该研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将使用后器械进行分拣,拆卸到最小单位,流动水下初步清洗后放入1∶200~1∶400多酶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浸泡、超声清洗10 min,然后用各种合适的毛刷在流动水下刷洗器械(注意不易清洗的部位如内壁、弯曲、关节部位的刷净,管腔器械内壁用毛刷刷洗后,高压水枪冲洗),最后纯净水或软水进行漂洗,消毒干燥后用专用包装盒或包装袋包装好,放入灭菌炉内,注意物品摆放的位置和间距[2],启动设备后根据灭菌器械的大小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循环时间。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灭菌前的准备按上述方法进行,之后将灭菌器械用专用包装袋包装后置入环氧乙烷灭菌炉内,整个灭菌流程需时间为8~12 h。

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前的准备同上,干燥后置于2%戊二醛内浸泡10 h。

1.3 评价标准

用无菌棉签在灭菌后的器械表面、内壁等不同部位涂抹数次后接种在无菌培养试管内,接种后立即送检验科培养,计算活菌数目。对管腔器械可以用无菌注射液抽取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活检口注入,再用无菌试管收集送检验科检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4.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3种灭菌方法效果对比

3种灭菌方法无菌检测合格率都是100%,无一例有细菌污染。见表1。

表1 3种灭菌方法检测结果对比

2.2 3种灭菌方法灭菌时间、安全程度对比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灭菌时间是55 min,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灭菌时间是8~12 h,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时间是10 h,3种灭菌方法的事故率分别为0%、2.5%、5%,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和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与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相比较,χ2值分别是2.58和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3种灭菌方法灭菌时间、安全程度对比

3 讨论

在抗生素滥用的背景下,医院感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临床上造成院内感染的原因主要就是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3]。医院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医院大部分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而且经其处理的医疗器械和敷料多数是供临床科室共同使用的,因此其消毒灭菌彻不彻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目前各种腔镜和内镜附件成为医院消毒供应室常见的灭菌器械,因为其具有不耐高温的特点,低温灭菌技术就成了唯一选择。低温灭菌技术具有灭菌温度低和操作简单的优点,一般灭菌的温度都在40~60 ℃之间,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和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作为经常使用的低温灭菌技术,各有其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4]。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烷化剂的功能来破坏细菌的DNA达到灭菌目的,其适用的灭菌器械比较广泛,穿透性很强: 没有管腔长度,形状,大小的限制,对器械没有腐蚀,可以灭菌结构复杂的物品,包装材料可选范围广,装载率高。完善的监测手段,最快的生物监测4 h。但灭菌时间长、气体毒性大、通气时间不足时易残留等给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尤其是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平时工作时要注意气体泄漏的防护。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是利用强氧化的羟自由基达到破坏微生物细胞机构,从而杀死细菌的目的,它具有灭菌时间短、物品周转快、无毒无害、安全环保、没有安装要求,不需要安装通风管道。但穿透性差,对器械的管腔长度、管腔大小、器械的材质有严格的限制;成本昂贵;灭菌时器械需绝对干燥、不能上油等。

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是应用戊二醛浸泡液的杀菌作用达到灭菌的目的,在平时使用时,因为它的有效时间仅为14 d,反复使用容易失效,要特别注意它的浓度稀释和器械上的残留带来的危害,戊二醛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对手术器械也有腐蚀作用,工作时要注意防护,应每天测量灭菌液的浓度,眼科器械应避免使用这种方法[5]。有研究显示[6],邻苯二甲醛作为一种新兴的灭菌剂,在未来有可能取代戊二醛的地位,因为它具有毒性小、腐蚀轻、消毒浓度小的优点,可以完全避免戊二醛的不足。

灭菌技术的合理选择不仅仅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唯一方法,还与消毒供应室的合理管理、监测制度的落实有着密切联系,掌握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避免更多的人为操作的失误。

在该研究中,通过对3种灭菌方法的对比,结果显示3种灭菌方法的合格率都是100%,都能适用于临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因为其灭菌时间短、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等比起其他两种方法能较快满足手术器械的周转,但对需灭菌的器械、物品有一定的限制性。而环氧乙烷有几十年使用经验, 几乎可用于所有医疗用品的灭菌。全程负压灭菌、门锁联动保险装置,内含式独立EO气罐,避免操作人员接触EO。

综上所述,环氧乙烷作为一种高效的灭菌剂,有专门针对的国际标准ISO 11138-2来提供灭菌物品的安全保证,可以作为低温灭菌技术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王秀清,刘伟荣,李淑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5):93-94.

[2] 张流波,张剑,沈瑾.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及其定量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 2012,12(7):18-19.

[3] 黄丽,王岸冰,陈丽燕.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在手术室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9(12):112-113.

[4] 陈幼琼,方茜,罗梅梅.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技术在手术室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26(3):274-275.

[5] 屈桂超,张英利,肖秋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问题与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4):767-768.

[6] 张正寿,黄靖雄.合理使用低温来菌资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179-2180.

(收稿日期:2013-06-15)

上一篇:拯救“机器人”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