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兰D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疗效比较

时间:2022-10-19 11:41:44

[摘要] 目的 探讨西地兰D同胺碘酮分别独立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用入住该院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患者46例,将其随即均匀分成两组,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案的前提下,治疗组加用西地兰D,对照组加用胺碘酮。对两组患者24 h后房颤转复率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23例治疗组患者中有15例房颤情况为显效,占65.2%,6例有效,占26.1%,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9例显效,占39.1%,有效5例,占21.8%,总有效率为60.9%。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56.5%。治疗组无论在房颤情况亦或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注射西地兰D同静脉注射胺碘酮相比,治疗迅速,有效率高,因此西地兰D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药物,可以推广至相关临床中。

[关键词] 西地兰D;胺碘酮;快速型心房纤颤;急性左心衰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7(c)-0095-02

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之一,它的发病凶猛,如若不能得到及时医治,通常在极短时间内便可夺走患者的生命,因此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愈来愈得到广大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的重视[1]。为探讨西地兰D同胺碘酮分别独立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效果,该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对46例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两种救治方案,其中静脉注射西地兰D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入住该院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患者46例,患者全部符合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标准,左心功能为Ⅳ级。将46例患者随即均匀分成两组,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14例,女9例,年龄范围在50~76岁,平均年龄64.6岁,9例患有冠心病,5例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患有扩张型心肌病,3例患有肺源性心脏病,2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15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范围在51~77岁,平均年龄64.9岁,8例患有冠心病,5例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患有扩张型心肌病,4例患有肺源性心脏病,2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案,即:半坐卧位、吸氧、镇静、利尿、血管扩张剂以及ACEI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西地兰D,若1周内患者用过洋地黄,那么静脉注射西地兰D的量为每次0.2 mg,若未用过洋地黄,则给予0.4~0.8 mg西地兰D,将其注入5%的葡萄糖溶液10~20 mL中,静脉滴注,之后每2~4 h注入0.2~0.4 mg西地兰D,总量保持在1~1.6 mg范围内。对照组加用胺碘酮,第1次剂量为150 mg,10 min内静脉缓慢推注,之后0.5~1 mg/min静脉持续滴注,24 h总量不可超出2000 mg。

1.3 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24 h后房颤转复率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1.4 疗效判断标准

快速心房纤缠的疗效判定为:心电监护或者心电图显示,房颤变成窦性心律,心室率20次/min为有效;房颤没有变成窦性心律,心室率没有下降为无效[2]。

心功能疗效判定为:心功能纠正至1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到3级以上,可是没有达到心功能1级为有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房颤疗效对比

两组房颤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房颤疗效对比[n(%)]

2.2 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经统计学统计,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现如今,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都是用来控制快速型心房纤颤的心室率药物。由于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因此对于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快速型心房纤颤是受到极大限制的[4]。西地兰D属于洋地黄类,是一种快速强心药,西地兰D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可以使心肌收缩能力加强;②使心率以及传导速度减慢;③不但作用快且蓄积性较小,因此对于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效果十分显著[5]。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无论在房颤情况亦或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针对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静脉注射西地兰D同静脉注射胺碘酮相比,不但治疗更加及时迅速,有效率还远远高于对方,因此针对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西地兰D是更为有效的药物。

综上所述,西地兰D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药物,可以推广至相关临床中。

[参考文献]

[1] 韩雪英.急性左心衰竭149例急救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6):35-37.

[2] 李新法,闫志见,李喜云.急性左心衰院前救治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4):28-30.

[3] 汪芳,李一石.胺碘酮的临床药理及应用进展[J].中国医刊,2006,41(2):27-32.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768-778.

[5] 严志勇.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3):55-59.

(收稿日期:2013-04-03)

上一篇: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探讨 下一篇:拯救“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