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委供气事故应急预案

时间:2022-09-27 06:58:34

镇委供气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供气事故应急处置运行机制,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供气事故,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供气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县燃气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市燃气管理办法》、《省燃气管理条例》、《省城市供气事故应急预案》、《市供气事故应急预案》、《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供气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1.4.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明确各级相关部门、燃气企业、咨询机构等职责,依法确定应急工作程序,更有效地处置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

1.4.2统筹安排、协调配合

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之下,县公用事业管理局为牵头部门,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

1.4.3分级管理、分区负责

〃立县人民政府、县公用事业管理局两级应急机构、分级管理的燃气安全保障与应急体系。根据突发事故的影响、人口、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级别后,按照分级启动的原则启动相应预案,并落实供气事故应急责任机制。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2.1.1县人民政府设立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协管副县级领导、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局、县电力公司、县电力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消防大队、县交警大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民政局、县各通信部门、县环保局、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县各保险公司、燃气供应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2.1.2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县公用事业管理局,由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1.3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专家工作组,作为指挥部的咨询机构,专家工作组组成:

专家工作组由城市供气设施的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2.1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职责

(1)研究决定全县供气事故应急救援的有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本预案;

(2)指导、指挥和协调全县供气事故和跨县的供气事故的处置;

(3)拟定全县供气事故应急预案,总结部署全县年度供气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4)对相关供气事故应急处置做出决策,下达指令,视情向市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5)组织、协调或视情况派出指导组对事故发生地区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直接指导和支援;

(6)组织供气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7)负责供气事故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

(8)根据应急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处置效果,及时调整应急处置行动或适时宣布应急结束;

(9)负责重大供气事故应急处置的新闻;

(10)指导重大供气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11)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及时恢复供气,保障用户需要;

(12)指导燃气企业建立供气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其经费由县财政应急专项经费安排。

2.2.2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与应急机构中相关部门的联系,了解最新信息,并及时向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和市供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汇报;

(2)编制预防供气事故的有关文件;

(3)指挥专业抢险队伍开展城市燃气设施的应急检修、抢险、修复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4)编制审查本县供气事故的信息报道稿件,并报送县人民政府;

(5)根据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组织、协调与应急救援工作相关的通讯、交通、物资保障等工作;

(6)负责落实燃气供应保障工作。

2.2.3各成员单位职责

县公用事业管理局:承担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监测、接收供气事故报警、预测信息,做好供气事故发展动态后续报告;协调全县供气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组织开展供气事故调查工作。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协调供气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参与供气事故调查处理。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和指挥医疗救援队伍开展供气事故伤员抢救工作,及时向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紧急调派医务人员、医药物资、医疗设备,协调使用急救场所。

县电力公司、县电力局:负责电力保障工作。

各通信部门:负责通信保障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做好供气事故现场保护、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工作,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保障供气事故应急处置资金,并监督使用。

县消防大队:负责组织实施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和灭火工作。

县交警大队:负责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工作。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参与供气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因特种设备及压力容器、管道引发的供气事故的调查处理。

县民政局:负责事故受害人员生活救助和接受社会捐助等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现场环境污染的监测处理,预防次生环境污染。

各保险公司:负责开展供气事故保险理赔工作。

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信息工作。

燃气供应公司:负责所属燃气网点的应急协调及燃气供应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本辖区的救援力量做好先期处置工作,主要做好现场保护、伤员急救、社会稳定、信息报告和危险源控制等工作。

2.2.4专家工作组的主要职责

(1)参加县供气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

(2)应急响应时,按照县供气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到指定地点集结,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

(3)参与重大事故评估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

(4)受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指派,对事故发生地实施技术支援。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全县供气事故信息进行接收、监控、存储、常规分析处理、事故信息跟踪,并负责对发生在县外但对我县城市燃气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信息收集与传报。

燃气企业及用户发现燃气隐患后应立即上报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和早期发现的隐患进行核实、分析、评估,必要时组织专家、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后认为引发供气事故可能性很大的,应在1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县人民政府按规定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电话。

3.2预警预防行动

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强化城市燃气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早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达到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效果。建立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可能导致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发生的因素,及时通报,并督促立即整改到位。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落实燃气供气单位、主管人员安全防范责任制。

3.3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潜在危险程度和可能的发展趋势,预警级别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I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预警级别的具体等级划分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预警级别的确定主体:一般预警由县人民政府确定;较重预警由市人民政府确定;严重预警、特别严重预警报请省人民政府确定。

3.4预警解除

根据事情发展动态和处置情况,由分级预警命令的政府决定并解除预警。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分级

按供气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四级。

一般事故(Ⅳ级),是指造成人员死亡1人至2人,或造成1万户以下用户连续停止供气24小时以上的,或供气企业库存低于7天的正常需求,且储备量只有正常需求的80%,预计持续时间为10天以上的。

∠重事故(Ⅲ级),是指造成人员死亡3人至9人,或造成1万户以上2万户以下用户连续停气24小时以上的。或供气企业库存低于5天的正常需求,且储备量只有正常需求的60%,预计持续时间为15天以上的。

严重事故(Ⅱ级),是指造成人员死亡10人至29人,或造成2万户以上3万户以下用户连续停气24小时。或供气企业库存低于3天的正常需求,且储备量只有正常需求的40%,预计持续时间为20天以上的。

特别严重事故(I级),是指造成人员死亡30人以上,或造成3万户用户及以上连续停气24小时以上的。或供气企业库存低于2天的正常需求,且储备量只有正常需求的20%,预计持续时间为30天以上的。

4.2应急响应行动

4.2.1一般(Ⅳ)级响应

一般供气事故发生后,事发地乡镇应快速反应,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先期处置工作,并立即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本预案,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与成员单位立即进入应急状态,主要领导迅速到岗到位,组织实施统一指挥,主要做好以下应急处置工作:

(1)组织营救和救治伤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2)迅速消除供气事故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加强巡逻、维持社会治安;

(3)针对供气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终止可能导致损害扩大的活动;

(4)对现秤强监测,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发生;抢修被损坏的基础设施,提供生活必需品和临时避难场所等;

(5)及时将应急救援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市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

(6)当县级应急力量不足时,由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请求市供气应急指挥部组织力量,实施支援;

(7)在县内供气不足时,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立即向上级燃气主管部门和市供气应急指挥部汇报,争取支持,全力调度气源尽快恢复正常供气。

4.2.2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响应

发生Ⅲ级、Ⅱ级、Ⅰ级供气事故后,立即启动县本级预案,县人民政府采取Ⅳ级响应措施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同时立即上报市、省人民政府,请求启动高级别预案,且服从市、省指挥部指挥。

4.3信息报送和处理

县公用事业管理局会同县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供气事故报告系统,包括:供气事故的专项信息系统,信息报告和通报系统,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信息采集和报送系统等。县有关部门、县公用事业管理局按照供气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主动监测,及时报告。

4.3.1信息报告

供气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报后,立即向当地乡镇、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单位)报告,当地乡镇、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县人民政府接报后1小时内报市人民政府。

4.3.2报告内容

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供气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原因初步判断、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供气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报告供气事故的简要经过。

∽段报告:既要报告供气事故发生的新情况,又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供气事故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发生原因等情况。

总结报告:包括供气事故鉴定结论、供气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供气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今后对供气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4应急人员及群众安全

参加供气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备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处置供气事故现场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根据供气事故发生情况和应急救援需要,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确定城市供气事故周围居民和群众的疏散范围,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

4.5信息

供气事故信息遵循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由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宣传部门按有关规定,做好供气事故信息工作。

4.6应急结束

供气事故危险因素消除,供气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完成后,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确认无次生、衍生、耦合灾害发生时,提出应急响应结束的建议,报县人民政府,由县人民政府决定应急响应结束。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应急响应终止后,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供气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受灾人员,尽快恢复正常供气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5.2社会救助

供气安全事故发生后,县民政部门负责管理社会各界捐赠活动,造成供气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员给予赔偿。保险机构依法做好有关定损、理赔工作。

5.3分析评估

发生供气安全事故后,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会同相关部门单位成立调查组,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事故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并对应急处置工作予以评估。

6.保障措施

6.1信息与通信保障

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建立包括相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组的通讯录,要定期更新。县通信部门应保障供气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信畅通。

6.2医疗卫生保障

县卫生局建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提供事故医疗救治,制定医疗卫生队伍调动方案。

6.3资金保障

县财政局为县供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6.4队伍保障

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的专业救援人员、专家参加城市供气事故处置。

6.5物资保障

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包括供气经营企业)应保障供气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备等应急物资储备,提供供气事故应急救援物资。

7.监督管理

7.1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

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其成员单位应加强对供气安全事故的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贯彻、培训和演练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应变能力,每年组织一次供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救援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7.2监督检查

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县直有关部门对本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7.3奖励与惩罚

对县供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积极履行职责、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渎职、失职造成严重后果和损失的,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附则

8.1预案管理与更新

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8.2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县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8.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强化地方林业投资体制革新 下一篇:村镇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意见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