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9-27 06:15:02

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摘要]应收账款实际上是一种商业信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扩大企业产品销量,增加销售收入,但也给企业资金的回收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企业应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并研究制定相应对策,以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信用 应收账款 风险 对策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经营的过程中,在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应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是因赊销产品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种主要流动资产,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为了维稳销售管道、扩大产品的销路、增加收入、减少库存,经常需要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从而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应收账款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1.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影响。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了企业流动资金被不合理的占用,可能会影响到商品的顺利流通,进而影响到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企业在对产品赊销时,发出存货,而货款不能收回,对逾期不返款的客户如不采取相应措施,会引起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影响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企业资金短缺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与开支,如应收账款长期被占用,不但会影响资金周转与有效利用,也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和因此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果应收账款最终变成坏账,企业会遭受到更大的经济损失。

2. 应收账款渲染了企业的经营成果,会使企业存在亏损的可能。企业应收账款如果大量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可能会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就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却不能正常进行评估。

3.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的损失。从账务处理方面来看,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了收入,增加了利润,但企业的现金流入却没有增加,而企业又不得不垫付资金缴纳各种税费,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企业在应收账款中被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要加速周转,以得到回报,但因应收账款,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变大,致使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这样被占用的资金也就丧失了时间价值即失去了赢利的机会,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对应收账款风险所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企业对应收账款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他们只注重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缺乏对理财的经验和意识。企业经营者认为应收账款是财务人员的事,与企业的经营没有关系,甚至有的企业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也是置之不理,不去管理也不清收。

2.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有些企业缺少相应的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不健全,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对损失的应收账款也无法追究责任;有些企业虽制定了应收账款的规章制度,但却不能按其执行,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日常管理工作不细致,清欠力度不够,方法少,手段单一;有些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为了扩大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事先没有对付款人资信情况进行了解,盲目赊销,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

3.有些企业缺少诚信观念,故意拖欠应收账款,企业应建立一完整实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客户的诚信情况做好调查。

4.企业的产品质量因素。有些企业销售的商品价高质差,规格不能完全符合客户的要求,客户购买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从而导致客户延期付款,甚至拒付。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对策

1.企业经营者及相关人员要重视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明确分工。企业要加强学习和宣传,在追求企业效益的同时,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把降低应收账款,预防经营风险,作为企业的常规工作。

企业各部门之间要有整体发展观念,加强协作,制定应收账款的相关制度,使全体员工协调一致,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有效的推动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具休工作落实到个人,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好应收账款的清欠、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

2.建立具体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考核评定体系。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建立完善具体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信用政策,制定并落实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是做好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

企业应当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销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效绩指标考核体系。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3.建立销售及回款责任制。企业应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防销售人员片面追求销售业绩而无回款,应以实际收到的货款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企业中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始至终全程负责,这样销售人员才能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回收的进程,从而减少坏账损失。

4.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政策。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可以为企业争得更多客户,提高产品销量;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定期计算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平均收款期和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及坏账损失率等指标,来衡量应收账款的风险,估算潜在的风险损失和应收收款价值,从而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及现金折扣政策。

5.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的催收工作,把货款回收列入企事业重要的一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努力探寻货款回收的新方法。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收账款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做好应收账款的防范措施,把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争取将坏账降到最低,以利于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颖.企业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及管理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2]刘佃英.浅谈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现代商业.2011.26

上一篇:对完善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会计失真的原因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