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妈妈”,对孩子的爱别“晚归”

时间:2022-09-27 06:03:03

上班一族的“职场妈妈”为了应付忙碌的工作,常常不得不晚归。准时下班回家陪孩子吃饭、玩游戏、临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等,对于她们来说成了不敢奢望的事情。“晚归”引发的亲子和工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那么,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其实只要用心寻找,答案并不难发现。

于佳的故事

于佳从事的是美术设计工作,忙的时候常常为了一个项目连夜加班,使她对年幼的女儿时常心怀愧疚。于佳曾经想过辞职做全职妈妈,但这样就意味着家庭收入下降,何况在职场打拼了这么多年,要放弃自己的事业,于佳的确舍不得,所以一直都为不能多陪陪孩子而烦恼。

不过,在这两年的努力探索中,于佳积累了一些不错的方法。比如,如果预计当天会加班到很晚,她就会在早晨出门之前画一张小图片,藏在女儿的枕头底下或玩具中,等晚上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于佳就打电话,让女儿把图片找出来。现在,随着女儿识字的渐渐增多,于佳还不时在图片上写一两行简单的文字,让女儿知道,妈妈虽然不能回家陪她,但永远牵挂她!

以下几个妙法,可弥补晚归妈妈的遗憾:

不妨把周末变成“亲子日”

法定休息时间是职场妈妈与孩子交流、增进感情的最好时机,如果没有特殊事情,应该把这段时间留给孩子,弥补平时缺失的母子交流和沟通。也许你还想利用闲暇时间逛街、买东西或跟朋友聚会,如果情况允许,不妨带上孩子。虽然这样做会增加一些麻烦,但从长远角度看,对你和孩子还是利大于弊。想想看,你们在外面共同遇到的人和事,不正是你们交流的大好契机吗?而且假日是孩子们接触自然的大好时光,郊游、野餐,这些都有助于亲子之间增进感情。

在工作中找到与孩子的连接点

很多职场妈妈都认为工作时不能想孩子,跟孩子在一起就无法工作。其实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一位做童装设计的职业女性,多次从女儿信手涂鸦的图画中获得灵感,完成了很多童装的装饰图案,她把自己设计的成品拿回来送给女儿,让女儿知道她对妈妈的工作起了多大的作用。这样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和创作欲望,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即使妈妈因为工作不能陪在她身边,她们的心也是连在一起的,自己并没有被妈妈冷落。

借助外力弥补不在的空缺

人不在,但要让孩子感觉你总在身边。可以仔细观察孩子的心理和需要,给孩子一些意外的惊喜。比如在早晨出门前,给孩子留一张字条或图片,留一段电话录音,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和挂念;若孩子喜欢看动画片,不妨买一些最新的碟片放在家中的某个角落,在加班时打电话叫他把动画片找出来……这些事情并不会花费你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却能让孩子明白你时刻都在牵挂他,始终尽心尽力地呵护关爱着他。

给孩子讲一些简单易懂的道理

大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有经济收入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这个道理对成人是不言而喻的,对孩子也能阐述明白。如果你的孩子已是4岁以上,就不妨把这些道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给他听。别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理解领悟能力常常超出大人的预期。妈妈的真诚表白,至少可以缓解晚归带给孩子的郁闷和烦躁,而且你努力工作的事实对孩子更是最好的教育。

把和孩子的沟通延续到你不在的时间

不要以为交流和沟通只有面对面时才能进行,只要开动脑筋,发挥你的想像力,即使不在孩子身边,你也能找到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比如在你们讨论一个话题的时候,可以留一个未决的悬念,并给孩子一些启发,让孩子趁你不在的时候把这个答案做出来;也可以把你们一起完成的拼图打乱,让孩子在你晚上加班时独自重新拼装……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它们不仅能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即使妈妈不在身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和妈妈有密切关系。

上一篇:你在孩子心中播下了怎样的种子 下一篇:一本从两头往中间读的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