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

时间:2022-09-27 05:33:19

【摘要】 作文教学中教师最头痛的是学生写不出感人篇章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积累素材的欠缺,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有学生对众多的写作材料不会取舍,也有学生不会巧妙安排文章结构,也有学生不会恰当运用描写方法等。本文从作文教学中描写的技巧来谈谈怎样引导学生把人物写得鲜活起来。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描写技巧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30-01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同感,学生写的作文往往不生动,不形象,内容贫乏枯燥,读来不感兴趣,没新鲜感,表达主题缺乏新意,语句缺乏表现力。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积累素材的欠缺,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有学生对众多的写作材料不会取舍,也有学生不会巧妙安排文章结构,也有学生不会恰当运用描写方法等。众多原因本文不去一一叙说,只从作文教学中人物描写的技巧去谈谈自已的看法。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描写方法去把人物写得鲜活呢?

1 描写要多角度、全方位

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不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表现出来,常常需要借住于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等表现,才能较为完整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因此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抓住他(她)最能反应这个人物“言”和“行”去写。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这个人物形象。小说细腻地描写了他的言谈、神态和举止,从而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开始时是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会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期盼之情跃然纸上。可当于勒真的出现在眼前时,你看菲利普的神态:“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急剧变化的心理。就连动作也格外不同寻常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里的动作、神态描写构画出菲利普猛然见到于勒内心的局促不安和惊恐。小说通过几种方法的描写,就把菲利普典型的小市民形像跃然纸上。他虚荣势力、贪婪自私,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一心想爬到上流社会。这就决定了他待人处世的态度:一切以金钱为转移。又如:《故乡》中杨二嫂这个人物她也是通过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来表现的。肖像描写: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准确写出了杨二嫂外貌特征――两条纤细的腿站立如圆规。语言描写:“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这里表现了杨二嫂语言的尖酸刻薄。动作描写:“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介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已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这里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杨二嫂贪婪自私,而又嫁祸他人的恶劣品质。小说成功地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等几种手法把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貌,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在艰辛生活的折磨下变得自私、贪婪、势力、泼悍,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由此可见,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需要从不同方面去描写。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人物的衣着外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秉性习惯,职业背景,生活阅历等,了解他(她)的内心世界,找出最能概括人物特征的东西,综合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去表现人物思想和品格。

2 描写要细致

从教多年来,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空洞、无味,人物脸谱化,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显得干瘪乏味,缺乏感染力。怎样让人物鲜活起来,产生感染力呢?那就要在文章的细微处下功夫,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的细小环节。细节描写,是指“用画龙点睛”的方法,对人物、景物或场面进行描写。但细致描写并不是一一俱到,要抓住最能反应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东西去写。如:《一面》中“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有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坚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作者抓住人物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加以描写,虽然淡淡的几笔,却刻画了鲁迅外形瘦弱而精神瞿铄、意志顽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性格。

3 描写要真切、动人

所谓真切就是描写人物要符合生活实际。这不是说描写人物不能虚构,而是说所描写的人物必须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让所描写的人物读者读来感到亲切、深受感动。如《我的老师》中“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这里就真切如实地反应一个孩子对老师的依恋和难舍难分,出自一个孩子的肺腑之言。读来让人感受到亲切真实,没有任何的虚情假意。动人,就是要写出的人物能感动他人。要使文章感动他人,就要在作品中动真情。因此,描写也要动真情抒胸臆,只有动了真情,才能写出令人感动的语句,才能激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动作,用朴素的文字去直抒胸臆,表达父子间的深情。如;写父亲“攀、缩、倾”的爬月台动作,父亲赤诚的爱子之心,儿子的无限感动之情,都融会在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之中。又如:“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里的描写直接抒发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余音袅袅,情思绵绵。

总之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写情感丰富、个性独特的人物就要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上一篇: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探究 下一篇:校企合作中职校实习生的教育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