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铁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时间:2022-09-27 04:57:23

浅议地铁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摘要】:地铁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体系,是一个动态综合的发展过程,为保证地铁工程施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轨道交通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要求地铁工程施工符合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风险管理措施,发展和创新地铁工程施工安全建设,实现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建设的协调发展,充分认识到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这一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些年,由于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地铁项目、地下空间开发等工程的相继完成,我们必须要重视城市地铁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安全风险因素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必须要强化地铁及地下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安全风险管理。

一、地铁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意义

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是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安全性,提高轨道交通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安全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使得施工风险降到最低,同时降低地铁工程施工成本,缩短建设工期,避免因事故产生的伤亡和损失,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是进行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关键环节,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找出地铁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和成功经验,以便于及时的进行调整和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整个地铁项目的安全监管和控制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同时也为改善交通部门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帮助。一方面,地铁安全管理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目标、施工过程、实施效益做出全面的安全保证,致力于地铁工程施工安全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运行提供重要保障,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发展理念和目标始终是坚持安全的交通建设工程所追寻的。

二、地铁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内容

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由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四个阶段。其中,地铁工程施工中,对施工过程的风险因素的有效辨识是保障地铁工程建设管理的前提;风险分析作为风险辨识和管理之间的纽带,只有在认真分析风险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这样就要求决策者和管理者都要掌握扎实的风险安全知识,具体的风险分析方法有:风险矩阵法、等风险图法、故障树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等;风险应对是决策者在进行系统的风险分析基础上采取的有效应对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应对是管理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提高地铁工程施工风险的高效管理的关键环节。

三、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策略

1、加强地铁工程风险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首先,根据当前的地铁工程施工管理实际状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管理,加强管理手段的多样化,强化安全管理力度。地铁工程的安全管理手段要结合地铁工程施工建设的形式,统筹兼顾,转变管理思想,提高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的认识程度,从地铁工程内部着手,深化改革,加强地铁工程风险管理层次建设,建立安全管理控制机制,提高管理力度,本着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其次,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加强对地铁工程员工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思想认识和道德意识上强化管理手段,将地铁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建立在一个开放、安全、高效、诚信的良性机制上。

2、推动地铁工程安全管理模式改革,推进设备技术升级改造

在加强地铁工程安全管理手段的基础上,要积极地推动地铁工程的安全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改革的文件精神,积极地推进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和改革进程,推动区域地铁工程的安全体制改革,确立其区域性的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责任的主体地位。此外,要不断利用科技更新地铁工程施工生产设备的改造,抓好设备的选型与配套,立足于国际、国内最新技术进步搞好设备选型,大力引进、推广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备和仪器,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淘汰,加大对专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力度,实现设备标准化和监控系统信息化,大大提高地铁工程施工设备和安全系数,为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生产保驾护航。此外,必须在安全的思维方式上转变,着重抓预防,着重抓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消除。细化和量化安全标准项目,提高了现场作业的可操作性,保证安全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3、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树立普遍的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地铁工程施工部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确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生命与健康、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地铁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理念和基本观点,教育和培养职工树立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管理、防范风险、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以人为本就是在安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因为,提高工作人员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活动的安全意识,树立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意识,不断丰富安全管理知识,每个工作人员既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又是客体,每个人都是处在一定的安全管理层面上,离开了人就无所谓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活动中,作为安全管理对象的要素和安全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管理、运作、推动和实施。推动任何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人的工作能力、创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主动关心安全、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保证地铁工程施工管理机构运行机制的稳定性和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4、强化安全责任机制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地铁工程要进一步实施市场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地铁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将地铁工程放到市场经济规律主导下的运行体制中,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考核体系,分两个层次对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一个层次是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二个层次是对广大职工进行现场安全责任教育。通过两个层次的安全责任教育,使大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做到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健全风险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责任考核,并由安全中心进行负责;至于对于员工的安全责任考核,则是由基层班组负责。设立地铁风险安全管理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落实安全责任的奖罚。从而完善监督制约安全体制的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是积累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对工程实施的全方位的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提升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强化决策者和工作人员道德责任感的有效方式,要求地铁工程施工项目决策人员和操作人员尽量避免因主观原因造成的决策失误,不断的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弥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上升到理论建设的高度,通过项目建设的实践,提升地铁工程施工的安全决策水平,从而大大增强地铁工程施工效益的提升,为地铁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安全建设基础,为我国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毛儒.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2):3-5.

[2]路美丽,刘维宁,李兴高.风险管理在城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5):96-100.

[3]王铁龙.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9)

上一篇:电力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 下一篇:风景园林的施工与养护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