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时间:2022-09-27 04:48:26

试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摘 要】 会计作为一种反映和控制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必须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以及准确完整,才能为单位的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财务依据,进而促使单位制定正确的经济决策,实现预期经济效益。因此,真实准确是会计的最基本特点。然而目前我国的会计现状却是很多会计信息都存在造假虚构的现象。会计信息的大量失真严重破坏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与经济秩序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分析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 会计信息 虚假原因 内部动因 外部条件 治理措施

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数据、资料,这些决策反映了这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流动状况。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一条属性即真实性。虚假会计信息是指在利用会计手段进行单位经济财务管理时,没有真实体现和客观反映单位的实际经济状况,而是通过造假虚构的方式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不真实的信息,误导了使用者对单位经济动态的了解,继而使决策者做出不正确的决策,给单位或国家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后果严重。通常将虚假信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分为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以下本文就围绕这两方面进行探讨,只有掌握了现象产生的机理和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彻底根治这一现象的发生。

1.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会计虚假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又可以称为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中,由企业负责任、会计人员等可以对会计信息的产生造成影响的人员为了谋取私利而进行修改、虚构会计信息的行为。这种思想和行为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最根本的机理。而了解会计人员在构造虚假会计信息时的心理动机是确定虚假会计信息性质的基础,也是采取合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

1.1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

利益,永远是驱使人们踏过道德和法律底线进行违法活动的根本动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以及其他能够影响会计信息的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各种手段来蒙骗国家对企业或个人财务、税务等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检查管理,继而达到牟取利益的目的。例如,企业负责人为了减少税额或加大融资力度,指使企业会计人员编造虚假会计信息,以骗取国家或债权人的信任,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企业负责人或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如升迁、加薪,奖励等,而为领导者或投资人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但由于企业的发展与盈利离不开真实会计信息,因此,目前 我国很多企业都是采取真假两套账的做法,真实的会计信息用于企业管理者决策企业发展方向,虚假的会计信息则用来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以及牟取私利的手段。可以说,正是这种手段促使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现象。

1.2会计工作的性质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便利

由于在会计信息管理的工作中,有些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而且这样形成的虚假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1.3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内部操作性

我国的大多数大中企业都把整个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置于企业内部,由企业控制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如果企业负责人主观上想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获取相应的利益,就可以充分利用全部会计工作被企业控制的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这也是虚假会计信息难于发现和治理的根本原因。

2.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

虽然内在动因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因素,但如果没有有利的外部环境,仅仅只有内部动因,也不能构成虚假会计信息的形成。一般来讲,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法律环境、政治环境。

2.1法律环境的缺陷

如果会计法规缺乏科学性,就会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会给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留有余地。另外虽然制定了各种相关的会计法规,但如果对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处罚不力,或疏于对会计法规违法行为的检查,客观上就会形成对违法行为的纵容,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日益泛滥。

2.2政治经济环境中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经济管理工作还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如果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工作职能,甚至袒护和纵容各种会计工作中的不法行为,就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温床。若从反腐倡廉角度来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与腐败现象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不根除腐败现象,虚假会计信息也就难以彻底治理。

3. 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

通过对上述虚假会计信息产生机理中内部动因与外部环境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通过这些认识,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减少或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发生。

3.1消除虚假会计信息赖以产生的内部动因。

这种动因的消除主要是割断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产生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为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当有关管理部门需要企业的会计信息时,尽量不直接采用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而是由管理部门按一定的要求对企业的账簿记录进行调整。

3.2改变有助于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环境

3.2.1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财会法规建设,根据会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订完善有关会计法规,并强化财会法规的可操作性,使会计事项、信息的处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检查、严格监督,发现问题严肃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3.2.2三管齐下,构筑会计信息监督体系。治理虚假会计信息必须构建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首先要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其次,实行内部监督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提高监督质量,使其对会计的监督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虚假会计信息。另外,还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力度。在加强和完善政府部门监督方面应使监督在宏观调控下进行,政府监督应依法监督,应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协调好监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资源共享。

3.2.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切实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树立法制观念,敢于坚持原则,做到依法办事,真正成为国家财经法律的维护者。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有健全、规范的会计秩序及会计基础工作做保证。各单位要认真做好依法建制工作,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等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会计规范的要求,从会计行为上杜绝虚假信息的产生。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理论上,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数据,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结果反映的综合数据。对于企业良性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而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系着企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也对国家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彻查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很有必要的。除了本文以上提出的几点建议,还可以实行优化企业内部权力安排,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等方法来防治会计信息的失真。总之,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整个社会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打击经济犯罪的目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多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资金时间价值在现代企业理财中的运用 下一篇:防范我国房地产融资风险的几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