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两岸金融合作芝麻开门

时间:2022-09-27 03:37:09

MOU:两岸金融合作芝麻开门

两岸签署金融MOU,代表封闭多年的两岸金融市场即将开放,迈入新的里程碑

两岸金融监理合作了解备忘录(MOU)11月16日同步在台北和北京签署,预定60天后,即2010年1月15日正式生效。

虽然银监会仅发表了千字的简短说明,未透露任何详情。但据分析,明年1月中旬,大陆法人(境内合格机构投资人,简称QDH)就可进场买台股。陆资银行也可申请在台湾设立分行,民众存台湾就可以开立人民币存款账户。两岸金融合作就此将翻开新的一页。

新的单程碑

两岸签署金融MOU,代表封闭多年的两岸金融市场即将开放,迈入新的里程碑。国台办发言人杨毅指出,两岸银行、证券及期货、保险业监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两岸金融监管机构将据此建立监管合作机制,预示着两岸金融合作将进入实质阶段,有利于促进两岸金融业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环境,在两岸金融合作历程上具有重要意义。

明年1月16日MOU生效后,QDII便可依规定在总额10%的限额内投资台股;以10月底大陆QDII规模3700亿元(新台币,下同)计算,可投资台股金额370亿元。若以证监会核准QDII总额度一成计算,台股最多可添增1000亿元资金活水。

而目前台湾投资人想投资A股,须通过QFII制度以基金方式参与。根据大陆有关部门统计,在台设立投信业的外资基金公司,共有摩根富林明、保诚、景顺、德盛安联、施罗德、瑞银、汇丰及德银远东八家投信,取得大陆QFII资格及额度。其中,摩根富林明、汇丰与德盛安联三家投信已发行大陆相关基金,其他业者则引进海外发行的大陆基金。这些业者由于集团已有QFII资格经验及资源,未来A股投资限制若进一步开放,在投资上具有相对优势。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目前大陆有十家基金公司已发行投资海外的QDII基金、共计十档,最新资产规模为人民币1 097亿元,被视为MOU签署后可率先来台股投资的大陆资金。MOU签署后,大陆QDII投资比率上限可由3%提高到10%,依目前十档QDII基金来计算,如果能真的投资到10%,应可达新台币500亿元,比台湾“金管会”的预期稍多。

两岸银行互相抢滩

MOU生效之后,两岸金融业者将可赴对岸申请设立分支机构。MOU签署后,台湾七家银行在大陆的办事处将可升格为分行。而大陆商业银行、证券、基金公司及保险等金融机构,均可通过QDII投资台湾股票及债券市场。

眼下,台湾共有八家银行在大陆设有办事处,除了兆丰金控的兆丰银苏州办事处刚刚于今年10月28日成立外,其他七家已符合升格分行的条件。另外,富邦金控通过香港富邦银投资厦门商业银行,持股约20%,并派驻三名董事进入后者董事会。

据报道,台湾方面承诺,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立法,让大陆银行参股台湾的银行。而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赵蓉16日也公开表示,中行设立台湾分支机构的准备工作已“万事俱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中行将在第一时间向相关监管机构提出申请。如不出意外,中行成为首批在台设立分支机构的大陆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中国大陆重量级银行纷纷打算率先在台湾设立分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此前也表示希望在台湾开展业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赴台设立分支机构对业务开拓自然有一定作用,但也表示,台湾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且其利率早已市场化,也因此,大陆金融机构赴台要真正做好困难也比较大。

台湾不必忧虑

打通两岸之间的“钱脉”,使台湾进一步连接蓬勃发展中的大陆市场,这不但有助台资厂商扩大争取大陆商机,也将使台资金融机构获得彼岸的经营新天地。对台湾整体而言,陆资金融机构登台,最大好处是,使台湾对外金融关系补足了一个大缺口,台湾可以从此开始,进入国际资金流通的主流圈之内。

不过,对于将来大陆金融机构的入台营业,笔者访问了部分在沪台资金融机构。他们认为,台湾担心的问题点在于:国民待遇问题。即大陆金融机构将来在台湾,其营业范围及其资本投向,是否比照本地台资银行。如为是,则其一进入台湾,即可办理新台币业务,及介入台湾一般民众的保险、证券投资等家计理财领域,其并可自行选择开设分行或参股本地银行等各种投资运营形式,这将使台湾的金融生态生变。

与此同时,大陆金融“航母”的到来必然对台湾市场秩序产生影响。大陆金融机构因规模远大于台湾同业,未来进入台湾设营业机构,很可能给本地台资银行带来沉重的竞争压力,如果竞争无度,会造成利率行市失准、客户群起跳槽搬家等市场脱序现象。

台湾资金外流也是台胞最敏感的话题。事实上,台湾方面的担忧有些过虑。金融大门的打开,对台湾而言是利多的。对台湾金融业而言,MOU的签署给予台湾金融服务业更大的发展舞台,银行业将可申设大陆分行、子行、参股,证券业将可参股大陆券商。两岸签MOU后,台湾银行业及证券期货相关事业就可以在大陆投资或设营运据点,在大陆投资的广大台商及经营大陆市场的企业,将因此获得台湾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台湾金融机构赴大陆做生意,不仅协助台商解决资金问题,更可刺激岛内金融产业发展,在岛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对金融产品投资人而言,MOU签署后大陆QDII投资台股规模上限将由目前的3%提高至10%,约千亿元新台币,有利于活跃台股,且可让投资机会变多,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保险公司则能迅速提供台湾民众在大陆地区的保险服务;一般民众及厂商也可享受更便捷的两岸汇款、货币兑换及资金融通等服务。

台湾《经济日报》撰文说,MOU的签署不只给予台湾金融服务业更大的发展舞台,且其能否成功享用大陆市场开放的收益,亦将是场硬碰硬的实力战,胜败犹在未定之天,业者需要有奋力一搏的机会;另一潜在的受惠者,则是在大陆投资的广大台商及经营大陆市场的企业,他们将因此而获得台湾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在金流支持下拓展市场版图,金融业亦得以持续保有客户,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并肩发展成长。

上一篇:一场智慧与谋略共生的激荡 下一篇:提升系统理性 构建和谐的信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