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高考物理实验常考问题

时间:2022-09-27 02:40:39

盘点高考物理实验常考问题

实验题是高考物理必考题型之一,而且所占分值比例不小。实验题看似简单,但很容易失分,所以实验题也是拉开考分差距的重要题型之一。现以2010年高考题为例,总结几类高考中常见的实验题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由变量关系图求未知量

例1 (安徽卷)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在我国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上,大量利用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在有光照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没有光照时,可以视为一个电学器件。某实验小组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研究一个太阳能电池在没有光照时(没有储存电能)的I-U特性。所用的器材包括:太阳能电池,电源E,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开关S及导线若干。

(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请将图1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2) 该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点绘出了如图2的I-U图象。由图可知,当电压小于2.00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填“很大”或“很小”);当电压为2.80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约为 Ω。

解析 (1) 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电路连接如右图;

(2) 在电压小于2.00V时,由图可读出电流很小,由I=■得R=■,可知太阳能电池的电阻很大;当电压为2.80V时,根据题图读出I,则R=■=■Ω=1.0×103 Ω。

点评 在看变量关系图时,要注意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和单位。本题中纵坐标代表的是电流(单位为mA),而求的是电阻,如果考生没看清,可能会错误地填成“很小”、电阻为1Ω。

二、电路实物图连接

串联电路的连接相对简单,只要将所有用电器首尾相连即可。并联电路的连接,可以运用电流法,从电源正极出发,选择一条包含尽可能多的用电器的闭合回路,将这些用电器依次首尾相连,然后找到并联电路中的分点和合点,将其他用电器相应地连接起来。通常,电压表最后连接。

例2 (海南卷)图1为测量电压表V内阻r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两个固定电阻的阻值均为R,S1、S2是开关,E是电源(内阻可忽略)。

(1) 按电路原理图将图2中的实物图连线;

(2) 开关S1保持断开,合上开关S2,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再合上开关S1,电压表的读数变为U2,电压表内阻 r= (用U1、U2和R表示)。

解析 (1) 实物图连线如右图所示。

(2) 开关S1保持断开时,■=■,合上开关S1,则E=U2,解得r=■R。

点评 首先将电源、两个电阻、开关S2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闭合回路,然后找出分点与合点,将开关S1连接,最后将电压表连入电路。

三、选择合适的器材

选择器材,要考虑安全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尽可能减小误差。

例3 (新课标全国卷)右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米尺 B. 秒表

C. 0~12 V的直流电源 D. 0~12 V的交流电源

解析 实验中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重锤下落情况,测量重锤下落的高度h,和对应记录点的速度v,通过计算mgh和■mv2的值进行比较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是低压交流电源,而不是低压直流电源。在处理纸带时,我们还需要刻度尺测量位移。故选A、D。

点评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不选择秒表计时,而选择打点计时器。v可以通过纸带上的数据求得。在考题中,通常本实验要选择的器材有:低压交流电源、重锤和刻度尺。

四、纸带问题

例4 (重庆卷)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下图所示,A、B、C、D是本次排练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 16.6 mm、SB=126.5 mm、SD=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 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② 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摇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SA、SB、SD和f表示)。

解析 ①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

② 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点的瞬时速度得v■=■=2.5 m/s;

③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特征是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以aT2均匀增大,有BC=AB+aT2,CD=BC+aT2=AB+2aT2,BD=BC+CD=2AB+3aT2,所以a=■=■=■。

点评 注意题中是“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即5段时间间隔。若为“每4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是4段时间间隔。此处是考生很容易混淆的地方。③要求用f表示,所以要弄清f与T的关系,T=5T′,T′=■,即T=■,其中T′表示打点计时器的周期。

五、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等长度测量工具的读数

例5 (安徽卷)(1)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 mm。

(2)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cm。

解析 (1) 被测物长度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上读出:0.5 mm(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11.7×0.01 mm(11.7的0.7是估读),所以读数为0.5 mm+11.7×0.01 mm=0.617 mm;

(2) 先确定所选游标卡尺的分度为20分度,其精确度为0.05 mm,然后根据游标卡尺的规则读数:①以游标零刻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6 mm;②看游标上哪条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对齐,用游标上的格数乘以精确度得出小数部分,即15×0.05 mm;③总的读数为毫米整数加上毫米小数:6 mm+15×0.05 mm=6.75 mm=0.675 cm。

点评 解这类题要特别注意单位,建议在运算过程中先统一单位,最后再根据需要换算单位。螺旋测微仪有一位估读数字,而游标卡尺不用估读。(编辑 孙世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反身代词用法中潜伏的错点 下一篇:现在完成时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