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27 02:31:09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提高《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完善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11-02

一、引言

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E.B.Wilson曾说:“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因为所有生物体都是,或曾经是一个细胞。”作为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细胞,而细胞的研究既是生命科学的出发点,又是生命科学的汇聚点,因此,学生学好这门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现就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谈几点体会,和广大教师作一下探讨。

二、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主要集中在“备学生、备内容、备方法”三个环节。

1.备学生。就是在课前了解学生已学过了哪些课程,掌握了哪些基础知识,估计其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制定教学方案和选择教学方法。

2.备内容。就是在领会教学大纲和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及时查阅与本学科有关的文献资料及最新进展。具体有两种做法:其一是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目前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就其内容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课时少,内容多;二是教学内容与很多学科(如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注重生物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二是尽量避开本课程知识与其它相关课程知识相重叠之处。其二是把当前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融入教学中,以完善教学内容。细胞生物学发展很快,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内容层出不穷,因此不能局限于教材的框框,要站在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及时掌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这些前沿与动态在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来。

3.备方法。就是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同时做好总学时和每节课学时的合理分配,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以免遗漏或顾此失彼。另外,备课时还要注意对一堂课进行设计,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如何突出重点、如何讲清难点等。

总之,备课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课堂组织

1.应用引言。引言是序曲,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还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常用的引言导入方法主要有:设问释疑导入法、媒介导入法和反悖导入法等。

2.语言技巧。一方面语言要有科学性、简练性、准确性和生动性,一方面语调要有抑扬顿挫。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有时会通过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让他们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

4.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上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以避免从始至终都是教师“一言堂”,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思考,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5.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使用。细胞生物学主要讲授细胞的结构、功能、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以前多采用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挂图等形式用于教学。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浪费时间且准确度不高;采用购买的挂图携带不方便,而且还缺乏动感。如何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呢?为此,我们制做了图文并茂且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但是多媒体课件教学速度快、信息量大,学生眼盯大屏幕,导致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减少,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应尽量放慢速度,还要结合传统教学,合理使用黑板与板书,使学生有思考和理解的过程,这样传统教学对多媒体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6.辩证统一观点贯穿整个教学课程。应用辩证统一的观点,从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找出细胞内在的联系。

四、课后完善

1.课后总结及反馈。教师可从学生的课后疑问和反馈信息中,考虑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是否讲解清楚,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加以改进,使教学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2.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文献。针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新进展,指导他们走进图书馆或上网自己去查找有关的资料。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某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而且锻炼了他们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对其毕业论文写作也有好处。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确理解和认识“教”的内涵,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上下功夫。学生是教学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要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就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钻研教学方法并加以推广;通过科学研究,不仅提高理论知识水平,还能使自己理论联系实际。

五、结语

通过几年的授课实践,我们体会到课上与课下、教师与学生很好的结合是学生学好这门课所必不可少的。本文只是我们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做法,在此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海涛,张淑玲.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做法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11):1341-1342.

[2]朱宏.细胞生物学教学与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84-85.

[3]杨萍,阮怀珍,邓其跃.提高神经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548-550.

[4]樊廷俊,初建松.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教书育人的初步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3,(3):25,48.

[5]战邦荣.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生物学教学,2000,25(4):11.

[6]刘静,刘艳平,何莉芳,周汨波,郑杰.浅议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技巧[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3):197,200.

作者简介:明庆磊(1973-),男,山东聊城人,博士,校聘教授,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上一篇:简化OSCE模式毕业技能考试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浅谈如何开展中职有效课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