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数学

时间:2022-09-27 01:32:40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数学

一、教学案例

这是学生学习“圆锥的体积”的教学片断.

师:这个蛋筒形状像什么?为什么?

生1:像圆锥.

生2:因为它有两个面,一个是底面,一个是曲面,还有一个顶点.

师:如果送给你,你选哪个蛋筒?(出示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生1:我选大的,因为我喜欢吃大的.

生2:我选小的,因为它小可能更好吃.

师:这两个你选哪个?(出示差不多大的两个蛋筒)

(同学们分不出大小,纷纷议论. )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

生:求圆锥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圆柱体积公式推导中,我们是怎样转换的?

生:把圆柱转换成长方体.

师: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联系?

生1:可能与长方体体积有联系.

生2:可能和圆柱体积有关.

师:再猜一猜,和什么样的圆柱体积有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气氛热烈. )

生:圆锥可能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有关系.

师:再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小一些.

生2: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生3: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师: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生1:用圆锥装水后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看倒几次.

生2:用圆柱装土后倒入等底等高的圆锥看可倒几个圆锥.

生3:做实验证明.

(出示实验器材. )

师:好,实验前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生1:认识实验器材.

生2:先读实验报告,再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生3:不要把水弄出来.

生4:注意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比.

生5:要把水装满,放平.

生6:可能会有误差.

(学生分组做实验. 同桌讨论实验情况,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

召开实验信息会,各组自由发言,进行答辩.

小结: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二、案例引发的思考

1. 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观察、比较、揣测、采集信息,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 本课改变了过去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再一步步演示的做法,而是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近15分钟),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联系,再猜一猜和什么样的圆柱体积有关系,这样让学生猜一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接着让学生亲手做一做,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再根据实验的结果概括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由于有足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2. 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小学生由于受自身能力、发展水平所限,他们的创造可能显得幼稚、粗糙,创造性水平也无法与科学家相提并论,但他们的每一个小发现都凝结着他们的思考、付出和努力;他们同样需要经历和体验与科学家的发现相似的“艰难”过程. 如他们需要大胆的设计与构思,学会与他人合作寻求支持;需要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作出分析与修正等. 在本节课中,首先由现实生活问题引入,复习圆锥的特征,接着选定求“圆锥的体积”这个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安排了“尝试猜测”这个环节,尝试猜测可以看作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即圆锥的体积可能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再让学生讨论、实验,从而受到科学探究方法的熏陶. 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 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也是学生提出的,因此,学生乐此不疲地去发现、尝试、对比、讨论、交流,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并发现实验中的误差.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圆锥的体积公式,而且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互相碰撞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合作能力不断提高.

3. 体验成功,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 因此,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本课在数学课上做实验耳目一新,学生兴趣浓厚,在实验中,不是让学生埋头实验,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交流自己的所得和成功,先进行同桌交流实验的发现,再分小组交流实验所得,最后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答辩、质疑.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成功的广阔舞台,同时,使学生学会做实验的步骤、方法,明确做实验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做实验的习惯. 当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成果时,脸上都表现出喜悦的神情,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实验后的成功满足感,体现了愉快学习的理念,同时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上一篇:对合作学习的观察与反思 下一篇: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