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时间:2022-09-27 01:27:52

小儿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方法结果分析小儿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小儿肠道感染相关性热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记录护理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效率为94.3%,对照组患儿为72.6%,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对小儿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地帮助患儿愈后,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小儿;肠道感染;热性惊厥;护理措施肠道感染多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症状有低热、乏力、疲倦,重度感染者会出现脊髓、心、脑、肝等器官的损伤。肠道来感染也是小儿感染最常出现的一种感染类疾病,有可能会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小儿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护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治疗后的恢复。本文总结了我院关于小儿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小儿肠道感染相关性热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其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0例,男患儿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4.2岁;女患儿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4.6岁。所有患儿经过医务人员的诊断,均确诊为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配合相关的护理。

1.2方法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舒适性护理,要注意及早发现和处理患儿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常规护理:患儿行平卧头侧位,保证患儿呼吸顺畅,在患儿的牙齿之间放置压舌板,防止患儿咬伤舌头,将患儿鼻腔和口腔中的分泌物及时清除,如果患儿出现窒息,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时给患儿供氧,注意避免患儿出现脑水肿。

舒适护理:对患儿进行抗感染性处理,严格观察患儿的体循环和尿量;对患儿进行纠正酸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保证患儿体内酸碱和水电解质的平衡;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如果出现体温上升,则及时采用生理盐水对患儿进行灌肠处理,消灭患儿体内直肠中的毒素,如果灌肠不起作用,则要适当地使用退热药对患儿进行治疗,患儿如果出现惊厥,则要考虑对患儿进行抵抗惊厥的治疗,可以对患儿使用安定或者实行疼痛刺激;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对家长宣传一些有效的及时处理小儿惊厥的办法,注意对患儿补充营养,合理安排饮食,增强患儿的抵抗力。

1.3疗效判定显著:患儿体温正常并且稳定,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稳定;有效:患儿体温下降,部分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无效:患儿病情没有明显好转,体温不稳定,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1.4统计学分析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文实验结果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统计结果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

2结果

经过仔细地护理,患儿的病情都基本有所改善,但具体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小儿肠道感染类的疾病一般是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热性惊厥也是临床上小儿患儿常会出现的一种症状,其发生原因比较多,此外小儿的大脑、神经髓鞘发育不完全,会出现因为神经细胞过于简单而产生惊厥。小儿发生热性惊厥后会出现体温升高、惊厥时间过长等临床症状,也会造成脑组织缺氧或者缺血,从而对大脑产生损伤。

肠道感染性疾病的恢复要和对患儿进行有效护理相配合,一些研究表明:对患儿早期注射和适量的安定能够有效接触患儿的惊厥。对于曾经发生过惊厥的患儿来说,家长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尤其是要注意避免患儿呼吸道发生重复感染。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护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力,要及时了解患儿的体温变化、血压变化、脉搏的强弱、患儿的意识情况和大脑缺氧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患儿的这些体征及时传达个医生,提供给医生诊断的依据;护理人员还要做好患儿的健康教育工作,要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告诉家长在患儿出现发热倾向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避免或者预防小儿热性惊厥。

护理人员还要注重分析患儿处于不同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单,在以往有效的护理方法上寻找一些新的护理方法,并学会综合应用,进一步提高小儿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护理效果,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对照组患儿进行了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综合使用了具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降温护理、惊厥护理、心理护理等,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儿为72.6%,实验组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符凤怀.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10):296-207.

[2]周素红,胡利娟.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15(11):171-172.

[3]林春香.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3,12(12):212-213.

[4]胡蓉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1009-1010.

上一篇: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价 下一篇:系统化护理策略在产科危急重症救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