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月”之意象浅析

时间:2022-09-27 01:23:06

摘 要: 月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具魅力的意象之一,它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一般也都带有特定的含义。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唐诗中有很多作品描写到了“月”。本文通过分析教材中“月”的意象含义,让学生对“月”的意象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关键词: 唐诗 “月” 意象 审美意境

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选录了唐诗6首,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录唐诗29家46首。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材唐诗中“月”出现的频率很高。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诗歌中“月”承载了诗人不同的感慨和心绪。无论是浪漫主义诗人,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他们都喜欢借月抒情。但是面对同一轮明月,诗人们抒发的感情却不一样: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有对美好、永恒事物的赞叹;有时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叹惜;还有怀才不遇、宦海沉浮的感叹。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了诗歌不同的审美意境,它承载着诗人无限的情思和心绪,传达出不同的情怀。

一、以月营造美好意境,表达闲适之情

月亮本身就是美的,它高悬在夜空,为世间景物增添美感。月光给夜晚的景物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幕,诗歌的意境由于月亮的出现而意蕴悠长。古代诗人们从月亮那儿发现了一种自然之乐,那便是远离世俗之后的一种纯真自我体验,这跟他们寻求超然的精神世界有关。追寻人生的自然纯洁与完美,往往是那些不愿与世俗同流文人的价值取向,于是他们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构建了另一种心灵世界。月出夜中,拂去了尘世的喧嚣,也拭去了世间的斑斓色彩。此时之月,或游于空阔的夜空,或悬于山间;或清辉如纱,或月影如梦,皆能让人回到纯净的本真状态。月亮的美是纯净的美,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美。“月”在田园诗人王维笔下,更是营造了唯美的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描绘了一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天色虽暝,却有皓月当空,万紫千红虽已凋谢,却有茂密如盖的青松。山泉潺潺流泻在山石上,似一条洁白的素练,在月辉下闪闪发光。有光、有声、有动、有静。全诗以松间明月为枢纽营造诗境,勾勒出一幅安静纯朴的生活理想图景。

二、以月寄相思,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思乡、思念之作是古月诗中数量较多的一块。古代读书人在求学、宦游的过程中,往往要远走他乡,别妻离子,孑身只影。故土意识是每个文化系统中都会出现的现象,而对于身处农业文明中的古代中国人,故土、家园、亲人更是组成了一个精神上的美好乐园。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中国人为什么对故土家园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当他们四处漂泊,深感孤独和凄凉时,思念故土家园便成了内心最美好的情愫,而明月之夜,辉满苍穹,正是强化这种感情的最佳时刻。高悬太空之月正有跨越空间阻隔的特点,把遥遥千里聚于一处。它是家乡山头之月,是亲人团聚共赏之月,此时之月自然而然就成了故土家园的象征。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自然而然就投向了那一轮光洁静美的月亮。这方面的诗句非常之多,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是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在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做。“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担心的是远在~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对着一轮明月,诗人犹然生发了一种“忆长安”的情绪,此时的诗人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未能理解父母的相思之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又写出了对年纪尚幼儿女的关心,也写出了对远方妻子的牵挂。“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陷敌营,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妻子对月思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入手,使怀人的情感倍显具体、真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

广阔无垠的大漠边关,雁阵声声,萧风瑟瑟,戍边征人对家园的怀想,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更是一首刻骨铭心的思乡恋曲。苍凉的戈壁滩上,明月的冷冷清辉,勾起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王昌龄《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笛声充溢于荒漠的边塞,勾起征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既是远方的闺中人对征人思念的描述,更是戍卒们浓浓乡愁的表达。征人们的乡思无形无迹,通过“月”“笛声”这些物象却又显得无处不在、无所不至。月光、笛声这两个轻盈飘忽的物象已经成为浓浓乡愁的凝重载体。那一片片冰凉的月光,分明就是一声声归去来兮的呼唤。

三、以月渲染气氛,寄托文人失意情怀

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夜吟应觉月光寒”并不是月光真有冷暖之分,而是月勾起了孤独与失意者的悲苦心绪,因此失意者站在月光下总是把月写成寒月、孤月、冷月。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此时的月更是一轮“冷月”“寒月”。作者借月抒情,渲染了与朋友将别时的悲惨凄凉的氛围,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人的心境更是凄凉愁苦。

人的生命本性是向往自由的。在现实的逼仄和压迫之下,自由的生命必会寻求解脱与超越。生命和精神的张势,使人寻求对现实的突破,追求人本性的澄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多次写道月亮:“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此诗是记梦,亦是游仙,作者通过记述梦游天姥山的情境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诗人写梦游天姥,三次提及月亮。他想象着月亮跟着自己一路下山,又一同入梦。月亮伴随着诗人梦中游仙,一路相送,浪漫又富有豪情。在神仙的世界里,日月照耀金银台,该是何等的辉煌灿烂。但愿长醉不愿醒,梦不醒,灵魂在自由中止泊,生命在本真中流露出光华。在借月抒怀的过程中,月亮已由独立的客观景物内化为诗人情感的组成部分,诗人用象征、移情等手法,将自我感情倾注到月亮意象上,月亮已经通过某种特定的感情活动与诗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四、借月表达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月以其永恒的意义引起古代诗人们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往往又是在主体感情受挫的背景下出现的。当诗人们的人生理想不能实现,济世之志无以施展时,他们常常转向寻求精神本体的永恒和超越。皎皎明月,尽管跨越千年时空,阅尽人世沧桑,却能纯美如初,不改本色,从这个角度讲,它自然成为诗人们灵魂和生命永恒的象征。此类诗中之月,在充满理性思考的同时也表现得精美绝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成为绝唱,就在于它把这种永恒和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伤,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奈中发出浩然长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但是诗人并不悲观,而是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与人生之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表现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和对幸福爱情的执著追求。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辨,不仅给我们以深刻的哲理启迪,而且给我们以精美的艺术享受和情感陶冶。

月同样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兴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花常好,月常圆。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圆而又缺的月亮,清冷的月光色彩,孤悬中天的寂寞月亮形象,经过世世代代的文化积淀,已经融入了诗人们复杂的情感。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俯拾皆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经常成为诗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他们借月抒发内心情感,并使月和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审美意境。

参考文献:

[1]陈凤珍.唐诗中“月亮”意象的多重意蕴.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1,VOL26,(1).

[2]应晨.从唐诗中的“月”看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阴山学刊,2010.2,VOL23,(1).

[3]张华.诗歌中明月意象之解读.散文选刊(理论版),2010.5,(下),(1).

[4]范爱菊.试论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刑台学院学报,2003.9,VOL18,(3).

[5]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叩开智障生自信的心门 下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