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时间:2022-09-27 01:21:05

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045100山西盂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消炎药 非甾体类 胃肠出血 临床表现内镜特征

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的药物,上消化道出血是NSAID胃肠道损害的常见并发症[1]。我们对2004年12月~2008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3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总结NSIAD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18~78岁,平均38岁。全部服用NSAID,药物种类有阿司匹林18例,布洛芬12例,去痛片10例,感冒通5例,解热镇痛散5例,消炎痛3例,安乃近2例,与激素合用13例。常规剂量50例,超常规剂量15例。既往有明确消化性溃疡史者22例,其中8例曾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服药时间与胃出血关系:1~5天出血者17例,5~10天出血者13例,10~15天出血者20例,15天以上15例。

临床表现:以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为主。呕血25例,黑便13例,呕血并黑便35例。服药后上腹隐痛36例。伴随症状有头晕、恶心、心悸、出汗、疲乏等。

出血部位与病因:全部病例均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出血糜烂性胃炎21例,胃溃疡15例,其中多发9例,多数位于胃体大弯侧及后壁,球部溃疡11例。复合性溃疡7例。多数溃疡表浅,呈圆形、线形及不规则形, 63例一经确诊,立即停止服用NSAID ,禁食,观察无出血24小时以上开始进易消化流质食物,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止血及补充血容量治疗,出血很快停止。2例溃疡反复大出血,转外科治疗。其余均治愈。

讨 论

NSAID对胃肠道损害机理:①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大多数的NSAID是弱阳性,在pH

结合本组病例特点,预防NSAID致上消化道出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宣传引导,避免盲目购药、服药,尽量遵医嘱用药。②医务人员应根据个体化选择用药及服用剂量和时间,同时根据个体情况合用抗溃疡药物。③服用NSAID的肠溶片,以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伤,还可以餐后给药,减少NSAID与胃肠黏膜的直接接触。

参考文献

1 刘春江,杨凤菊,单国良.非甾体类药致上消化道出血90例临床分析.中原医刊,2005,32(4):47-48.

2 李军婷,李兆申,刘厚珏,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3):151-154.

上一篇:食道低能量电复律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